多一張火車票 抵清涼地

2013-03-10   | 陳清香
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領朝山隊伍,三步一拜,去除我慢,清淨自心。〈攝影者:陳清香,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2/04/13〉
傍晚時分,微微陽光穿過層疊楓葉的細縫,灑落在靜思精舍楓林小徑的柏油路面;由精舍常住師父帶領的朝山隊伍,整齊地排在山門口。

臉上戴著眼鏡、掛著口罩的曹女士,雙手合十排在長長隊伍的最後。「朝山的過程,我很專注跟著大家一起做,心很定,有寧靜的感覺。」一頭清爽的短髮,2012年乳癌復發,經歷多次化學治療後新生的頭髮;這次因為一張多出來火車票的因緣,意外成就曹女士生平第一次朝山。

社區響應 歡喜成行

臺北市石牌地區慈濟志工於去年4月13、14日兩天,相約回到花蓮靜思精舍朝山。這次活動發起人志工黃薇表示,本來只是幾位人文真善美志工相約朝山,社區其他志工得知消息後,主動表示要一起回花蓮,短短幾天時間,就有二十六人共襄盛舉,其中不少是年逾七旬的社區志工。

「原本以為只要處理幾個人的車票及住宿就好了,沒想到多了二十人,所以一個月前就已經買好團體車票,我們包了半節車廂。」為了圓滿大家回精舍朝山的心願,黃薇主動聯繫住宿及訂車票,同時還身兼人文真善美志工勤務,扛著錄影機,記錄莊嚴的朝山過程與志工的歡喜。

朝山當日約有五百人參與,眾人在靜思精舍協力工廠旁的停車廣場集合,由精舍師父說明朝山的意義,除了培養信心及鍛練耐力外,最重要的是去除我慢心,三步一拜,清淨自心。爾後,便分二路,一由精舍外山門為起點,另一路則自精舍後方菜園開始。
掛著口罩的曹女士,雙手合十排在長長隊伍最後,朝山的過程,讓她感受心定及寧靜。〈攝影者:陳清香,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2/04/13〉

把握機會 體會朝山

臉上戴著眼鏡、掛著口罩的曹女士,雙手合十排在長長隊伍的最後。罹患乳癌,2003年接受手術後,去年(2012年)癌症復發。此行因為臨時有志工無法同行,大家正愁該如何處理多出的這張火車票時,目前還在接受標靶治療,且從未造訪過精舍的她,也把握機會,趁著身體狀況還可以出遠門時,馬上答應志工邀約一同前往花蓮靜思精舍。

「以前我的個性很急,生病後就開始調整自己的個性。朝山的過程,我很專注跟著大家一起做,心很定,有寧靜的感覺。」站在觀音殿旁,帶著微笑說著自己的感受,一頭清爽的短髮,是去年乳癌復發後,經歷多次化學治療後新生的頭髮;因為一張多出來的火車票,意外成就曹女士生平第一次朝山。
上人致贈靜思主堂剩餘木料製成的木筷及筆,與大眾結緣,祝福大家快快樂樂走入菩薩道,也用筆寫好人生的劇本,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攝影者:陳清香,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2/04/13〉

農曆年曾回精舍承擔香積志工,一連五天協助煎蘿蔔糕,煎出滿滿歡喜的陳蓉芯,這次不放過機會,又跟著回到精舍朝山。「當我跪拜下去時,地面傳來一陣溫熱,讓我感受大地是溫暖的,這是我第一次和大地這麼親近。」

近二個小時的朝山過程中,陳蓉芯因為膝蓋痛曾生起放棄的念頭,但「看到旁邊年紀比我大的師兄師姊都可以做到,我心裡想,我為什麼不行。」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堅持,讓她終於跟著走完全程,獲得滿滿歡喜。而且看見人文真善美志工記錄朝山活動的過程,也讓從小擅長寫作文的陳蓉芯,報名參加社區寫作課程,希望為將來記錄慈濟足跡做準備。

陽光清風 抵清涼地

向晚時分,微微的陽光伴著清風陣陣,虔誠的佛號唱頌,飄盪在精舍周圍田野間。人人三步一跪,二路隊伍在觀音殿前會合問訊後,陸續進入剛完工啟用的主堂。

證嚴上人勉勵大家:「朝山步伐要步步踏實,一步一步慢慢走,用最虔敬的心朝山,步向最清淨的地方。人人精進,越走越清涼,就會到達『清涼地』。」上人也以靜思主堂剩餘木料製成的木筷及筆與大眾結緣,祝福大家快快樂樂走入菩薩道,也用筆寫好人生的劇本,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清香 花蓮報導 2012/04/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