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給舞臺 孩子驚奇轉變

2013-03-31   | 楊寶月
劉亭毅同學認為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繹,是報答父母恩的方式之一。(攝影者:劉鴻榮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3/03/09)
「孝順分二個意思:順,是順從爸媽;孝,就是自己要主動。」慈大實小六年級劉亭毅同學的肺腑之言,讓父母不禁覺得,「我的孩子長大了。」從幼稚園到四年級,很常給老師添麻煩,還差點被退學的劉亭毅,五年級遇到他人生中的恩師—余品宏,讓他開始有學習、有發揮的舞臺;整個人脫胎換骨,成為同學們倚重的班長、師長的助手,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孝順好兒子。

小樹 我要你長大

一百七十一公分的劉亭毅自述,自己從幼稚園到四年級都是麻煩人物,很常給老師添麻煩,「還差點要被退學。」說起一大堆連自己都數不清的調皮事,靦腆的「大」男孩,搔起頭,都覺得難為情。然而,五年級,是他蛻變的一年……

「以前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很調皮的孩子』,甚至懷疑他是過動兒。」劉媽媽和劉爸爸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兒子在校的評價竟是如此,當然,這對於從小注重家庭教育的劉爸爸而言,是無法接受的「痛」。

劉爸爸的工作,每年都會有學校的實習生來實習,當劉爸爸看著這些來來去去的實習生,他們從外在的行為到內在的品性,都讓劉爸爸深覺家庭教育的重要,因此對劉亭毅的教養也就特別要求。

劉亭毅讀幼稚園大班時,某天他在花園看見爸爸用鐵條固定小樹,不解地問原因;爸爸用著堅毅的口吻對他說,「用鐵條固定是希望小樹不要長歪了,就像對你一樣,這就是我對你的教育意義。」自此,父子關係只有順從、並且幾近嚴苛的地步;父親管的更多、更嚴,孩子開始在煎熬中度日如年。

老師交心 改變孩子的契機

五年級之前,活潑好動的劉亭毅每天被罵,爸爸、媽媽、老師都苦惱,甚至「差點要被退學」;直到五年級遇到了余品宏老師,調皮的心性有了更適切的引導。

劉爸爸說起余老師與兒子的初相識仍是津津有味。他說,余老師與劉亭毅相遇的第一天,言談中發現彼此課後有相同的小興趣,於是相約晚上一起玩線上遊戲「跑跑卡丁車」;在線上經過一番較勁,「老師居然這麼厲害,可以贏我耶!」劉亭毅激動地回報戰情,當爸爸的是一臉狐疑,「不過,老師能夠與兒子有共通話題,倒是不錯的開始。」

五年級茶道課程學習奉茶行儀,劉亭毅正在接受指導老師的教導。(慈大實小提供)
接著,劉亭毅都會把余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有趣的事情,帶回家跟父母分享,這下子,爸爸媽媽開始感受到兒子喜歡上課的轉變。不僅於此,愛打籃球的劉亭毅發現老師在籃球項目也很厲害,短短幾週下來,「簡直就沒有不服(老師)的理由。」劉爸爸欣賞余老師帶孩子「心」的方法。

余品宏老師看劉亭毅,不加思索細數家珍地說,「五上有一點活潑調皮,後來越來越穩重,請他做一些服務的時候,他都自告奮勇;到了五下,成長更多,值得交代一些事情,同學們還蠻佩服他的;他,其實是一個很謙虛的小朋友……」

看見孩子的優點,老師樂於一次又一次給予機會,劉亭毅也開始有更多勇氣去改變自己。劉亭毅慢條斯里地說:「五年級之後我就覺得開始要改變,我覺得該長大的時候,不要再像四年級一樣。」

成熟的思維帶來轉機,劉亭毅開始懂得反省,也懂得感恩老師給他機會找回信心。更在今年(2013)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一步一步朝著「報恩」之路前行。

茹素護經藏 貼心體親恩

劉亭毅說,2012年參加《水懺》演繹,「過去我常讓他們(父母)擔心,所以我很懺悔」;今年(2013)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則是為了「報答父母恩」。

報答父母恩的方式很多種,為了《水懺》演繹,劉亭毅邀請全家茹素齋戒,「他說在演繹過程當中,要不殺生、不妄語等等。」劉爸爸認為兒子茹素,是對演繹的尊重,「兒子都有這樣的心,我們全家都可以陪他一起吃素。」

兒子變得乖巧懂事、體貼孝順,喜不勝收的快樂,悄然爬上雙親的臉龐。(攝影者:楊寶月 地點:花蓮 日期:2013/03/25)
因為兒子的蛻變,爸爸的笑聲變多,全家氣氛也轉為柔和;偶而,父子倆還會切磋經文意義,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媽媽也察覺劉亭毅入《水懺》之後的改變,「他感覺到對事情要負責任的態度,也慢慢改變他的行為。」可能劉亭毅五、六年級長得高,又當班長,他覺得要做模範跟榜樣,「整個性情上有蠻明顯的轉變。」媽媽則歸功於學校老師教導的影響。

現在劉亭毅下課回到家會主動幫忙做家事,比如洗碗、洗衣服、曬衣服等,「他們(指爸爸媽媽)很累,兩個人都上班。」

媽媽認為劉亭毅越來越懂事,做事情會自動自發,爸爸也覺得他長大了!包括,「媽,你下班累不累?」「你吃飯了沒?」「你中午有沒有吃?」以前不會做的,如今掛在嘴邊,更讓媽媽欣喜不已。

機緣遇恩師 嚴父變朋友

「你兒子真得很棒,你兒子還特地繞到我面前,去跟我很禮貌地打招呼,我超感動的……」曾有另一位家長向劉爸爸稱讚劉亭毅,劉爸爸感動極了,也覺得自己不要再用以前的方法,限制孩子任何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思,「希望給他一些空間,希望他可以發揮他自己想做的……」

「品宏,是我兒子的恩師!感謝老師給劉亭毅很多舞臺,一個小朋友要有舞臺去發揮,他會有不同表現。」劉爸爸對於兒子能夠成為品宏老師的學生,是一個機緣,是一個做父親由衷的感激。

惱人的兒子變得乖巧懂事、體貼孝順,父子關係由嚴苛轉為可以搭著肩膀話家常兼逛街的「朋友」,喜不勝收的快樂,悄然爬上雙親的臉龐。【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寶月 花蓮報導 2013/03/2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