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搬新家 期待開枝散葉

2013-03-31   | 薛富才 彭慧美
依建築師設計規劃藍圖施工,新竹靜思堂進行景觀工程,3月17日將五棵茄冬樹由靜思堂後方移至前方。(攝影者:呂文恩 地點:新竹聯絡處 日期:2013/03/17)
三月中旬上午,陽光普照在新竹靜思堂工地,五十位慈誠隊志工陸續來到工寮前,戴上安全帽,於工地前集合,準備幫老樹搬家。

老茄冬守護聯絡處 未來守護靜思堂

新竹靜思堂正在興建中,依建築師設計規劃藍圖,靜思堂後的五棵茄冬樹、十二棵松樹,將要移植到靜思堂前方。3月17日,由於工程浩大,動員五十位慈誠師兄、一部挖土機、一部起重機、一部大卡車集結待命。

資深志工陳營基向大家說明工作重點,提醒大家要聽從專業師傅指導,留意自身安全。接著是工作分配,樹的新家在靜思堂前,需要整地、挖樹洞;靜思堂後方則是樹木原來生長的地方,進行移樹大工程。

:專業人員鄭富明(上)、蔡銘混(下),進行移樹前相關工作。(攝影者:呂文恩 地點:新竹聯絡處 日期:2013/03/17)
陳營基指出,基地內這批大樹中,最高大的一棵茄冬樹,約有四十年的歷史,是由在竹北從事園藝工程的志工鄭富明所捐贈,已經守護新竹聯絡處已近二十年。而這一次的移樹工程,也是仰賴鄭富明專業的技術指導。

為了保護樹皮、樹枝的完整,鄭富明在移動大樹前,用幾片木板釘在樹幹上,再以厚布包裹樹幹,志工還拿出許多舊枕頭,用繩索圍繞綁在樹幹上,避免大樹載運過程受到太多碰撞。大型起重機固定好重心,在一旁待命,小型挖土機在大樹四周鑿出一個大洞後,志工們再手持鏟子把洞挖得更深、更廣;一切準備妥當,起重機吊起了茄冬樹,放在卡車上,載往靜思堂前方已挖好的樹洞前。

平安移至新處所 澆水抹脂不馬虎

樹的新家位於靜思堂前方,挖洞的師兄們有多位已是六、七十歲,但仍老當益壯。他們頭戴工程帽、手戴手套、圓鍬在手,平均三、四個人挖出一個洞,總共挖出十七個洞。

新竹老樹搬新家,靜思堂景觀大工程,動員五十位慈誠師兄、一部挖土機、一部起重機、一部大卡車,在專業志工指導下,五棵茄冬樹、十二棵松樹,順利移植及栽種。(攝影者:呂文恩 地點:新竹聯絡處 日期:2013/03/17)
當卡車載來了茄冬樹,先把大樹放平,鄭富明檢查樹木枝椏情況,去掉部份樹枝,再用起重機緩緩吊起茄冬樹,放入樹洞;之後十多位志工拿著圓鍬回填泥土,此時,有人拿著水管注水,有人爬上梯子在樹幹上拔釘、拆木板。

志工蔡銘混負責把受傷的樹皮去除,再以樹脂塗抹,保護樹幹不致潰爛。大家小心翼翼地進行每一個步驟,期盼這批老樹都能希望能順利存活。

在大家合心協力下,到傍晚才圓滿了今天移樹種樹工程。新竹靜思堂前兩排各六棵松樹,如六度波羅蜜,亦如十二因緣。五棵大茄冬樹,在雄偉的靜思堂兩旁顯得渺小,但綠意盎然,祝福新竹靜思堂早日啟用,慈濟新竹區志業蓬勃發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薛富才、彭慧美 新竹報導 2013/03/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