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後母疑慮 當獨立老師

2013-04-01   | 楊寶月
此次《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的演繹,而鄭曉伶老師所帶領的六年二班的學生,經由上學期「妙手生華」手語比賽的經驗與默契,此次共報名十五人之多。(攝影者:劉鴻榮,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3/17)
「一位將軍帶兵去攻打其他國家,可是另一邊軍隊比較強,將軍所帶的軍心開始動搖,於是將軍就想到一個好方法,利用十二枚銅錢隨手一撒,結果十二枚花紋都一樣,以此說明此兵攻打將會贏得勝利,因此士氣大振!」慈濟小學六年二班的彭梓峻認真地說著當初奪得六年級上學期「妙手生華」手語比賽前,老師用心激勵大家贏得勝利的一則小故事。

此次《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的演繹,六年級生需要三十人演繹〈報恩〉,而慈濟小學鄭曉伶老師所帶領的六年二班學生,經由上學期「妙手生華」手語比賽的經驗與默契,此次共報名十五人之多。

多為別人著想 多替別人服務

「我不會刻意經營什麼樣風格的班級!」外表給人嚴謹的鄭曉伶老師舉例說明,比如打掃工作分配到外掃區的人,當教室打掃完畢後,個人的椅子該由誰搬下?她希望每個人都要體諒外掃區同學的辛苦,她說:「我希望大家心裡是有別人,不要只顧著自己。要多替別人想、多替別人服務。」

「做錯事情不會只是一個人的錯,同組的人也要一起承擔,因為沒有做到互相提醒,但絕對不是帶頭的人的錯。」鄭老師表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心裡一定要有別人、要有整體觀,這兩個重點便為班級帶來手語比賽第一名的殊榮。

說起上學期「妙手生華」手語比賽的過程,鄭老師表示,學生們都知道練習手語需要利用早自習、午休前及瑣碎的時間共同練習,縱使大家非常疲憊也有人在抱怨,但大家還是很開心,鄭老師說:「能得到第一名是因為他們的上進心、積極進取,全心全力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學校特有的茶道、花道、人文課程及《靜思語》教學,鄭曉伶老師認為,這些課程都可以讓學生種下良好的種子,不但具有激勵、啟發的作用,而且讓學生有著不同的人文薰陶。(圖片:慈濟小學提供)


如今,《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的演繹,鄭老師也要帶領十五位同學,延續上學期的精神,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

擺脫後母困擾 品格教育為核心

進入慈濟小學任教近三年的鄭曉伶老師,從臺東師範大學畢業至今到進入慈濟小學前,曾擔任公立學校的科任老師。

身為家中長女的鄭老師,從小到大,每當弟妹和她做錯事時,只有小學學歷的媽媽卻會與他們分享許多道理讓他們了解,而不只是一味的指責。父母的教養加上自己學習經歷的養成,致使鄭老師的價值觀與理念,趨向於「會做人比會讀書重要;有正確的理念,人生方向、價值觀就不會偏差。」

因此,當鄭曉伶老師看到慈濟徵求老師時,她便上網搜集學校資料,發現原來慈濟小學的校徽是竹子,代表有節度、有德行;而慈濟重視「品格教育」的理念,也是她一直認同的核心價值。

鄭老師形容自己剛進入慈濟小學擔任四年級導師時,自己宛如「後母」,學生已有上一任老師的帶班方式,而現在又要重新適應新老師的做法。不過,這裡的學生很受教而且比較文靜,雖然學生犯錯,但願意傾聽老師的說明,最後還會一鞠躬謝謝老師,這讓她完全擺脫「後母」的困擾,露出難得的笑容。

此外,學校特有的茶道、花道、人文課程及《靜思語》教學,她認為,這些課程都可以讓學生種下良好的種子,不但具有激勵、啟發的作用,而且讓學生有著不同的人文薰陶。

挫折往心裡吞 獨立不讓父母擔憂

今年,慈濟小學全面推動《父母恩重難報經》人文課程,鄭老師負責〈十恩〉的課程設計。對一個國中畢業後,就離家獨立生活在外的鄭老師而言,在設計〈十恩〉的課程時,有著複雜的情感。
《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的演繹,鄭曉伶老師帶領十五位同學,延續上學期的精神,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攝影者:楊寶月,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3/17)


一開始,鄭曉伶老師擔心學生無法感受〈十恩〉裡所描述的父母恩情,於是她便引導學生藉由「父母免費的帳單」,讓父母與孩子各設計一份工作帳單表,而孩子所列舉出的任何事項都需索費,然而媽媽照顧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都全部免費,以此對比說明父母親無私、不計較報酬的愛。她說:「雖然課程只有六個禮拜,但主要還是希望藉由課程,教育學生父母恩情的偉大。」

家住屏東的鄭曉伶老師國中畢業後,聽從老師的建議到高雄市就讀高中,她說:「剛開始,每星期都要回屏東,因為真的很想家!」在外住宿的她,每當生病就要自己騎著腳踏車到外找診所,每天站在校門口當交通糾察隊,看著有父母接送的同學,心裡就會想著自己早上沒人叫起床、沒人陪伴上學,但她只能不斷告訴自己:「父母親不在身邊,自己要學習獨立。」

就如〈十恩〉裡的第八恩所言:「遠行憶念恩,子在他鄉母心傷,生離總比死別難,慈母不捨手中線,日夜憶念淚千行,如猿泣子斷肝腸。」高中時期,鄭老師便養成獨立、自我要求、為自己負責任、絕不讓父母擔憂的態度。「做父母的總是會牽掛在外的兒女,而自己就盡量不要讓他們操心。」即使思親或遭遇挫折,鄭老師的淚水也只能默默往肚裡吞。

如今在外工作,好久才能回家探望父母一次的她,更珍惜每次與家人見面的時刻。偶爾媽媽和阿姨到花蓮探班,自己能撥空開車載著他們四處逛逛,回到屏東時,爸爸要到醫院複診,她就開著車帶他去醫院,這些舉措,是做女兒唯一可以做到的孝親表現。【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寶月 花蓮報導 2013/03/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