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難唸能唸」嗎?

2013-04-01   | 慈濟基金會
劉濟雨呼籲現場的實業家們,「有緣千里來相會,慈濟因緣一線牽,把握一天就是一天的智慧。」(攝影者:陳榮豐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3/03/02)
「如果有一件事、一個人、一個故事,或一句話,打動了我們的心,從中改變觀念,也改變了一生……,雖然這三天在人生中非常的短暫,卻是關鍵性的三天……」3月2日在花蓮舉辦的「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中,慈濟志工劉濟雨向六百多位實業家分享心靈風光。

用錢哲學侃侃談

「有緣千里來相會,慈濟因緣一線牽,把握一天就是一天的智慧。」劉濟雨笑著說,在慈濟要學身忙心不忙,身動心不動,身累心不累。因為人生不怕忙,只怕煩,忙的有方向,有目標,忙而不亂,即使有亂,亂中生定,定中生智慧。

「人比人氣死人,心比心更貼心。」劉濟雨表示,慈濟如果沒有靜思法脈,慈濟只不過是普通的慈善機構而已,因為有法脈是一個修行的道場。靜思法脈猶如人的心臟,慈濟宗門猶如身體的器官。

劉濟雨笑談,妻子剛接觸慈濟時,因為感動想捐榮董,他說:「妳可以很感動,但不要衝動。」那天晚上,他做了這輩子唯一見到法師的夢——他跪下來,把一筆錢捐給這位法師。「其實,我們不是沒有錢捐,是沒有捐錢的習慣。」

會賺錢沒有什麼了不起,會用錢才了不起。劉濟雨說,有些人很有福報賺錢,但沒有智慧用錢。「修福也要修慧,智慧不是跟年齡有關,也不是跟學問知識有關。在慈濟很多富中之富,有智慧賺錢,更有智慧用錢的人。」

小故事善啟發

實踐佛法不是靠嘴巴唸,劉濟雨幽默地說:「有一個老阿嬤正在念佛,賣冰淇淋的來了,孫子跑來說:『阿嬤,我要吃冰淇淋。』阿嬤說,不要吵,我在念佛,孫子怕賣冰淇淋的跑掉,大聲說,『阿嬤,妳停一下,不要念佛,佛又不會跑掉,可是,妳不停下來,賣冰淇淋的會跑掉!』」語畢,學員開懷大笑。

春天的夜晚特別迷人,靜思堂講經堂裡,劉濟雨的生活智慧幽默的融入佛理,讓近七百位實業家笑聲、掌聲不斷。(攝影者:陳榮豐 地點:花蓮靜思堂 日期:2013/03/02)
劉濟雨接著說,又有一次,孫子叫阿嬤三次,阿嬤說:「跟你講不要吵,阿嬤在念佛。」孫子就講:「您叫阿彌陀佛一千次,他都沒生氣,我叫阿嬤三次,妳就發脾氣。」說完,又是一陣笑聲。劉濟雨透過智慧有趣的小故事,讓實業家了解念佛學佛要身體力行。

「唸佛誦經是問路,行經才是道路。」劉濟雨說,佛法要跟生活結合,自耕福田,自得福緣。「你要走才會到達目標,菩薩道『難行能行』,沒有聽說『難唸能唸』。」

「上人,我找到家了!這種覺悟要自己去體會。」劉濟雨感動地說,有學員分享,要找回上人在山東失落的弟子,讓人聽了多窩心。又說,付出無所求,不是什麼都不求,要求智慧增長,只做不來學,不來覺,智慧無法啟發。

「今生不向此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法是理,慈濟是事,以事顯理,慈濟人以慈濟事彰顯佛理,要把握殊勝的因緣。課程最後,劉濟雨愷切地告訴學員:「要趕快做,不然會來不及,不是上人來不及,是我們來不及。」

學員受益體悟多

「人生如戲,演完了就得說再見!」來自美國熊貓飲食集團員工的張偉傑談到,任何事情怎麼發生不重要,看法如何才重要。他說:「劉濟雨用簡單的語言詮釋,讓他能把上人法語吸收,融入心裡,加以運用,真是受益良多。」

「濟雨師兄說,做慈濟不是給錢就好了,要用真心來感動周圍的人。」學員陳翠芳認真聽課,最感動的不是誰捐了多少錢,而是一個個高高在上的大老闆,能夠親手去撿瓶瓶罐罐的保特瓶,去扛大米,去砌磚,那分心叫人動容。

來自臺中的黃鈺說,自己以前喜歡念《心經》,聽到濟雨師兄分享:「念佛是問路,行經才是道路。」讓她驚覺自己一直在問路,也體悟到要去走,要去做,做就對了。

春天的夜晚,靜思堂講經堂裡,劉濟雨的生活智慧融入佛理,讓近七百位實業家笑聲、掌聲不斷。他更期許實業家們開心歡喜過後,能發心立願身體力行,把來慈濟所學、所看跟親朋好友分享,號召更多的人加入慈濟大家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袁淑珍 花蓮報導 2013/03/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