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 技專院校有大體解剖教學

2013-04-01   | 葉秀品
慈濟技術學院學生以九十度鞠躬,感恩大體老師的捨身教學。(攝影者:葉秀品)
提到大體解剖,一般人只聯想到醫學系。其實,慈濟技術學院擁有全臺技專校院唯一的大體解剖教學,授課對象為醫療相關的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護理科與醫務管理系學生。

與醫學生迥異之處,慈濟技術學院的解剖課程,是由授課老師操刀,再一一指出大體老師的內臟、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構造,教導學生辨識與熟稔,未來進入醫院後,無論是照顧病人、X光攝影或電腦斷層掃瞄時,均能協助醫師,更精準地掌握患者病況。

善用人生每一秒 走過路過不放過

不變的是,學生對大體老師的尊重與感恩。3月28日,慈濟技術學院舉辦大體老師啟用典禮,感恩鍾易佑與賴林素嬌老師的捨身奉獻。在靜思精舍常住師父的誦經聲中,家屬、師長與學生,一起向大體老師獻花。慈濟技術學院校長羅文瑞表示,大體老師不只用身體教育大家,更展現了人文精神,期許學生用心學習,將來在臨床時好好發揮,真正做到「視病如親」。

七十五歲的賴林素嬌老師,投入慈濟超過二十年,更接引超過一百八十位慈濟志工(七十五位委員、二十二位慈誠、七十一位榮董,以及十多位幕後委員)。跟著賴林素嬌老師連續做了十五年的慈濟委員曾年燻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莫過於老師琅琅上口的「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

賴林素嬌老師的小叔、女兒與孫子,從澳洲與美國專程返臺,共二十位家族成員見證大體啟用。(攝影者:葉秀品)
二女兒賴寶如說,媽媽書讀的不多,很多字也不認得,卻能向企業家、醫師、法官等勸募功德款,讓女兒百思不得其解。沒想到,當媽媽往生後,她留下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寫的都是靜思語,那歪斜不漂亮的字跡,最常寫的是「善用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種福田」。後來,從會員口中得知,不論購物或洽公以及其他任何時刻,媽媽都把握機會「說慈濟」,可謂「走過、路過、不放過」。

大女兒賴瑛如回憶,光是會員就多達二、三百戶,媽媽為了收功德款,每月開車往返會員家,曾開壞三臺車,有時自己貼補的油錢,都多過會員交給慈濟的功德款,媽媽仍樂此不疲、不曾停歇。甚至,在媽媽胰臟癌住院期間,仍一心掛念著慈濟,二度請假外出,不願對會員失信,更堅持大體捐贈,將身軀捐給慈濟。

女兒哽咽表示,媽媽在病榻時曾說過,一旦病好了,要做到八十歲,算一算媽媽七十五歲往生,捐贈大體已二年,接下來要在慈濟技術學院教導學生三年,正好能如願以償。為了一圓賴林素嬌老師的心願,小叔從澳洲趕回來,女兒與孫子也從美國專程返臺,共二十位家族成員,見證大體啟用的這一刻。即使難掩傷感與不捨,家屬止不住的淚水裡,卻有更多難以言喻的依戀與安慰。

手把垃圾當資源 心地清淨方圓融

七十四歲的鍾易佑老師,自鐵路局退休後投入慈濟環保志工,綽號「火車ㄟ」。曾練過拳擊,參加省運比賽,練就出老師的耐力、毅力與不屈服的精神。

鍾易佑老師的女兒再見父親,難掩激動與不捨神情。(攝影者:葉秀品)
太太回憶,老師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做慈濟,體力可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人。特別的是,鍾易佑更將做環保的體會,寫成一首回收偈,「手把垃圾當資源,低頭彎腰尋谷底,回收場裡舞人生,心地清淨方圓融。」

在嘉義榮民醫院服務的大女兒鍾斐如,投入護理工作長達三十年,她懇切叮嚀在場學生,「要堅持下去,做事要對得起良心。」靜思精舍德禪師父表示,這二位大體老師的年紀都可以當學生的阿公、阿嬤,儘管學生只是醫療相關科系,不像醫師能動刀,仍然是照護病患重要的一環,希望每位學生能用心並感恩,認真的上每一堂解剖課。

以慈濟技術學院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為例,「解剖學」與「解剖學實驗」課程共五學分,授課時間達六小時,至於護理科與醫務管理系,也都是四個學分的必修課程。教導解剖學的耿念慈老師表示,光是肩胛骨就有十幾個細部構造,更別提肌肉的起始點有多少。

身為第一線接觸病患的醫放、醫管與護理系學生,儘管非醫學本科,但是透過實際接觸大體老師,才能對照教科書圖表與實體器官的差異性,也能對人體構造有更完整的概念。

不只專業更重人文 用心學習不負期望

茶敘時間,大體老師家屬與學生侃侃而談,笑中帶淚。(攝影者:葉秀品)
授課過程不只強調專業知識,更在乎傳遞人文精神。授課的劉威忠老師不但親自帶著學生拜訪大體老師家屬,也在解剖課的一開始,介紹大體老師的人生故事。

當學生首度踏入解剖實驗室時,劉威忠老師率先示範擁抱大體老師,也要學生牽起大體老師冷冰冰的手,告訴學生,「即使老師沒有溫度,沒有心跳,卻用身體來教導我們,大體老師心中懷抱的那一分熱情,你們感受到了嗎?」所以,儘管是未滿十八歲的護理科一年級學生,也能安心、無恐懼感的上解剖課程。

在啟用典禮結束後,慈濟技術學院特地安排學生與家屬茶敘,並播放老師生前的影片,讓大體老師的子女與孫子等,侃侃而談老師的生平點滴,笑中帶淚的言談中,安撫了家屬悲傷的情緒,也讓學生更貼近了大體老師。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科一年級學生張庭瑄表示,「剛接觸大體解剖課程,感到很緊張、害怕,現在瞭解了老師的故事後,我覺得老師很慈祥、非常偉大。」不少學生都感動落淚,表示會更用心學習,不辜負大體老師的捨身奉獻。

(文:葉秀品 慈濟技術學院秘書室報導2013/03/2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