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熱血消失了 青年的試煉

2013-04-02   | 田家熒 王承瑄
「品格學堂」講座,新竹教育大學邀請陳璽文、羅聿、陳彥樺,這三位慈青學長、學姊以對談的方式分享「年輕人的形象塑造與試煉」。(攝影者:涂義昌,地點:新竹教育大學,日期:2013/03/26)
「許多年輕人有著滿腔的熱血,但可惜遇到困難時就放棄,如果心裡有著不放棄的堅持,就可以當一個好志工。」羅聿再次強調。

3月26日,新竹教育大學舉辦「品格學堂」講座,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的陳彥樺、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所的陳璽文、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生科所的羅聿,三位慈青學長、學姊以對談的方式分享「年輕人的形象塑造與試煉」。

新竹教育大學陳淑文老師、高玉立老師特別邀請,近八十位同時選修通識課程的同學前來聆聽,加上慈青、慈濟志工,超過百人參與這場心靈饗宴。

典範分享 品格實踐

目前擔任科技公司RD工程師的陳璽文,研究所畢業後,將對環保和教育的熱情帶入職場,和同事一同到偏鄉學校服務;而在大學時期的羅聿,曾到非洲當國際志工,大四時也到瑞典當交換學生,騎腳踏車採訪瑞典老華僑,出版《在世界的盡頭遇見台灣》一書;陳彥樺則在大學時期長期投入課輔志工。
講座開始,陳璽文以擅長的團康帶動唱,拉近彼此的距離,羅聿也以在非洲擔任國際志工時,所學得的舞步與打招呼的動作,向在座的師生與慈濟志工問好。(攝影者:涂義昌,地點:新竹教育大學,日期:2013/03/26)


「品格是實踐的歷程,不只是認知。」新竹教育大學副校長林紀慧,於開場時言簡意賅地指出品格學堂的要義。今天參與座談的慈青學長、學姊,有著豐富的志工服務歷程,各個也都從服務中增長智慧,勘為青年人品典範。

新竹教育大學慈青社社長朱紹華說:「慈濟推動『品格學堂二十年』全省巡迴講座,教育大學慈青社則以孝道、素食、環保、品格等主題,成為此次慈青週的活動主軸。」因此,新竹第一場,便邀請大家熟悉的學長、學姊共同成就這場講座。

講座開始,陳璽文以擅長的團康帶動唱,拉近彼此的距離,羅聿也以在非洲擔任國際志工時,所學得的舞步與打招呼的動作,向在座的師生與慈濟志工問好。

分享中,陳彥樺以「板擦後的愛」為例,說明某次課輔相見歡中,一位學生向慈濟志工丟擲板擦,本以為志工會苦口婆心要求他糾正態度,但志工卻說:「我的衣服髒了,可以幫我拍拍嗎?」這一句話,就此化解學生憤怒與不平衡的心。

慈悲智慧 永保熱血

講座最後十分鐘為雙向交流時間,許多同學頻頻提出問題,希望能聆聽演講者的分享與心得。「看到世界各地苦難,如何調適難過的心情?」在座有位同學提問。羅聿和陳彥樺一同提出,大家必須以平等心來克服不忍心,在落後國家,表面上他們物質生活不好,但他們心靈富有、知足常樂。
教育系二年級的賴姿蓉(右)及林玉芬(左)表示,今天的講座讓她們增廣見聞,對於年輕人的「熱血」和「志工與義工」有著更深的認識。(攝影者:涂義昌,地點:新竹教育大學,日期:2013/03/26)


另一位同學則提出,年輕人常憑熱血做事,但她認為熱血還是很膚淺,要如何讓自己做到感動,而不只是一時的熱情。陳璽文以佛家的「慈悲與智慧」來回答:「熱血好比慈悲,人有悲憫心,看到需要幫忙就一股腦去幫忙,沒有智慧反而會傷害別人,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想,這才是有智慧。」

接著,羅聿則分享義工與志工的不同,義工是單憑熱忱做公益,不考慮事後的結果;志工則是把服務當成生命的態度,雖然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但可能會愈做愈好。羅聿再次說明:「當然可以停下來休息,但是不要放棄!」許多年輕人有著滿腔的熱血,但可惜遇到困難時就放棄,如果心裡有著不放棄的堅持,就可以當一個好志工。

講座最後,教育系二年級的賴姿蓉及林玉芬分享,今天的講座讓她們增廣見聞,對於年輕人的「熱血」、「志工與義工」有更深入的認識。此外,也有許多同學分享,今天的演講非常生動、活潑,演講者的親合力十足,是場有收穫且幫助良多的演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田家熒、王承瑄 新竹教育大學報導 2013/03/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