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 不想讓下輩子再後悔

2013-04-09   | 吳碧珠
3月24日,雲林區一百四十四位見習志工,齊聚於雲林聯絡處,邀約周世聰與學員分享「心靈鑿井─探討人生的意義」。(攝影者:吳碧珠,地點:雲林聯絡處,日期:2013/03/24)
「你還要賺多少錢?有需要這麼忙嗎?」周世聰激動地說,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後悔未即時行孝,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

3月24日,雲林區一百四十四位見習志工齊聚於雲林聯絡處,邀約來自青商會總會長、聯合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的周世聰,與學員分享「心靈鑿井--探討人生的意義」,一同探討人生課題及生命的意義。

人生無常應珍惜 把握當下不後悔

曾經,周世聰因忙於事業,常在國外往返而鮮少陪伴媽媽身邊,有回媽媽問他:「你還要賺多少錢?有需要這麼忙嗎?」兩個星期後,媽媽突然因心臟病發撒手人寰,周世聰未能來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面。

五歲喪父的周世聰,與兄弟感情甚篤,有天周世聰在國外接獲通知,大哥肺癌末期,當時他並不相信,認為醫生檢查不正確,心中不願接受真相。回到臺灣陪伴大哥一年多來,大哥不斷提醒周世聰,做生意不要「貪」,但最終大哥還是離他而去。
八十歲的陳彩美滿懷感恩地表示,如今年紀已大,一定要把握自己能付出的時間,不要等到無法付出才來後悔。(攝影者:吳碧珠,地點:雲林聯絡處,日期:2013/03/24)


未接觸慈濟前,周世聰愛吃大魚、大肉等美食,更喜歡喝酒、賭博,但進入慈濟這十年來,他謹守本份,不但茹素且不喝酒、不進出聲色場所、不賭博,同時也變得溫和、不犀利,如今他只祈願自己能把握當下,不要再做後悔的事。

除了現身說法,周世聰同時分享一段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位媽媽希望女兒成績永遠第一,由於期望過高、要求過多,當女兒成績未達理想時,就被媽媽打得遍體鱗傷,導致女兒離家出走、流落聲色場所,如今媽媽發願要用「愛」把女兒找回來。

「人生宛如一首歌,鹹酸苦澀著輕輕彈,悲歡離合天註定,恩恩怨怨著放下。」一首〈把愛找回來〉,道盡悲歡離合,坎坷人生及親情的愛,感動現場學員,各個都紅了眼框、頻頻拭淚。

走出封閉世界 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現年八十歲的陳彩美,在弟弟賴秋約與弟媳蘇彩鳳的邀約下,參加見習課程。陳彩美紅著臉說:「課程中播放〈把愛找回來〉,讓我回憶起年青時忙碌奔波照顧小孩的過程,所以就很感動,一直想哭。」她滿懷感恩地表示,如今年紀已大,一定要把握自己能付出的時間,不要等到無法付出才來後悔。

來自雲林縣大埤鄉的張原昌,年幼時罹患小兒麻痺,兩年前因中風,慈濟人每週前往關懷,給予撫慰並鼓勵他說:「有兩位與你相同遭遇的人,希望你能夠改
王維斌(左)決定從「新」也從「心」開始,不但努力修復與家人的感情,更願意打開心門走入人群做人間菩薩,探索自己生命的意義。(攝影者:吳碧珠,地點:雲林聯絡處,日期:2013/03/24)
變並且走出自己的人生,進而影響並幫助他們。」

張原昌因受到慈濟志工的精神所感動,封閉多年的他,決定走出外面的世界,並發願要成為環保志工,也要到醫院吹口琴愉悅病人,做個改變他人、影響他人的人。

重拾家人關係 探索生命意義

家住臺中后里的王維斌,六年前因遇人不淑而投資失敗,家人的不諒解進而讓他想與家人斷絕關係,最終選擇逃避不與家人聯絡。

因找不到出口,所以封閉自己,當時就像行屍走肉的王維斌,就在一次用餐時看到大愛劇場《我愛美金》,輕快的音樂吸引他想進一步了解,於是他便上網下載戲劇內容,發現情節與自己非常類似,應該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於是,他決定寄送賀卡給小學老師,與老師重拾師生之情,並試著改變父母的不諒解及想辦法修護與家人的關係。

此外,看了這齣戲劇後,王維斌也想要開始認識慈濟,所以報名參加見習課程,課程中周世聰分享「人生最大懲罰就是後悔」,讓他產生共鳴並說:「我想我已經後悔很久,不想讓後半輩子再後悔。」

王維斌決定從「新」也從「心」開始,不但努力修復與家人的感情,更願意打開心門走入人群做人間菩薩,探索自己生命的意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碧珠 雲林報導 2013/03/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