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抉擇 學會善待自己

2013-04-09   | 慈濟月刊
阿俊服刑近七年,期間兩位至親過世,敲醒了他學習善待自己。(提供者:慈濟月刊)
「我要奉獻此生,全心投入慈濟。」去年(2012年11月8日)阿俊(化名)在監獄中圓滿水懺入經藏演繹。在慈濟志工的鼓勵下,他當眾懺悔過去的錯誤,並且如是發願。

用心感受 用愛迎新生

阿俊在今年元月順利通過假釋出獄了,他在監獄待了快七年,服刑時他就自行剃了光頭,出獄兩個月他依然維持這個造型,用意在於提醒自己莫忘學佛的初衷。

出獄當天,他僅提幾個袋子,其中一袋裝著他與慈濟志工蔡美惠和親友的往返信件,以及好幾本讀書筆記。

第一時間阿俊就到慈濟屏東分會,他向菩薩恭敬頂禮,長跪並虔誠地向佛菩薩細說心願。慈濟志工幫他添購了幾件日用品、書籍,帶他請購志工服,挑選禦寒的衣物。當阿俊穿上合身的外套,他感動地笑說:「身體跟心都好溫暖。」

「愛」字拆開是心和受。愛,是要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人事物。從小阿俊就是一個需要愛的孩子,卻不敢表達內心的感受,也不曾發覺身邊已擁有的愛。「最後,也不懂得愛自己了。」阿俊感慨無明的捉弄。

年少輕狂 不識無常在

「從小經歷的種種,都像在告訴我,我的人生也應該走向與父親相同的道路。」阿俊娓娓傾訴自己的過往,他的父親是中臺灣知名的黑道角頭,母親在舞廳上班。

六歲時父母離異,阿俊就跟著父親生活在龍蛇雜處的環境,還不懂得分辨是非,就開始模仿道上兄弟的言行;耳濡目染之下,也養成闊氣海派、義氣相挺的個性。在他國一的時候,父親進出監獄頻繁,無心照顧他,就交由年邁的阿嬤幫忙扶養。

亦師亦母的蔡美惠(中)與徐雲彩(右),帶著剛出獄的阿俊挑選新鞋;穿上合腳的鞋,阿俊未來的路要走得更踏實。(提供者:慈濟月刊)
但是阿嬤沒有收入,家裏不久就被斷水電,祖孫倆過著夜裏點蠟燭,白天到廟裏提水的生活。「我經常看見阿嬤躲在廁所哭泣,我很難過、自責,卻束手無策。」阿俊回憶年少時說著內心的無奈。

阿俊的姑姑得知後,接手照顧他,並將阿嬤安排給親戚安頓。「其實阿嬤最後也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就這樣離開了……。」阿俊察覺得到,家族間有許多錯綜複雜的緣由,以至於不能奉養老人家,「我很不能理解那時大人的做法,也漸漸自暴自棄。」

姑姑沒有孩子,所以將阿俊視為己出,十分寵愛;她每天勞碌賺錢維持家計,沒能投入時間陪伴,卻也盡力供他讀書。然而,阿俊年輕氣盛,屢屢揮霍姑姑的付出;他跟著朋友到處玩樂、逞凶鬥狠,後來不僅翹課逃學,也離「家」愈來愈遠。

「結果,我犯了生平第一個刑責:恐嚇取財。」那時候阿俊未成年,僅以保護管束三年作為懲戒。「未成年那次保護管束,我從少觀所出來,姑姑就已經在外面等候了,那分關愛我當時無法體會,認為那是應該的。」阿俊說。

家人沒有因此責罰他,他也就心懷僥倖,言行變本加厲。國中輟學、加入幫派,過著燈紅酒綠、萎靡不振的生活,直到二十四歲,犯下強盜罪,當場被警察以現行犯逮捕。

被捕的隔天,阿俊的姑姑來探望,看著姑姑泛紅的眼眶,阿俊回憶說:「面對姑姑,我所有堅強的偽裝全部卸下,痛苦地一直流淚。」姑姑靜靜地等他哭完,叮嚀他藉這段時間好好反省,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

姑姑的關懷和鼓勵,喚醒了阿俊沈睡已久的良知,他開始反省過去、思考未來,也漸漸有了重新出發的信心,只是,無常來得太快,阿俊還沒出獄,他的父親與姑姑在三年內先後往生了。

「父親過世,我戴著手鐐腳銬回家拜別。後來藉由閱讀《靜思語》撫平當時難過的心情,也開啟我對佛法的興趣;姑姑往生以後,我發願一生茹素、守戒行善,希望為姑姑植福。」阿俊因此踏上學佛之路。

初學佛聽不懂 用感恩心能懂

參加《靜思語》讀書會以後,阿俊開始將所學所覺一一寫下,寄給蔡美惠。近百封的書信中,有過往的自剖和獄中的生活。(提供者:慈濟月刊)
「不過我卻因為急功近利,無法落實所學;甚至抱著逃避的心態,想以出家來擺脫一切。」剛開始接觸佛學的阿俊,內心有難解的迷惑。

兩年後,他參加獄中的《靜思語》讀書會,在慈濟志工徐雲彩和蔡美惠的指導之下,一路的學習與修正,開始轉變了他的想法。

「再一次讀《靜思語》,喚起第一次閱讀時的感動,心靈很平靜安詳,好像隱約領會到什麼是『明心見性』。」阿俊過去努力的佛學基礎,以為自己懂了不少佛理,後來他發現:「聽懂不等於心懂!」

「這是我學佛踏出的第一步。」阿俊聽證嚴上人常叮嚀「多用心」,他才知道「心」是根本。

他表示靜思語說:「大地宇宙之間,沒有一項不是佛法;沒有一項不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也沒有一項不是修心的功夫。」於是他開始學習感恩天地萬物、有情眾生,以及遭遇的順逆境。

阿俊在獄中每天謹守自訂的戒律與作息,清晨四點起床靜坐、早餐過後寫信給蔡美惠和徐雲彩,分享近日的心得與省思,抽空閱讀佛書;不只茹素且過午不食,晚上九點就寢。

在獄中,素食飯菜會事先被盛裝在鐵盒裏。阿俊因為過午不食,就將晚餐分享給同學,然而菜色不是人人都喜歡,同學有時候會將飯菜倒掉。阿俊看了覺得不捨,就把飯盒保留到翌日食用。同學提醒他這樣會吃壞肚子。

「為了不要浪費,有時候我就會藥石。」同學會問:「你不是過午不食嗎?」阿俊回答:「惜福食物也是佛法。」想持戒卻面臨兩難,阿俊最後選擇問心無愧的做法。

法淨垢穢 感恩勤精進

穿上志工服,阿俊在志工徐雲彩(左一)、蔡美惠(右一)等人陪同下,在慈濟屏東分會佛堂發願投入慈濟。(提供者:慈濟月刊)
在獄中參加《靜思語》讀書會的過程,阿俊將點滴的生活化為文字與蔡美惠分享,信紙開頭第一句話都是「感恩」。

「美惠媽媽是我的善導,每次看到她認真備課和講解,都讓我很感動。面對我們這群素昧平生的受刑人,她不遺餘力也不曾放棄。」阿俊在蔡美惠身上看到許多與姑姑雷同的美好特質,也尊敬徐雲彩如自己的阿嬤。她們亦師亦母的身教,讓阿俊即使身繫囹圄,仍精進學習。

兩期《靜思語》讀書會結束後,蔡美惠和徐雲彩接著舉辦《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讀書會與入經藏演繹。包含阿俊在內,報名共修的學員有三十位,每週齊聚一次,他們一起用法水洗滌內心。

屏東慈濟志工一路陪阿俊回臺中,將他交托當地志工陪伴;目前他在素食店工作,積極地適應新生活的步調。阿俊表示學習佛法以後,他很容易感動哽咽,也時常出現笑容。

他知道那是因為從身邊的人事物得到很多愛,他說:「我想將這分愛散播出去,幫助更多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慈濟月刊第556期報導)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