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屠殺悲劇 反思與預防

2014-04-07   | 樊蕙 林亭函
人類史上的悲劇——盧安達大屠殺,即將屆滿二十年。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國際防止種族滅絕大會上,呼籲國際社會汲取教訓,進行反思,預防悲劇再次發生。
槍聲就在不遠處響起,民眾四處逃竄,孩子也被嚇得放聲大哭,多少無辜的生命被無情地殺害。人類史上的悲劇——「盧安達大屠殺」悲劇,就發生在二十年前。

種族屠殺 逃亡流離釀悲劇

盧安達位在非洲東部,1962年脫離比利時獨立,大約一千兩百萬人口中八成以上是胡圖族,還有一成五是圖西族。

1994年4月6日,胡圖族的前總統哈比亞里馬納(Juvenal Habyarimana)乘坐的飛機在首都吉佳利附近被擊落,胡圖族的政府軍和圖西族的反政府武裝勢力旋即爆發內戰。胡圖族甚至於隔日發起種族屠殺,大肆殺害圖西族人,從4月初到7月中旬短短一百多天之內就有八十多萬人不幸喪命,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兩成。

當時有兩百萬名胡圖族人深怕遭到報復,逃到鄰近的坦尚尼亞,還有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救援人員波頓說:「今天上午這裡還空無一人,現在已經湧入二十五萬人,再過一天可能會到五十萬人,每分鐘就有六百人湧入。」

其中還有數千人就算躲過屠殺,還是因為霍亂與痢疾死在難民營裡。因為涉嫌參與屠殺行動的人數實在太多,盧安達政府把超過一百二十萬個案件,交給被告所在地區的地方法院審理(Garcaca courts),聯合國安理會也特別成立盧安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幫助分擔當地司法體系的負擔。

1995年盧安達全國各地的監獄裡關進超過三萬名囚犯,遠遠超出了監獄的負荷,很多囚犯等不到審判,就已經在監獄中喪生;直到2003年,盧安達政府鼓勵囚犯坦承犯案,藉此釋放了二萬名囚犯,才終於緩解了監獄過於擁擠的問題。

坦誠犯案獲釋 改過重建家園

在盧安達東南部的小鎮上(Bugesera)有一座政府設立的和解村,讓胡圖族和圖西族人住在一起,透過互相了解培養團結與和諧的氣氛。圖西族青年西拉斯在事發當時才十一歲,全家遭到武裝分子攻擊,父母和兄弟姊妹都遭到不測,剛搬到和解村的時候,西拉斯還很不能適應。

西拉斯說:「我剛搬來的時候發現隔壁住著種族屠殺的施暴者,當時我真的很害怕,但是他其實是一位好鄰居,他跟我說就算他殺過人,他現在也已經不是殺手了,他已經改過自新了。」

住在隔壁的馬提亞斯是胡圖族人,當時他曾經殺害超過二十人,入獄九年。馬提亞斯表示,入獄時一度完全放棄希望,原本以為像他這樣的殺人犯要在牢裡度過餘生。「我當時非常害怕,但是當我坦承罪行之後感覺如釋重負,當時總統說坦承罪行的人,請求原諒就能夠獲釋,所以我才能重獲自由。」現在,兩人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為後世子孫,建立安全和諧的國家。

事件過後二十載 反思預防悲劇生

就在盧安達的種族大屠殺即將屆滿二十年之際,國際防止種族滅絕大會於3月31日至4月1日在布魯塞爾召開,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和來自各國的與會代表一同起立,為種族屠殺的受害者默哀。

潘基文指出,國際社會在暴力罪行發生時往往猶豫不決,無法即時採取行動。「從國家利益的定義不同,到特殊情況的複雜與危險性,還有國力不足等因素,讓各國不願花費預算或兵力。」

各國的代表在會議中商討預防種族屠殺的方式,盧安達外交部長穆希基瓦博也表示,預防種族滅絕是艱鉅的任務涵蓋很多層面,呼籲各國從二十年前的慘案中汲取教訓,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

(文:樊蕙、林亭函 大愛新聞編譯)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