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暖 愛在非洲發光

2014-09-18   | 黃秋凌 張哲夫 黃棋爐 江玉英
莫三比克將種植的蔬菜變成餐點,發放給需要的窮苦居民。(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莫三比克位於非洲的南部,一個人口數量與臺灣相當的國家,由於當地的經濟情況落後,人民生活比較窮困。為了讓貧戶能有一餐溫飽,莫三比克的本土志工,迎著晨曦,展開了農場工作。現在雖然是莫三比克的冬天,但農場裡絲毫感受不到冬天的氣息,志工熟門熟路地澆水、除草,大家在兩百多坪的農場裡,忙得不可開交。

承租農地供熱食 童叟暖胃又暖心


本土志工瑪莉亞說:「我們有種洋蔥、莫三比克菜、中式白菜、甜菜根,還有沙拉菜,整個農場有七種蔬菜。」

面積不大的農地上,以蔬菜種植為主,今年(2014年)5月初,由莫三比克本土志工以一年兩千塊臺幣承租下來。本土志工瑪莉亞說:「我們在竹筒裡存了很多五毛錢,租這塊農地的費用,就是從我們存的竹筒拿出來的,我們大概打開了四支竹筒。」

目前志工每天會排輪值人員來照顧農場,希望仿照南非德本每星期為社區孤老提供熱食的方式來運作,從6月底供食以來,已經服務超過千人。

本土志工瑪莉亞說:「因為蔡岱霖師姊把上人的愛帶進我們莫三比克,讓我們感受到幸福,所以我也想把幸福感分享出去,有了這塊地,可以幫助很多人,我們也因為能助人而更開心。」

飯盒裡的配菜雖然只有一樣,但孩子與長輩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簡單的菜色裡,除了吃得到新鮮,也包含了愛的滋味。
莫三比克當地面積不大的農地上,以蔬菜種植為主,今年(2014年)5月初,由莫三比克本土志工以一年兩千塊臺幣承租下來。(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貧寒孤苦常挨餓 冬陽之愛廣照拂

另外,與莫三比克相鄰的國家南非,每年6、7月,是當地冬季,到了夜晚,氣溫甚至低於零度,但在嚴寒環境中,卻還有學童得忍受饑餓。慈濟志工最近在布魯芳登進行冬令發放,就擔憂學校一旦放長假後,孩子們就會沒食物吃,於是馬不停蹄前往兩所學校,要趕在孩子放假回家前,送上十公斤的愛心大米。

在這間瑪玻洛卡小學,有超過半數學生,從小就是孤兒。這一天來拜訪的,除了有溫暖陽光,還有藍天白雲。瑪玻洛卡小學校長托泰勒說:「我們非常感恩你們今天為我們做的一切,這也表示我們的學生在你們心中很重要,因為孩子是來自上天的禮物,所以我們不希望他們受苦,尤其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

南非布魯芳登慈濟志工,每年冬令發放就以貧困學童做為優先考量,但這些大米一包重達十公斤,小朋友怎麼拿?貼心之舉,早有規畫,原來在發放的時候就已經先準備好一個水桶,讓小朋友方便施力,可以拿回家。而志工甚至得趕在學校放長假前,將糧食交到孩子手中,以免他們在家挨餓。

在眾多學校中,希胡奈洛中學校長,不僅親自搬運物資,還分享了經驗談。希胡奈洛中學校長周特至:「這個毛毯是用寶特瓶做的,我自己也有一條,然後其實一條就很足夠,而且非常非常溫暖,希望你們好好珍惜它。」
披上毛毯的學生向慈濟道謝。(畫面擷取自大愛新聞)


校長分享經驗 為學生披上毛毯


發放當時,南非正值寒冬,希胡奈洛中學的校長和慈濟志工加緊為同學、披上環保毛毯。希胡奈洛中學的學生們披上了毛毯說:「感謝臺灣,感謝慈濟,阿彌陀佛。」

除了校園,志工也在當地十一個社區,帶來一絲溫暖,和遠從千里而來的愛。慈濟志工余麗香說:「我們帶來了一些大米,還有鞋子給大家,如果有一天你們可以幫助他人,即使你只有五毛錢、一塊錢。」

居民開心領取兩包大米、禦寒衣物和餅乾,但讓他們更快樂的是,有機會轉變手心方向。

本地志工詹姆士:「這些大米 我們所有的物資,都是來自臺灣,這是來自大家的愛心,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付出,不只是接受。」

而當地媒體記者丹尼也在發放現場,見證愛與奉獻這一刻。太陽日報記者丹尼說:「我想要感謝佛教團體慈濟為社區所做的一切,為居民所做的一切,幫助貧苦人脫離困境。」

九天內,志工從校園到社區,一共進行六場發放。布魯芳登這個季節,很溫情。無論是南非或者是莫三比克,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慈濟愛的援手就會向那個地方伸去。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黃秋凌、張哲夫、黃棋爐、江玉英 綜合報導 2014/09/1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