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澳洲92歲愛臺修女慶生

2017-07-13   | 陳誼謙
【基金會新聞稿】一群用心的高雄慈濟志工、一批熱情的高雄慈濟兒童合唱團,為來臺的澳洲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 Doyle)獻上在臺歡度九十二歲生日的溫馨關懷,這個熱情、溫馨且不一樣生日歡迎儀式的背後,是慈濟人感恩安琪拉修女對慈濟的支持與對臺灣之愛的回饋!
慈濟志工及慈濟兒童合唱團提前為修女過九十二歲生日,修女開心地表示,希望年年都能來吃生日蛋糕。(攝影者:陳誼謙)

大愛信任與尊重 修女與慈濟同道

與慈濟證嚴上人認識二十多年的澳洲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 Doyle),於7月12日專程抵達慈濟高雄靜思堂,與行腳到高雄地區的上人相見歡!

即將邁進九十二歲的安琪拉修女(Sister Angela Mary Doyle),與慈濟結緣已二十餘年,儘管語言不通,志同道合的兩人也能透過眼神交流相知相惜。修女曾表示:「語言並未成為我們溝通的障礙,我們彼此都知道,我們溝通的層次是共同的大愛、信任和尊重。」

7月12日上午,安琪拉修女抵達慈濟高雄靜思堂,慈濟志工及慈濟兒童合唱團提前為修女過九十二歲生日,安琪拉修女也歡喜地致贈無尾熊玩偶給兒童合唱團成員。安琪拉修女並拜訪上人,和過去一樣,安琪拉修女這次仍學了幾句中文,要跟上人說話,即使大部分對話都需靠翻譯互動,但兩位宗教家手牽著手、眼神交會中盡是相知相惜。

在澳助志工救人 臺灣最好的朋友

生於歐洲愛爾蘭的安琪拉修女,二次大戰後到澳洲宣教,取得博士學位後接掌瑪特醫院(Mater Hospitals)院長,在澳洲奉獻超過半個世紀,即使1998年卸任後,迄今仍在瑪特醫院服務。修女不僅讓醫院成為當地的醫療中心,也在當地幫助弱勢,國際災難時也會伸出援手。

1990年安琪拉修女接觸到慈濟志工,發現佛教慈濟基金會與天主教瑪特基金會的創辦理念相同,而慈濟志工大愛無私的精神,與天主教教義一致,修女曾於公開演講表示,慈濟以超越的智慧與慈悲,實踐了跟天主教一樣的精神。

安琪拉修女歡喜致贈無尾熊玩偶給兒童合唱團成員。(攝影者:陳誼謙)
大愛不分宗教,在澳洲經濟不景氣時,澳洲慈濟志工曾號召僑民捐助瑪特醫院醫療儀器、設立脣顎裂中心、研究獎學金、研究基金等,並長期於瑪特醫院從事志工服務、協助華裔病患翻譯、關懷服務、扶持經濟窘迫的病患等。為表達對慈濟志工奉獻精神的肯定,瑪特醫院自1994年開始,訂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為「慈濟日」;2000年更在瑪特醫院一棟超過百年的古蹟裡設置「慈濟愛心室」。

慈濟在澳洲的慈善工作,也有賴安琪拉修女協助,在臺灣發生災難時,如921地震、莫拉克風災等,安琪拉修女均會出席祈福會為臺灣禱告,並捐款幫助台灣。

安琪拉修女表示,在飛機上聽到臺灣歌謠,就覺得快回家的感覺。並表示在澳洲看到每一位慈濟志工的投入,不是為了傳達佛教,而是透過真誠去幫助別人,讓每個人感受喜悅,慈濟就是做到這一點。證嚴上人表示,感恩修女像媽媽一樣地疼惜著澳洲慈濟志工,修女是臺灣最好的朋友,所以如同回家一樣的。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凝聚眾人愛心推動志業,將理念與行動結合,以出世精神積極從事入世工作,進行社會教化,這是所有宗教都期待的完美、祥和的社會,盼人與人之間都包含著真愛。

(新聞稿:陳誼謙 報導: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07/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