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給貼心 長者笑呵呵

2014-09-25   | 蔡佳霏 許翔善 蔡文紋
護理長林思吟仔細檢視處方及藥品,詢問孫爺爺用藥的狀況及拿藥細節,進而提醒爺爺注意事項。(攝影者:胡輝庭,地點:臺北萬華區,日期:2014/09/14)
「第一次有這麼多的慈濟人來看我!」九十二歲的林爺爺見到慈濟志工,馬上開心笑得合不攏嘴。萬華區訪視志工林碧蓮每個月探望獨居長者已經八年,建立深厚的信任,她這次帶領四位來自臺北慈濟醫院9B病房的學員有陳淑琴護理長、邱薏真、練婷文和蕭唐,共同關懷林老爺爺。

醫護之愛 視病如親

為了讓新進的醫護人員,能夠更了解慈濟的慈善志業,臺北慈濟醫院於9月13、14日兩天,在慈濟板橋園區舉行「臺北慈院第三屆迎新傳愛新人營」。9月14日安排三十條路線,一百九十二位學員家訪關懷三十七戶慈濟長期關懷戶。

參與訪視,由人人做起。各區訪視志工帶領學員親身付出社區居家關懷與打掃,帶給案家溫暖的關懷與衛教諮詢。護理長陳淑琴有三十六年的護理經驗,其餘三人都是今年剛畢業的護理系女學生,才二十出頭的年紀看到長者難免生澀害羞,但是一聽到老人家爽朗的笑聲、親切的笑容,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陳淑琴帶領其他三位學員勘查長者的居家安全,發現家中擺設簡單、乾淨整潔,廚房和廁所距離近,地板的磁磚粗糙沒有安全疑慮,學員想幫他鋪止滑墊和貼止滑條,老人家客氣道感謝,僅收下一只小夜燈。

林爺爺平日生活規律,今年4月自大陸返臺,因為家務困擾常鬧情緒,陳淑琴鼓勵爺爺要走出家門到戶外運動,也為他獻上祝福歌,祝福他無量壽福、平安吉祥。爺爺非常感動,久久講不出話來,他興奮得拿出一疊大陸家人的照片分享;道別時,他依依不捨地說:「你們記得要常來啊!」

陳淑琴肯定志工長期的關懷陪伴,獲得老人家全然的信任,看到這麼開心的老人家,也很開心!學員蕭唐感恩此行難得的學習,回去後要更加孝順父母。
志工與醫護一行人為林爺爺獻上祝福歌,祝福老人家無量壽福,平安吉祥。(攝影者:陳鴻鈞,地點:臺北萬華區,日期:2014/09/14)

獨居長者 另一種學習

另一位獨居長者李爺爺的居家環境就沒有這麼好,患有攝護腺癌及嚴重重聽九十歲的李爺爺,住在五坪大的房子,家中擺設凌亂;太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因體重過重不良於行,數次跌倒導致髖關節及雙腿嚴重受損,目前居住在安養院。

李爺爺育有五女一男,除了一個女兒住臺北偶爾來探望,其他子女散居各地較少聯絡;天性樂觀的他,不曾埋怨過子女,見到學員們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孫女一般。

在臺北慈濟醫院服務多年的護理長陳依琳,除擔心這些獨自生活的長者,在電器用品上的使用安全,也體會對父母要好好的孝順;護理師藍楷芳不捨老人家居住處狹窄,進出不便,也體會要多陪伴父母親;參加過慈青社的護理師曾婷鈺,有很多慈濟營隊活動經驗,第一次參與獨老關懷,體會到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重要的是別讓父母親操心,因為行善行孝不能等。

另一條訪視路線由護理長林思吟,和護理部四位學員羅雅琪、吳庭瑋、邱靖軒、陳宥伶,由志工林小燕、社工林姿伶,帶領至獨居長者孫爺爺家。2010年志工開始定期關懷七十八歲的孫爺爺,他是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的獨居老人。前年(2012年)與去年都因半夜起床如廁而跌倒,經評估後要幫長者安裝小夜燈,並在廚房或浴室門口裝止滑墊,並把床位加高。

學員分工把斷了一支腳的電視櫃整理搬出,換了一個新的電視櫃;更合力將床墊搬起,架上新增的木頭床板後,再合力將棉被、枕頭放回原位。學員們攙扶著爺爺試坐增高後的床位,他感到很滿意,也很感謝大家的合力協助。

林思吟細心關懷孫爺爺身體的狀況,仔細檢視處方及藥品,詢問用藥的狀況及拿藥細節,提醒注意事項。「老人要的是關心、問候,是陪伴和關懷;而不是只是給他錢。」在醫院時林思吟早上巡房的時候,常以話家常的方式問候:「昨天睡的好不好啊!隔壁床的有沒有吵到您啊!還有沒有那裏不舒服啊!」她表示,其實老人與病人更需要的是關懷。

天下一家親 感恩尊重愛

大家齊唱〈無量壽福〉祝福李爺爺身體健康平安,令他感到無比喜悅。(攝影者:許素貞,地點:臺北萬華區,日期:2014/09/14)
「不是自己一個人,即使哭了也有人陪伴。」學員邱靖瑋說出自己進入慈院上班的感覺,慈濟就像一家人一樣,會互相關心。這次的訪視,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和老人或病人對話,也看到志工都很用心對待關懷老人。

迎新傳愛新人營關懷獨居長者的行程,表面上看似去關懷老人,實際上是讓學員真正體驗與學習,除了感恩尊重愛之外,言行舉止要有慈濟人文,對年輕的護理人員未來在醫院服務大眾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學員也將細心的關懷與感動,彼此分享觀摩。

踏出醫院,走入居家關懷,醫病一家親。學員經由這次的居家關懷行,除了能帶給案家溫暖的關懷與衛教諮詢,志工也期許能將這分大愛延續到學員的親人,進而擴大到慈濟的醫療志業服務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佳霏、許翔善、蔡文紋 臺北報導 2014/09/14)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