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穀公會愛心米 志工忙發放

2009-07-11   | 人文真善美志工
貨車隨車員詹福壽說:「看電視覺得慈濟人都會搶著要做好事,結果不出所料,每個人都搶著搬米,想趕緊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攝影:藍忠信
台灣米穀公會2009年「台灣新米季」推廣活動,以「存好心、送好米」為主題,發揮企業關懷社會之良能,彙集國內各地米商共捐贈十二萬餘公斤米糧,希望透過慈濟基金會轉贈給需要協助之弱勢族群或機構,以帶動美善的循環。北區於7月4日及8月1日早上在三峽園區分發各區。

7月4日,北區40個區各派代表領回,送交給當區照顧戶、長期關懷機構,發出二萬五千公斤愛心米,有土城及樹林、三峽四十多位志工參與協助分發。

負責本日分發的聯絡窗口詹龍禎表示,是在6月底左右接到相關訊息,接著通知米廠開始包裝並準備出貨。詹龍禎很感恩的說:「在這樣經濟不景氣的情形之下,很多人的生計真的有些問題,很感恩米穀公會的成員捐贈這些稻米,讓這些弱勢團體每個人都有一口飯吃,這樣的善心善舉真的很感動。」


貨車員:慈濟人都搶著做好事,我好輕鬆。

「這一次出任務,我覺得應該會很好玩,因為看電視覺得慈濟人都會搶著做好事,結果真的不出所料!每個人都搶著搬米,想趕緊送給需要幫助的人。」隨車捆工詹福壽還笑稱自己是「睏工」,昨天下午三點半就將米疊上車,晚上和司機共三人,八、九點從雲林縣元長鄉出發,清晨三點多抵達園區,還誤把小佛堂當成小木屋,安穩地睡了一覺。

詹福壽平常有時間會看大愛電視台,「大愛會客室」是必看節目,他分享:「因為是真人及演員的互動,所以喜歡看,從這些故事當中讓我變得乖一點,臉也變得比較好看,覺得自己比較沒有暴戾之氣;以前只要做得不開心就轉頭離開,甚至有時候會兩、三天沒回家;自從看了大愛台之後,覺得還是家人比較好,變得不會跟老媽子鬥嘴,跟家裡互動也比較好。」

第一次的愛心米分發,四十個區志工有的開環保車,有的開轎車或休旅車來載回;在志工們合心協力的努力下,一個多小時就完成分發任務;接著是社區志工愛的接力,將愛心米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使他們可以享用這些結合眾人愛心的米糧。


米穀公會捐白米給慈濟 彰化志工忙分送

每年的新米從屏東開始往北收割,5月9日台灣省米穀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在屏東東港今年首次辦「台灣新米季」,舉辦新米發表會,米穀公會也發動募捐白米關懷弱勢活動,捐贈白米給慈濟功德會。

6月20日,彰化縣二林區慈濟志工一領到米穀公會捐贈的白米,便立即共同攜手分送出來,把一個個的愛心傳送到大家手中。

接近九點十分時,一輛輛的車開進二林鎮喜樂保育院,志工依序入院區,林副院長玉嫦女士,滿臉笑容迎面來,歡迎大家的蒞臨並感謝慈濟多年來對院童的付出與關懷。致贈120包米糧,白米捐贈儀式後,總務副院長 洪萬富 先生,特別送上一張感謝狀,以表達對慈濟的謝意與敬意,由志工張順良師兄代為接受,並與志工等人合影留念。

洪副院長概述:二林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阿嬤,1964年從美國來到埔里,又從埔里搬到二林,住進新蓋好的一層樓的小醫院,也就是現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那年阿嬤50歲。阿嬤於2007年4月26日在台去世。1970年5月正式立案定名為「彰化縣私立基督教喜樂保育院」,1979年9月遷入現址,目前托育養護三歲至十五歲發展遲緩、智能障礙及多重障礙兒童,教育、輔導、訓練等相關服務。1997年3月,成立喜樂保育院的分院「喜樂養護中心」,招收十五歲以上重度、極重度智障成人、老人以及失智院民,有240位院生受照顧。

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總務副院長洪萬富先生,致贈感謝狀表達對慈濟的謝意與敬意,由張順良師兄代表接受。攝影:王錦源
慈濟志工接著來到淨心康復之家,一句句「大家好」問候聲此起彼落,看到志工到來,「住民」們僵硬的臉漸漸軟化,慢慢地布滿了笑容。在與志工的互動中感受到溫暖。此刻雙方的互動,傳遞的溫暖,不但滋潤了「住民」的心,更是志工堅持發放的動力。 淨心康復之家為精神障礙長期收容機構,2007年3月成立於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四周是很荒涼的,幾乎是被一大片的農地所包圍。由執行長 方永琇 先生的介紹中,可以得知要這樣的經營很不容易,現在已有簡單的「產業治療」(註附註:「產業治療」是淨心康復之家,藉由從事有機農場活動,讓住民早日康復的一種心靈治療方法。)提供給「住民」活動。

一包包 五公斤 的白米,在慈濟志工與住民共同攜手下,搬卸下來,每個人笑容露在臉上,希望今天的高興,能延續到每日天天歡喜。

撰文:康雅玲、賴春薇、胡雪芳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