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慈青與慈幼 原住民村送愛

2009-04-04   | 慈濟基金會
在慈青的陪伴下,幼教小朋友與孩子圍在臉盆旁學習刷牙。攝影:李詩蕾
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大喜班導師馬永珍邀請牙科黃月吉醫師,於2009年3月24日親臨課堂,教導孩子們有關牙齒的資訊。座位上,小朋友瞪大眼睛仔細聆聽,拿起牙刷認真學習刷牙的步驟,以便於下週末當起「小老師」,和慈青哥哥姊姊們一起到馬六甲直望原住民村教導村童刷牙去!

生命教育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見到人要打招呼。」

4月4日早晨,直望原住民村外傳來朗聲,大喜班十一位四歲小孩在永珍老師及慈青哥哥姊姊的陪伴下,複習此趟送愛之旅的靜思語。

「老師… 這地方很骯髒!」小朋友在志工的帶領下參觀村落,眼見處處蒼蠅成群,姚慶源小朋友不禁嘀咕道。

「要尊重別人哦,不能說傷害別人的話。」老師隨機教育。

「他們用的水不乾淨,我們有乾淨的水使用,所以不能浪費。」經老師提醒,黃慧瑩隨即領悟惜水的道理。

由幾根木杆和鋅片組成的棚子,加上一些破舊的炊具,小朋友簡直無法相信這就是所謂的「廚房」。簡陋的屋子和不完善的居家設備,孩子們也從中體會自家的溫暖 。如此的環境頓時成了班導師隨處教育的教材,不僅開拓孩子的視野,還啟發孩子的善念及生活禮節,更灌輸小孩以惜福愛物的觀念珍惜地球資源。


泉流始於滴水

幼教班孩子紛紛將結緣品─牙刷、牙膏及面巾發給村童,隨後便在臉盆旁圍起圈圈,開始「上課」!

「多吃糖果,損壞牙齒;牙齒乾淨,人人喜歡;牙齒骯髒,人人遠離…」拿起牙齒的模型示範刷牙步驟,馬來語的刷牙口訣隨即朗朗上口,孩子多用心背誦、終得成果。

向來衛生觀念欠佳的村落,村裡大小孩自然也無視刷牙的重要性,透過今天的交流,除了提升村童的衛生觀,幼教小孩也獲益不淺。

他們從課堂學習新詞彙、聆聽牙科醫師授課、複習靜思語 、背誦馬來語口訣直到進入村落目睹原住民的困苦而發現自己的幸福,「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深深地烙印在孩子心中,體會能付出愛心便是福。

「感恩爸爸媽媽給我乾淨的衣服、屋子。」從原住民村回到幼教中心,戴奕陽抱著母親說。愛與善的教育像清淨無染的一滴水,在日積月累中塑造孩子往後優良的品格,啟動善的共振。


攝影:李詩蕾
見苦知福啟發善念

「很難想象現在仍有這麼落後的地方存在呢!」因不放心身體欠佳的女兒而自願隨行的楊雪萍,對原住民居住的環境感到驚訝不已。她原是抱持陪伴的心態而來,卻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個世界」。

看著孩子們因炎熱的天氣而漲紅臉蛋,還得忍受蚊蟲的叮咬,楊雪萍的眼裡盡是不捨。「很心疼孩子,但還是認同這樣的教育方式,唯有看見別人的苦,孩子才學會惜福。」楊雪萍補充道。

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導師以結合知識與實際體驗的課程方式,教導孩子運用知識發揮助人的良能,教育孩子處於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忘為別人創造幸福,讓世界在人與人的互助之間散發祥和氣息!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