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老阿嬤惜身障志工 相互膚慰樂施忘苦

2009-04-19   | Juniwati Huang
攝影者:Juniwati Huang
一位年邁的婦人坐在屋前的椅子上,兩眼無神地望著前方。當慈濟人的腳步,踏上了北雅加達打那美拉(Tanah Merah)組屋L區時,這位年邁的阿嬤,遠遠看到慈濟人的身影,高興地揮動著手,蒼老的臉上現出了笑容。處理此醫療個案的阿賢師姊(Asien)及其他慈濟志工走向阿嬤,揮手高喊著「阿嬤!阿嬤!」到阿嬤跟前時,志工一一自我介紹,並溫柔地親吻阿嬤的手背。


孤老無依景淒涼

2009年4月19日這天早上,阿嬤哽咽的語音及含淚的眼,牽動在抽搐的臉上。志工關心地問阿嬤為何悲從中來?是什麼事令她難過?她以別具一格的華語回答說:「我不是難過,而是感動。」曾經在台灣生活了十年的阿嬤,以華語混雜著台語表達心中的感動;深長的嗚咽,讓志工既心疼又不捨。他們跪地圍繞在阿嬤身邊,輕輕用手膚慰來平復她激動的心情。

陳阿嬤六十一歲的年齡,還可從臉上的皺紋裡,看到被歲月磨蝕掉的美麗面孔。

阿嬤及其丈夫阿雄(Asiong) ,就住在只有一房一浴室的組屋裡,沒生下一男半女。阿雄是她第五任丈夫,自從夫婦倆從台灣回來後就開始創業,生活過得正常,直到半年前阿嬤忽然中風,雙腳癱瘓、無法行走;同時事業遭遇失敗,負債者不負責任,就這樣一走了之。

由於無法接受妻子中風及事業失敗的事實,阿雄得了精神抑鬱症。這位生長於台灣的阿雄,在印尼無法用印尼語與人溝通,與台灣的親戚又已斷絕關係;阿嬤與前夫所生的三個孩子,也沒再跟阿嬤聯繫。在這情形下,沒有親戚朋友的幫助與支持,使阿雄面對的壓力變得更加沉重。

「當師兄、師姊第一次訪視他們的時候,屋子裡黑漆漆一片,整個房間充滿惡臭。阿雄留著長髮、長滿鬍鬚,而且自言自語。當時阿嬤躺在地上,到處都是排泄物,發出陣陣惡臭。」阿賢師姊轉述瑪玲達師姊首次來訪視時說的話:「因為沒有支付電費,所以電源也被截斷。」

從周莉師姊(Joli)得到這個案訊息後,慈濟志工馬上對這他們進行關懷。阿賢和瑪玲達師姊,每週一都會帶阿嬤去北雅加達百路意(Pluit) 阿瑪再也醫院(RS Atmajaya)就醫及做物理治療。而阿雄本身曾經在西雅加達‧葛落勾(Grogol)精神病院,接受一週的治療。兩人康復後,也受到慈濟生活上的補助。

現在阿嬤身體還很虛弱,但已經可以扶杖行走,阿雄也定期得到精神障礙醫療的援助。


 
志工身殘長者憐

面對阿嬤的關懷,身體不健全的歐卡安慰阿嬤說:「阿嬤,你不要難過,我來這裡是要安慰您的。」攝影者:Juniwati Huang
當阿賢師姊看到桌上還有剩餘的食物時,阿嬤高聲地說:「阿雄習慣不把食物吃完;因為他說如果把它吃完,就再也沒有食物了。」阿雄確有不把食物吃完的壞習慣,因為怕明天再也沒有食物可吃;但是最終,還是浪費了食物。剛開始,阿雄每天以泡麵渡過每一餐,後來造成營養不良;直到有一天阿嬤變得肥胖,醫生禁止她吃飯及麵食,因為會導致她雙腳無力。根據醫生指示,慈濟人便替他們訂了便當。

由於阿嬤雙腳癱瘓,家裡的事都由阿雄以有限的能力來處理。他們平時睡在一塊木板床上,沒使用褥子。以前使用的褥子,因阿嬤時常尿床已臭爛不堪。而在清洗碗盤時,阿雄都不使用洗碗劑;因此,整個房子都沒整理乾淨。慈濟志工便在訪視當天,幫忙清理打掃。

阿嬤流著眼淚,難過地說:「我的孩子有的在巴淡島,也有在香港的;但是,都不曾來看過我,你們真的很好。」慈濟志工的關懷,確實帶給阿嬤許多安慰;除了身體上的照顧,還有心靈上的溫暖。阿賢師姊表示,阿嬤有時候也會嘮叨,有點囉嗦。可是,她把阿嬤當自己的長輩看待。她說:「我自己已經沒父母了,所以就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來照顧。」

當阿嬤看到雙手殘障的歐卡師姊(Oka) 時,她哭了;因為心生憐憫,她流著淚安慰歐卡師姊說:「不要難過。」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在安慰自己的孩子。阿嬤撫摸著歐卡師姊的手,一再地安慰她不要因此而感到自卑。幾位志工對阿嬤說:「阿嬤不用擔心歐卡,因為她很獨立,也能接受已成的事實。」

阿嬤聽了後比較安心。歐卡也安慰阿嬤說:「阿嬤,你不要難過,我來這裡是要安慰您的。」聊了一陣子,阿嬤問歐卡師姊是否有交往的男友,當知道歐卡未有對象時,阿嬤請其他志工幫忙翻成印尼語說:「請告訴她,她很漂亮,一定可以找到好的對象。」於是,兩人就如母女一樣互相安慰。阿嬤在困苦中,還能體會別人的苦,給予愛心的膚慰。


有心就能付出愛

雖然很高興慈濟志工的關懷,但也希望志工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阿嬤以斷斷續續的印尼語說:「如果你們經常來這裡,沒去工作,老闆會不高興的。」

她發心要回報慈濟給予的援助,想要當志工;可是,由於行動不方便,所以未能實現所發的願。志工也告訴她,有了這份心意,就代表已打開了要付出愛的心。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孝順父母,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行善的機會;況且,也不是每個有心行善的人,都有能力。除了感恩現在所擁有的福報,阿嬤及阿雄的人生故事也提醒我們,證嚴上人靜思語所說的: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那就是行善與行孝。因此,在關懷活動裡,我們不僅是付出,而且也有收獲,這就叫能捨才能得。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