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45周年發放 照顧戶由迷轉悟

2011-04-28   | 葉又華
現已領有乙級廚師執照的劉先生,因參與社區舉辦的《水懺》共修讀書會,多有體悟,特地於發放時與眾人分享自己由迷轉悟的故事。(攝影者:楊寶月,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1/04/28)
每年農曆3月24日是慈濟的周年慶,靜思精舍裡匯集了海內外慈濟人,熱鬧一時。除了朝山禮拜之外,另有十九個國家地區、一百二十八個分支會連絡點同步連線禮拜《藥師經》。同時也進行照顧戶的物資發放、義診和義剪。

歡喜付出不嫌累

「來喔!師兄、師姊,剪頭髮喔!」髮捲、剃髮刀等理髮用具擺滿了長桌。手上的剪刀俐落地在髮際間遊走,「我們來,就是要讓你門面亮麗啦!」慈濟志工對前來剪髮的原住民阿嬤說道。

「常常就是搭夜車來,剪一整天,再搭下午的車回去,一整天都好開心喔!」剪髮的志工除了來自花蓮本地的專業美髮師,還有二十多位專程從台北前來與照顧戶們結緣,為了今天到花蓮義剪,二十多位美髮師前一天搭夜車到花蓮。

台北二十多位美髮師,於發放前一天搭夜車到花蓮,就是為了參加義剪活動。雖然是搭夜車來,卻一點都不覺得累。(攝影者:許榮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1/04/26)
台北大安區慈濟委員羅富美是個家庭主婦,到美髮店剪頭髮時不忘慈濟人「說慈濟」的本份。在她熱情招呼之下,理髮師們互相邀約,即使有些人會認識「雷師姊」,只因為她是客人的朋友。爾後,義剪成了理髮師們的固定「行程」,有些理髮師也因此投入社區志工,進而成為慈濟委員。

台北慈濟委員林桂香見義剪都以理髮為主,於是把自己挽面的看家本領也搬了出來,每個發放日都可看見她出現在義剪現場,為前來的會眾挽面。

專業良能親實證

義診的現場,除了家醫科醫生駐診外,還有幾位即將在今年暑假,成為正式護理人員的慈濟技術學院護理學系學生。

護生平日實習的場域多半是在醫院裡,可以在問診前透過病例表了解病人。「義診的現場必須直接與民眾互動,溝通時就得別具耐心,若是遇到高血壓的民眾也就順便進行衛教。第二次參與義診、即將畢業的蔡佳惠說,這是實習生涯中頗為特別的經驗。
義診現場必須直接與民眾互動,溝通時就得別具耐心,若是遇到高血壓的民眾也就順便進行衛教,給了即將成為護理人員的技術學院實習生最佳體驗。(攝影者:楊寶月,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1/04/26)

懺悔慚愧喜佈施

證嚴上人呼籲大懺悔之際,社區裡的讀書會也開始進行《水懺》導讀。照顧戶劉先生向眾人分享自己由迷轉悟的故事。

過去意氣風發時,他在三十多歲就擁有了一輛賓士汽車,但遇無常讓他頓時失去了一大筆錢,經濟由雲端墜入谷底,除了藉酒澆愁也數度想自殺。所幸遇上了慈濟志工,在志工的陪伴以及參與讀書會之際,他從書中體悟人生。

《人有二十難》中寫到「貧窮布施難」,他於是翻找字典尋找何謂「布施」之意。頓失所有、大起大落的心境逐漸平靜,他發願每天至少布施一塊錢。他說:「我在裡頭懂了什麼是『大愛』,那超越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如今已領有乙級廚師執照,不必再像以前只能領鐘點費、時薪,造成生活的不穩定。」社工邱妙儒開心地述說劉先生的現況。

走過生命低谷思回饋

脊椎損傷的林先生是太魯閣族的原住民,已經不再是照顧戶身分的他,感恩慈濟志工的協助,讓他走出生命幽谷,特地前來分享內心的感謝。
發放當天,同時也是慈濟四十五周年慶,靜思精舍席開204桌,每桌皆有二位慈濟志工像家人般,接待與陪伴照顧戶用餐。(攝影者:許榮輝,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1/04/26)

坐著輪椅,拿起麥克風顯得靦腆,他說自己不善言詞,談到自己過去三十年在病痛中,受到慈濟志工的關懷頓時語帶哽咽,最困頓的日子裡他藉酒澆愁,好幾次想結束生命。

志工老兵顏惠美接過他手上的麥克風,為他繼續說到,有一回接到林先生喝醉了想自殺的電話,原來林先生想推著自己的輪椅往馬路上撞去。顏惠美驚嚇之餘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只好告訴他:「等一下,你慢一點喔!」一面趕緊找當地的修女幫忙。

顏惠美說,熬過困頓的歲月,林先生最摯愛的女兒如今已是專業社工,林先生本人則從事石雕創作,曾經得過石雕比賽第二名。聽聞至此,台下眾人響起熱烈的掌聲,只見木訥的林先生綻開了容光煥發的微笑。

上人在禮拜藥師經後開示,除了回溯克難慈濟功德會草創之初的情形,也提及「東方琉璃表示光明,能治天下眾生病」,即是《藥師經》的精神;並說到人多意念就多,貪念也多;人與人之間遂彼此對立、造業,生命若要寬、要深就必需有覺悟,如此的生命才會有價值,也才能成為彼此的貴人。【更詳盡報導 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葉又華 花蓮報導2011/04/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