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難教室住六年 終有新家

2012-02-21   | 楊美燁
工地朋友用心的綁紮地坪鋼筋,準備澆置混泥土。(攝影者:蘇錄山,地點:屏東九棚國小,日期:2012/01/17)
「借住在學校實在是非常的不方便,剛住進時蚊子像轟炸機一樣吵得難以入眠,後來鄉公所加裝了紗窗,是改善了,但是冬天夜晚睡在教室裡非常的冷。」寄居在避難教室六年的姚財原,無奈與委屈溢於言表。他們不是一群被遺忘的海棠颱風受災戶,而是因為他們的家園是自然生態保護園區,無法就地重建。

廢校重建 居民新家

面積13.419平方公里的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風景優美,村內有南仁湖與南仁山自然生態保護區,區內超過一千二百多種植物,被全世界研究熱帶林的科學家們稱之為「樹的聯合國」。另外爬蟲、哺乳、兩棲類也相當豐富。更有面積達200餘公頃的九棚大沙漠、南仁山矮人石厝遺址、九棚白沙海灘、九棚灣島的萬丈深坑瀑布,這裡更有許多大大小小狀奇特的豆腐岩,是地質學家研究地質的「地質天堂」。

2005年海棠颱風夾帶強大豪雨來襲,淘空屏東恆春楓港橋南端的路基,七萬餘人口的恆春半島頓時成為孤島。當時滿州鄉港仔村也因受海棠颱風豪雨的侵襲,山壁坍塌、土石壓垮了十餘戶民宅,受災戶被安置住在廢棄的九棚國小教室裡,至今已六年多。

2011年屏東地區慈濟志工發現了他們生活的窘境,提報慈濟基金會興建大愛屋獲准,於是在廢棄的九棚國小舊址重建,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總計興建十九戶,供十八戶鄉親入住,其中一戶則做為活動中心使用,預計五月底可完工。

有人關心 大大福報

姚財原說,「做夢都沒想過慈濟會蓋永久屋,讓我們有個家可居住,竟然有人沒有將我們遺忘,讓我覺得自己實在福報太大了。」(攝影者:蘇錄山,地點:屏東九棚國小,日期:2012/01/17)
放眼九棚村,整個村莊就只有一條斜坡路,附近稀稀落落地散布着幾間房舍,只要站在斜坡上就可知道有誰出入村莊。

這裡本來就人煙稀少,加上年輕人出外工作,走在路上,許久才會有人從你身邊經過,然後會親切的問你:「你從哪裡來的?你要去哪裡?」因為他知道你是從外地來的訪客。

「借住在學校實在是非常的不方便,剛住進時蚊子像轟炸機一樣吵得難以入眠,後來鄉公所加裝了紗窗,是改善了,但是冬天夜晚睡在教室裡非常的冷。」今年六十一歲、原本住在港仔村的姚財原,當初也是借住在學校的受災居民,現在則是和母親在附近租房子住。述及借住學校六年多的情景,斗大的淚水從姚財原的臉龐潸然滑落。

這幾年來,陸續有機關團體來關懷他們居住的問題,但是都沒有下文;然而,遇到這麼大的災難,大家都平安幸存,已經很感謝老天的疼惜了,姚財原說,「做夢都沒想過慈濟會蓋永久屋,讓他們有個家可居住,竟然有人沒有將我們遺忘,讓我覺得自己實在福報太大了。」說到此時,他臉上的淚水交織著笑容。

轉悲為喜 無限感恩

因原教室要改建成大愛屋,原本住在教室的受災鄉親們,有些只好在外租房子,有些則暫住親戚家,尚有一位入住戶姚陳初枝,目前仍與兒子住在學校一棟二樓宿舍裡。

姚陳初枝(左)回憶起住了好幾代的老家被土石掩埋,心中無限的感傷與無奈。(攝影者:蘇錄山,地點:屏東九棚國小,日期:2012/01/17)
姚陳初枝原本也住在港子村,老家的後山幾百年來從未有過土石流或山崩,山崩那天幸好兒子機警,全家先行撤退,住進已出嫁的女兒家。她雖慶幸大家皆平安,但回憶起住了好幾代的老家被土石掩埋,心中無限的感傷與無奈。

今年六十八歲的姚陳初枝身體還很健康,平時仍會隨漁船出海當漁工,然而今(2012)年雨季太長,船隻幾乎沒出海。現在又適逢東北風旺盛季,海面風浪超強,她幾乎天天在家整理工地的資源回收。

長駐工地的黃鎮生表示,九棚大愛屋入住戶,大部份是住在靠港仔村西邊,海棠颱風來時,房子被土石流壓垮的受災戶。而且這裡地處偏鄉小村,白天和夜晚一樣的平靜,鄉親們都非常善良、可親。

如此寧靜而祥和的綠色大地,孕育出知足、善解的鄉親們,如今因為大愛屋的啟建,將重拾家庭的溫暖,這一切的喜悅雖無法用數字去衡量,但受災鄉親心裡所感受到的愛卻是無價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美燁 屏東恆春報導2012/01/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