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息觀心 莫空時日

2020-11-1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剛剛我還沒有出來之前,在樓上聽到臺上土耳其胡光中居士在分享,總是看到他,聽到聲音,就會回想到因緣不可思議呀!他是臺灣人,而且他的宗教信仰是很虔誠的回教徒,世代是很虔誠的回教徒……那為什麼跟佛教,還有跟我有這一分的緣呢?這是他與我有緣而對於慈濟,慈濟總是因為有他,我們可以在土耳其,真的是因緣不可思議。」
【證嚴上人11月11日下午北區授證暨歲末祝福開示】
「時間過得真快,我這兩天都一直感覺,時間為什麼一直都在我腦海中流失掉,都不覺得我到底來幾天了啦!今天一再聽到了:『師父,您已經是第六場了。』『有那麼多天了嗎?』『有啊!』我一直就跟他們說:『哪有啊?好像是兩、三天而已啊!』」
 
證嚴上人歲末行腳的步履來到新店靜思堂,11月11日下午主持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為新北市三重、蘆洲地區環保志工及榮譽董事等共一千二百六十人開示時,期勉眾人生命的價值來自於時間,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用得很紮實、把握因緣付出,才能創造生命的價值。
 
宗教無分清淨愛 殊勝因緣共拔苦
 
「剛剛我還沒有出來之前,在樓上聽到臺上土耳其胡光中居士在分享,總是看到他,聽到聲音,就會回想到因緣不可思議呀!他是臺灣人,而且他的宗教信仰是很虔誠的回教徒,世代是很虔誠的回教徒……那為什麼跟佛教,還有跟我有這一分的緣呢?這是他與我有緣而對於慈濟,慈濟總是因為有他,我們可以在土耳其,真的是因緣不可思議。」
 
上人讚歎胡光中為敘利亞難民孩童的付出,憶起五、六年前,當敘利亞一波接著一波的難民逃到土耳其,依規定不能在當地工作,但能讓七、八歲的孩子打工。胡光中心疼孩子的處境,承擔起這分改變孩子命運的使命。
 
「我們最好是讓他讀書,唯有讀書了,他們才有希望……期待有朝一日,他們還可以回故鄉去重建他們的家園。」上人指示要讓孩子脫離童年打童工養家的生活,「要讓他們讀書,就要讓他們的家庭有生活的依靠,所以我們除了讓孩子不要打工,幫助他們讀書,同時,要讓他們的家庭能有生活的來源。」
 
於是,在臺灣慈濟花蓮本會的支援下,由胡光中與土耳其志工,以及主麻教授共同承擔。 除了每個月發放,也提供義診醫療服務等,這分無量的愛,經過這麼多年,始終沒有間斷過。
 
「所幫助的人也難以計數,沒有辦法計算,總是一路陪伴,大大小小的孩子,或者是老少人這長期的病,長期他們都在照顧著。 所以人間菩薩,不一定什麼宗教,凡是宗教就是有愛,每一個宗教都有歷史的,而且國際間很有份量的宗教,一定是有它的道理。」
 
上人慈示,就如佛法歷經二千多年來,綿延流長的歷史,就是因為佛法的道理,是真正的佛陀的智慧,不論天文、地理,或是世間成、住、壞、空的道理,人類生、老、病、死的生理,都可以很細膩地去分析箇中的道理。可見宗教不是迷信,而且都有科技根據,都有它的哲理,還有人世間的心理,都是很明朗,很有價值的宗教。
 
涵融宇宙悟真諦 傳世經典深教化
 
上人提及胡光中曾前後送上人三本《可蘭經》(古蘭經),上人視若珍寶,尤其其中一本是印刷成書至今已有五百年歷史……「儘管很忙,還無法真正地走入《可蘭經》(古蘭經)的經典裡面去體會;談佛法我就比較能有把握了,如是我聞,我就可以如是我說。」
 
上人續言,「其實佛陀的經典,它不是注重在文字,佛陀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在人間,過去的二千多年前,佛陀說法的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人口也不多,整個印度,佛陀的時代還不到一億人口,現在是十多億,所以人口在這二千多年來,不斷這樣一倍一倍地成長。」
 
由此可見,不論是哪一個宗教,只要有經典,只要人類依循著經典,朝著教育、善的方向前進,每一個宗教都是可敬,都是祟高的。
 
「佛法,它的開始進展,它的範圍並不大,從印度來到中國,中國要去取經,西行取經,大家都知道(唐)三藏西行取經,但是不知道從經典,從印度去取經回來。老實說在印度,佛法並不普遍,因為印度原來的信仰都已經很複雜,九十多種的信仰,宗教很複雜。佛法在二千多年前開始了,有很多的外道教,不是佛教,原來既有的很多複雜的宗教,開始就會打壓佛陀,(因為)那等於是一個新的宗教又產生了。」
 
佛陀未成佛之前,就有別於其他的青少年,他的思想、理念是超越人間的。他看見人間的苦難,對於生命升起強烈的探討意向。人生從何而來?從何而去?生命的源頭在哪裡?青少年時期的佛陀為了究竟人的根源,於是他離開皇宮,走入人群,發現很多疑惑不能理解,所以他下定決心,尋求將身心靜下來的方法。
 
「天地之間的道理,人間的生命的來源,他要靜靜地思維,所以叫做『靜思惟』,靜思惟就是『禪』。 要走入心靈很寂靜的境界,所以我們常常說靜寂清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靜寂清澄,那就是他的寂,他的心願就是涵蓋天地,叫做志玄虛漠。 他就是立定了心願,探究天地的真諦,那個真理,所以他就去探討。」
 
當佛陀慢慢把心完全靜下來,所有的煩惱境界就撥開了,連屏息呼吸,都能與天地的呼吸合而為一。
 
「佛陀的生命、呼吸是與宇宙合為一體,那這叫做大生命。 人間的生命要與宇宙會合成為大生命,意思也就說,天地萬物沒有絲毫脫離了佛陀的智慧境界,佛陀的腦海中,那種智慧絲毫都沒有脫離過。總而言之,愛的能量、智慧的細膩,這就是佛陀,他的身心的真諦,叫做『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個我生命呼吸間 分秒不懈盡良能
 
上人續言,「各位菩薩,這樣的境界何其開闊?這實在是無邊,無邊無際,無邊際可去測量,所以這就是天地宇宙間。」
 
言及境界的開闊,上人憶起昨日(11/10)來訪的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的創辦人劉若瑀與該團擊鼓指導黃誌群。今年(2020)8月間,優人神鼓在花蓮靜思堂曾做精采的表演。
 
「表演的地方不是在我們靜思堂的舞臺上,他們就是那樣簡單,就在靜思堂的外面廣場裡,他們就這樣地簡單布置,以我們的銅門做為他們的背景,用燈光來顯示這樣的舞臺上,等於是我們靜思堂的銅門外面就是他們的舞臺……我在精舍,就是視訊傳回精舍,真正地很攝心、很攝心。一邊看,我不把他們當成在演戲,我看到的是修行者的功夫,他們分分寸寸都是真功夫,很感動。」
 
上人將優人神鼓的表演視為修行,演出者在舉手投足間,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得很有道氣,簡單的幾句臺詞——「我、我看見一道光,我、看見了我,我看見我。」震攝全場觀眾的心。
 
「在這一場,我真正地佩服,『我』,就是那樣簡單的『我』,看他們的肢體,呼喚出來的『我』;還有那一道光,無量的『我』、『我』。我們天天不也都是在我、我、我中呢?你的『我』、我的『我』,人人脫離不了個『我』。」
 
上人分享,每天一大早,當一睜開眼睛,能看到周圍的一切,上人內心第一個念頭便是感恩。當下「我」看到了周圍的境界、「我」應該要活動、「我」要動一動筋骨、「我」要靜一靜下來,好好地思考「我」。
 
「我的呼吸,我從一個我,「一」開始,不斷地數字,不斷地數、數息觀,不是吃的素食,是喘氣的數息,算、算我喘多少氣,從一呼一吸開始,從一開始,對跟著我的呼吸數著它的數字;同樣這一回我要到臺北,從花蓮一上車,我開始也是在算。總而言之,人啊!都有我,『我』還可以算出了多少數字?」
 
上人進一步詮釋,「科技要發達,數字、數據很重要,哪怕是飛機在飛,分秒都不能差,不管它路途多遙遠,它在海闊天空上飛,它的分秒也不能偏差。總是我們的人世間,都是在這個分秒間,飛秒,這種的飛秒,這麼一絲、絲毫的時間,都是成就我們的一切,所以我們要很重視時間。」
 
時間不要浪費,那麼,時間要用在哪裡?上人開示,「要用在生命,因為我有生命,我才能去付出,為什麼付出?是為自己付出嗎?自己太孤單了,自己只是一個孤單的數據,應該要投入無量無量的數字,才能發揮生命的價值。」
 
怨念濁氣釀災惡 唯愛弭災庇眾生
 
值此時刻,正要登陸菲律賓的梵高颱風,結構結實,強度正在加強中,風雨也逐漸加大。上人在行腳期間仍心繫於此,關注著菲律賓志工回報的颱風動態。有感於天災頻傳,上人再再呼籲人人以愛弭災,而且要將愛擴及一切。
 
「我們要製造一個完整的愛,為這樣的天災,要發心立願、要齋戒,要持齋、要守戒,守戒就是戒殺,我們持齋那就是素食,這才是真正那個虔誠的心,才有表達出來,要不然我們一方面說我們要發揮愛來救度眾生,其實一天光是一秒鐘,就要殺掉了二四四三(指因葷食而殺害的生命數量),這種的傷殺都是為了口欲。」
 
上人舉例,馬來西亞有位企業家兩年前要為兒子結婚辦喜宴,兒子堅持辦素食,這才是真正的祝福。
 
「父親還有兒子都來花蓮,跟我說,他們結婚可能要百多桌,因為他們大企業家要請的人有千多人。我說千多人要在飯店辦桌,這可能會辦得很豐富,不知道桌上有多少的生靈擺在桌子上面。那兒子聽到就說:『這樣我來負責。』他要負責的就是跟大家說,我的喜宴你們若要來參加,都素食。我是辦喜事,我不是辦喪事,所以不要把屍體擺在桌上。所以他跟他父親說,他發出了喜帖,他做了這樣的決定,回來跟我說,我很歡喜祝福他。」
 
上人真誠祝福這對新人,讚歎他們很有勇氣,讓喜宴辦得很圓滿。藉此勉眾,「只要有心,絕對做得到,好事沒有做不到的事,請大家要有信心。我們過去所造的,我們現在累積的福,一年過一年,希望人人永遠永遠健健康康。年歲是會增加,不斷地在增加,時間,我們要不斷,要好好把握。每一秒鐘可以成就很多好事,不要放棄。」
 
語末,上人特別指出,「今年的紅包很特殊,是宇宙(大)覺者,意思是我們人人跳脫世間很多的貪欲,人人可成佛,人人與宇宙長存,與宇宙同一個時間,我們在宇宙之間呼吸,我們珍惜它,愛護它,為天下而付出,多造福。」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