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識種 緣善萌福
2021-10-05 | 慈濟基金會「人在生命中的場合,如一條大江的水,不斷不斷地從高而往下奔流,沒有停歇;同樣,人的生命就是這樣不斷地流逝過去,但是累積的下面的湖泊,也是隨著水而漲高。」
證嚴上人於10月5日志工早會中開示,生命裡的一切都經由時間來累積,自種福田,自得福緣,唯有回歸清淨自然的本性,平等對待天地之間的萬物生命與物命,才是息災止厄的靈方妙藥。
晶瑩童心不染塵 八識田中清淨智
花蓮靜思精舍偶有志工會帶自家兒孫一起來當志工,上人引一位郭宜年小菩薩在精舍出坡、生活的型態,提醒人人都有清淨本性。
「我們聽到了孩子的聲音,這二、三天來,好嘹亮,那麼小,宜年,他才三歲,他發起了聲音很清淨無染。每天的早晨,要走進了餐廳,遠遠就會看見小小的身影,那這白白的衣服,深藍色的小褲子,在媽媽的手牽著。他看到了遠遠的走廊的那一邊,看到師公,他遠遠就準備了,雙手合十。好可愛!」
上人與郭宜年小菩薩互動,詢問他在精舍的作息,讚歎他小小年紀,就已能如修行人一般參加早課與晚課,且在精舍主堂裡也能安靜地隨大人行儀,聽上人開示。
「看到了他早上也會跟大家很有秩序地進來,他也要找一個位置,同樣有規矩。早上就跟我說:『師公,我有聽你的法。』我問他說:『聽清楚嗎?很清楚了解嗎?』『了解。』他真的是聽清楚,真的是了解,總是會用心,會多用心。孩子他的用心,我都也很期待。據說,他也會跟大家一起要寫筆記。總是,我就會心裡問著這個孩子,是哪一位精進菩薩回來的?他的意識田中,他的記憶總是在過去很精進,應該也是時常回來做早課,跟精舍一同生活的修行者,這個孩子,他的記憶清晰,一點就通。」
上人講解人身意識的作用。眼耳鼻舌身是人的「五根」,會接收外界的動靜,加上「意識」合為六識。
「菩薩,要憑著我們的意識,要用心,學無止盡,他就是這樣可愛。總是,我們要記得修行,從五根、六識,好好地分別。是、非,對的事要用心吸收,七識好好地思考,八識好好地藏著。看聽、要入心、入記憶的裡面,所以我常常說要多用心。」
隨分隨力聚福慧 濟濟愛心祈祥和
慈濟基金會認購五百萬劑BNT新冠肺炎疫苗,無償捐給政府統籌來為民眾施打,提升防疫防護,疫苗所費不貲,全球志工們為減輕上人負擔,自發地透過各種方式募心募愛。
「就如我們醫院畫面所看到,醫院院長率領啟動大家來發心,院長、副院長這幾天發大心,那一百萬、一百萬的(捐款),我就說:『不可以勉強哦!』院長都說:『師父,這就是大家盡心力的時刻。』很感動!還有我們的同仁都是紛紛發心。平常是點滴,這一波都是發大心,用種種方式,也有慈濟人除了發心捐這疫苗,還要做各種的義賣去賣,去菩薩招生,去啟動人人發大心。」
不論捐款多寡,點點滴滴都累積在慈濟功德海中,成就豐沛的愛心能量;從個人來看,這點點滴滴是個人隨分隨力,為自己種下福慧種子。
「人人啟動一念心,來祈福多造福,這分的虔誠,點滴付出。我們要消災免難,要平時要點滴累積行善,這叫做造福業、造善業,造善、造福,那就是消弭災難的一個靈方,這就是祈求平安。」
一念心就如一顆種子,種子要發芽茁壯,需要種種因緣會合。
「這福田,時常都說一生無量,你種樹也是從一粒種子,多種子是多樹林,假如一粒、顆(種子)是一棵樹,十粒種子就十棵樹,多種子就是樹、叢林,這就是一定的道理,這叫做因果。但是緣,大地就是空間、太陽、水份,最重要是種子,但是種子沒有大地,它也再也長不出第二棵樹。一生無量,一粒稻米,那就是一稻一穗,名稱各不同,可是總是隨著這個名相,因緣種子成就了。大地五穀雜糧,大大小小都是各有因、各有緣、各有果,所以因、緣、果。」
素養慈心單純念 善因善果添正氣
因緣果報的真理,不僅是個人,天地間的種種無不依此法則在運作。
「最近我常說天氣、地氣、人氣。比如說我們有四季,春夏秋冬,它有一個時間的韻律,春這個時候,萬物興榮,這就是天氣;夏,開始會熱,這都有時間,季節、時間,那我把它換一個名詞,那叫做天氣;秋天的氣候,春天的氣候,這叫做氣,天氣。地氣,這一塊土地適合種什麼,那一塊土地有酸性,什麼樣的植物不能種等等,都有這樣的天氣、地氣。」
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如果氣息不調,生病了就有病氣。猶如《地藏經》中的鬼王,在因緣聚合之時,就會散播病菌。
「現在這個時候,眾生有這樣的業力,這種人間病氣會集合,所以散病鬼王無形無蹤,你看不到、摸不到,這叫做散病鬼王,到底他在哪裡,眾生有業力在哪裡,他就在哪裡。所以看不到、摸不著,要怎麼辦?我就說了,沒有藥,但是唯一的靈方妙藥,最近這一年多來就說素,一個字『素』,把心素養——素養就是說,清乾淨,不要骯髒。那個人的素養很好,很單純,那個人的素養很良善,不會有人說:『那個人的素養很惡。』素,就是表示單純,表示清淨。」
敬生護生愛初始 食事為大慎口欲
大哉教育,食事為大,雖然是一個人的口欲,卻牽動了人間。
「最近我一直都在提『食事為大』,要持齋茹素。這共同一個心念的虔誠,虔誠表示完整的愛心,我們要愛生、養生、放生、不要殺生,這才是真正愛心,愛自己生命健康,我們要愛護動物生命。萬物皆有佛性,萬物都是善,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用心。就如那個小孩,孩子這麼小,他的本性、佛性不少於我,他很純真,總是清淨無染。」
上人提醒,修行就是要回歸清淨本性,把本性之外受世間雜染,經六根六塵吸收而來的垢穢給清除掉。
「我們現在修行,就是要把一重一重、一層一層,骯髒一直去除。哪怕像那小孩拿掃帚,我們現在初發心,師父現在很用力在說,要相信人人本具有佛性,佛性就要回歸,佛性就要從修行開始,你要修行,要培養愛心,這一念愛心就要從護生開始,重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