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心清 道通路闊
2022-01-01 | 慈濟基金會2021年的最後一天,證嚴上人行腳到慈濟臺南靜思堂,與環保志工進行溫馨座,提及佛法講述眼、耳、鼻、舌、身的五根五塵,能接收外境事物,即便是小小的空間、簡單的草木,都能從中體會大自然的道裡。
眼根緣色見萬物 意識無染法清明
「其實師父真正是世界很窄,但是我的眼界卻也很寬。可以走的空間很窄,甚至每天都是在會客室裡,很少能夠走出去。那小小的空間給我,是一個很大的享受,最多就是那個小空間、小天井,有時候連那個小天井走出去的機會都沒有。不過,哪怕是坐在會客室裡,眼睛可以左右看一下,那種感受也是很深、很享受。因為一切的色相都是眼根去接觸,所以眼根緣色塵,這個眼(有)八百功德,只要沒有擋住的地方,它可以看得很遠。」
上人談及自己的眼睛視力退化,精舍中許多陳設雖然不一定看得清楚,但自然之美仍存在著。
「儘管這個時候年紀大了,自然法則,眼睛真正差很多,眼根總是沒有障礙物,卻是有自己障礙,(眼前)那種霧……雖然是霧,霧裡看花,好像是看到一層紗,紗透視的那個境也是很美;這種看到茫霧中,那個四四方方的小空間(靜思精舍上人會客室旁)也有砂石,這個砂石還是經過用耙子抓痕過,真正是很有法則,對我來看,那個紋路真正是有法的規則在,很乾淨。」
靜思精舍「自力耕生」,種有許多農作植栽,上人也對這些草木存有濃厚的感情。
「我就看這個藥草的花,真正是賞心悅目,看得很歡喜。我就出來走,站在那裡停下來,『看,這一盆叫做什麼名字?』現在聽一聽,馬上就忘了,隨師的(人員)就會為我補充這個名字,聽聽,聽過了就忘了——忘記有一個好處,每一天都有不認識它的新鮮,不認識它,後面(隨師者)就會為我介紹,要不然每一盆都記得,就沒有人可以為我介紹;所以介紹的人的講法也都不一樣,隨師(人員)常在換,他們都是輪流,所以也有新鮮感。」
自然法則下,上人的視力雖不若以往,仍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所以感恩一切。
「總是,人生多采多姿,這也是你們去幫我整理好,讓師父每天都有新鮮感,環境雖然不大,不過心境(開闊),倒也是很有趣的人生,所以要說的感恩是很多,這是回去我們精舍,我們的家。」
藥草喻品說妙法 天地萬物有大用
屋寬不如心寬,外境實體雖不變,但心靈轉換下,仍能在困苦中保持靜定清涼。
「在心靈的世界,聽你們這樣的說(報告善化聯絡處環境),我內心就已經有一種心眼的透視,就會覺得很乾淨,一種清涼地。世間雖然說是火宅,我們最近常在形容,在火宅中,三界如火宅,只要菩薩匯集的地方,那就叫做清淨的清涼地,那花草扶疏,花啊!草啊!相信我們慈濟的地方,多數都是草、木,我們比較少種花,那個草木扶疏,這種有整齊有造型。」
上人近來總與大愛電視台精進長姚仁祿居士探討關渡志業園區的建築與空間應用,期待慈濟園區的建築與土地,都能讓大地呼吸。
「我就跟他們說,你們要用,來種花草,才不會說一片都是水泥,我們要把它種花草,就是土地;要種花草,常常要去整理,也要去拔草、修剪,不如這些草和木,我們把它用藥草類,我們這個藥草類看要怎麼來修剪?同樣能夠修剪又能夠利用,這總是在我們慈濟人的生活圈、活動的範圍,我們都要把它化無用為有用。哪怕是大地種花、草、木,我們也要讓它有名、有用處,我們可以幫它介紹,這是什麼草,對人有什麼效用,那也是可以讓人有用處。」
佛法云,應機就是妙法,而遼闊天地中的萬物,粗細紛然,均有其生態與道理。
「這種花草對人體都有用處,這是可以感覺到佛法;尤其是《法華經.藥草喻品》,你們若是好好再回頭去看,這就是給我們提醒,人人面對到天地宇宙之間,我們眼睛所接觸看到的每一樣,都是跟人有關,給人有用處。」
五根五塵應五識 靜定寬容惡轉善
學佛,就是聞思修的過程。上人以植物藥理的知識為例,提醒大眾,學習永無止境。
「我們很多知識還沒開,就像你們剛剛說,師父也還有很多沒有聽過的。還有很多事情,我不懂、你們不懂,我們互相來彌補。我不懂,你們懂得,你們現在在說,師父就吸收過來了。法,你們每天都在聽,說不一定你們不曾想過,那師父就是晨語,把握因緣晨語來說話,你們也要認真聽,聽人和人之間要如何互相對待?我們要如何在人間生活?把我們的心調伏,雜念如何調伏掉?如何讓我們五根,五根對五塵?我們要如何意識,去把它善解。」
外在事物的動靜變化,因人的眼耳鼻舌身接收到腦,再由人的經驗與觀念而產生種種反應,有寬容靜定的心態,就能轉惡為善。
「五根、五塵,那就是五識,這種『眼識』看到這個東西,你們要如何去善解,那我們的身體要如何去動作,把污穢的要如何把它變乾淨——這就是要人的手腳力量去做,如何把它化無用為有用。」
有福方能濟眾苦 布施有感振心靈
好的思維結合行動,就能轉污為淨,拔苦與樂。2021年的菲律賓,在年終時節仍頻遭颱風襲擊,雷伊(Rai)颱風在12月16日至17日之間通過菲律賓的南部和中部,造成三百多人往生、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的重災。
「菲律賓是一個千島之國,所以很多、很多小島,這一個颱風起來,一個颱風掃過八個島,同一個颱風十次登陸,那樣離開又重複,真正這回是過去不曾聽過。他們昨天還說,水,有些還沒退,但是本來就貧困的人,經過了這一回的颱風,衣、食、住都非常不方便,所以他們開始要發放。
上人提及,過去菲律賓發生天災,當地慈濟志工啟動救災,不論是發放或是以工代賑,原先都想以當地基本工資來作為發放款項的準則,然而上人卻指導,應讓受助者感受到被援助,提振心靈。
「原來他們就是很苦,原來就是那麼破爛不堪的房子,現在連破爛的房子都沒了,我們應該這回我們趕快幫助他們,讓他們肚子吃得飽,讓他們有餘,可以去買一些鋅板、買一些建材,簡單搭一搭,也比他過去還好,讓他們有感觸——要幫助他們,要幫助得讓人有感覺。所以說起來,慈濟人總是合和互協,他們已經有經驗,他們開始起步已經拿得準,師父就尊重他們,讓他們做主。有的還拿不穩,我就會跟他們說(提醒)。」
不論是志工掌握慈善援助的方向,或是上人因勢導引,慈濟援助苦難的資源都是來自十方大德的捐輸,上人提醒,不要認為哪裡的捐款就要用在當地,能助人,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祝福。
「天下、大地、人生,總是即時付出,幫助力量很大,這就是靠我們平時。如果有人說『你們慈濟很有錢』,我們都救國際,這表示我們臺灣有福、臺灣平安,所以我們寧可發大願救濟世間任何一個地方,所以能救人的人,才是真福中之人——我們不要詛咒,最好臺灣要平安,我們為天下苦難人來付出。很期待大家每個人,文化要接受,要用心思考,很多道理,道能通,路才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