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求 智慧傳世

2022-03-21   | 慈濟基金會
慈濟志工主動走入社區為長輩改善居家環境安全,關心長輩身心靈,證嚴上人甚是安慰,開示:「回過頭來看看慈濟人,人人都是志工,人人都發心立願,他們總是居家關懷,這一群志工就如社服員一樣,他們都會自動地走入社區,爬到山上、到了偏鄉都是志工,很願意去投入,去關懷老人,或者是身體有疾病,貧窮苦難人,這一群人間菩薩,自動自發投入。」(攝影者:林志勇)
【證嚴上人3月21日志工早會開示】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星期一了。最近幾天以來,看到了菩薩精進,人間菩薩走入人間,那一分精進的精神,我很感動,菩薩道不分年齡。」
 
春日漸暖,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尚在控制之中,各地慈濟志工把握良機精進,陸續返回花蓮參與營隊。3月21日的志工早會,證嚴上人面對座前來參與「慈濟長照人文營」的學員,談起上週全臺環保志工在花蓮靜思堂精進,人人對於環保的那一分的認真,把環保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教育,也堪為轉識成智的典範。
 
老之已至身心衰 高齡社會共長照
 
臺灣正邁入高齡化社會,上人勉勵慈濟長照的從業人員以及志工,長者的關懷與照顧不僅是生活起居的協助,更要關懷到長者的身與心。
 
「現在的社會總是老人社會。其實我時常都在聽,長照問題也是常聽到,所以了解了,老人的生態不只是在社區裡的問題;其實對自己,也是知道老人有這樣的心態。」
 
上人以日本紀錄片導演信友直子所拍攝自己年長的雙親生活起居,剪輯成一隻紀錄片《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指出長者因年邁而身體機能退化甚至失智,所衍生的照護問題。
 
「看到了他們的生活、生態。看!變成這樣子了。年輕的時候多風光啊!現在呢?總是生活在狹小的一個空間,二個夫妻都老,爺爺是耳朵已經很重聽,那老媽媽已經變笨了,在退化了。八十多歲、九十多歲二老相依,一個變笨,一個已經身體很難自理,這樣的生活,到底還要多少年的(壽命)?也聽到他們就說,不要再活太久了,現在都很期待,很自然地快速地過去。」
 
記錄片所呈現的日本長者的生態,讓上人感慨,人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無論年輕時多麼風光與俐落,在老之已至的時刻,是如此需要協助。
 
「老人實在是很辛苦。是啊!看看這個狹窄的空間,總是有居服員,日本也有居服員就是要來關心他,他說連坐的空間都很狹窄,要請人來幫助他也沒個空間。看看他的生活空間,到處都是書,刊物很多,我們就知道他所受的教育很高,他是很有學問,又奈何呢?這樣的風光日子,年輕、中年,時間總是過去,現在在他們的生活中就是老伴,老伴又是一個快速在退化中。問他經濟,他說經濟沒問題,是否請人來照顧你們?但是空間太狹窄小,無法再一個人來幫助他。這就是問題,這種的問題。」
 
心腦健康勤精進 捨相付出識轉智
 
隨著時間流逝,長者也得適應新的變化與起居模式,長照不只是聘僱人來協助生活;從事長照的居家服務人員,也該體察長者在生活中的細微困難而付出。
 
「現在日本,應該臺灣也都不少,應該要說這個社會、世界、地球上,這樣的問題居多。回過頭來看看慈濟人,人人都是志工,人人都發心立願,他們總是居家關懷,這一群志工就如社服員一樣,他們都會自動地走入社區,爬到山上、到了偏鄉都是志工,很願意去投入,去關懷老人,或者是身體有疾病,貧窮苦難人,這一群人間菩薩,自動自發投入。」
 
慈濟志工無私付出的核心就是愛,從做中學、學中覺。
 
「我也是感覺到說,(志工)不只是憑著愛心,他們還要提升智識;從智識中,互動上課,走入佛法去轉識成智,把一般的知識轉為智慧。那種『無我相』歡喜付出,付出無所求,回饋還是滿心感恩。這種快樂,真正地體會到了助人為快樂之本,他們走到了、感受到了,很歡喜。這就是慈濟幾十年來,從少數人也到大多數人的投入進去,這是很令人感動事多。」
 
慈濟志工服務鄉里,往往接到熱心民眾提報貧苦個案,就是棒棒接力,聞聲救苦。
 
「人間菩薩他們會聽啊、聽啊,哪裡有苦難,他就會把個案轉給我們的慈濟;慈濟人聽了人間苦難個案,就轉給了慈濟的社服組;社服組就轉給了慈濟志工,志工分組分區,分組就可以去關懷某一個家庭;某一個家庭,慈濟人進去,怎麼這麼大堆的垃圾,家裡面怎麼這麼骯髒,二老相依或者是孤老無依,更慘的是又病了,全身沒得整理,髒了又臭了。」
 
佛陀宣講四念處,第一就是「觀身不淨」,人的身體因為需要維持機能,需進食也會排泄,或因新陳代謝而將污垢排出體外,都是種種不潔淨。但會製造髒汙的身體,也能身行好事。
 
「這身體,佛陀說人間最不乾淨就是人的身體;身體健康的時候,自我整理乾乾淨淨,可以發揮為人間付出,有價值的身體。所以我常常都說,盤點自己人生的生命——我有這個身體,我才能做事;我要心跟身都要健康,有一個靈活的頭腦,思想要清楚,我才能跟大家說話,而且說好話;同時老年人往正方向精進,這就是要心腦健康,才能引導人人,有一個正確方向。」
 
歲月如梭命隨減 愛潤眾生富人生
 
人人有正確的人生方向,就會利用時間,把人身所帶來的心智與力量用來利益眾生,創造生命價值。
 
「人生會常常自問,這個身體有什麼價值?身體的價值就是在我們活的的時候,自己可以利用,好好地把自己心腦照顧好,我該怎麼做利益人群,這才是我人生的價值。人生不離時間,每一天的時間在分秒中累積,每一天用秒來算是八萬六千四百秒。一、二、三,我念一、二、三,就已經三秒過去了。」
 
上人在開示之際,特地為大家數三數五,意指當數秒的同時,時間就是這樣三秒、五秒的過去。而眾人聆聽上人開示,同樣的時間過去,眾人的吸收與體會卻不相同,學習程度也不一樣。
 
「年幼的,他不斷地開啟常識,不斷地認識世間的事相;到了中年,他要轉識成智,這樣叫做修行。因為知識,認識世間的東西,難免培養出欲念——有求知欲是好事;中年要求的東西太多,那樣欲念會很高,假如轉入追求道理,這宗教道理可以引導我們向於真理、愛——啟發愛心,啟發利益眾生,這就是宗教的方向,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博愛、仁愛還有我們常說的大愛,這叫做正方向的愛,也就是智慧的愛,這叫做轉識成智。」
 
人生藏經無價寶  生生不息善傳家
 
有所求的欲念,轉化成無所求的付出,轉識成智的核心在於愛;這一份無私的愛,就是人類傳承,生生不息的秘密。
 
「我們那個方向要正確。老來會利用的,是最有價值。你要我說說話,那因為我年紀比大家大,會跟大家說我們的小時候的見聞。我的小時候,你們都還沒有出生,過去的社會生態,過去的社會人間。」
 
長者為後輩述說人生經驗,曾經有過的社會環境與人間至情,都是親身經歷過極具價值的人間歷史。
 
「所以說人生,我們要好好照顧好身體,身、心要照顧好,年輕要多聽聽老人經驗,才能知道歷史;歷史要有真實的人來見證,訴說過去,這樣叫做真實故事。(等)過去幾十年後、百年後才說,那個時代已經死無見證,那個故事是真是假呢?也許越描越黑,杜撰就會很多。」
 
上人期待,歷經真實而說真實,聽聞真實而記錄的人,都是歷史人。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好人好事,我們人生經驗分享出來,筆記都會有人記錄,某年、某月、某日,這都真實。所以一直都說,慈濟人好好地把筆記做好,記憶今天是某月、日,聽到什麼話;過後再把它翻開來看。所以說,我們腦筋會很豐富,讀人生活的書本,這是天天都可以閱讀人生活的書本。」
 
語末,上人提醒眾人,把握機會閱讀人生,引領人人都能來讀人生大藏經。
 
「各位菩薩,好好地把握機會,我們有這個因緣可以每天讀出人生真實故事;未來這個故事,我們接觸去跟大家分享,很有價值。這也就是菩薩招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