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是常  令善住心

2022-09-26   | 慈濟基金會
0918池上地震,慈濟持續關懷援助。證嚴上人開示:「地大不調,造成多少多少災難?多少房屋的破損?或者是傾斜,或者是危屋到底多少?還有學校,好幾個學校也是有損壞,慈濟是在花蓮,花東地區這一波的地震,我們哪能不關心?所以我們這一波也要發揮,這種愛的能量如何來幫助恢復它?這都是慈濟在人間,人與人之間,普天之下國際之間,我們都開始做了,何況在我們所在地呢?」
【證嚴上人9月26日志工早會開示】
「菩薩們,時間不等我們,我們要與時間競爭,把握時間,與時競爭,這都是一直在想著應該我們要有這樣的觀念,要不然時間已過。」
 
證嚴上人在9月26日的志工早會上,勉勵大眾要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而且在這個時代,也要充分了解自然法則的不可抗拒性,才能隨時應變、積極付出。
 
「9月18日的那中午二點多,沒有給人有什麼預測,但是突然之間搖晃著,搖晃很久,大家都很驚嚇,是規模六點八淺層,沒有深,所以搖得很厲害,看到房屋倒塌了,那個超商也是這樣地倒塌了,警消很快速地動員開始救人。」
 
成住壞空是自然   無常是常難預知
 
上人回顧日前臺東發生的強震,正是自然法則中的不可抗拒性。突然間就來到了,相關單位也反應,馬上動員前往救災。
 
「那一位被救者,幾分鐘後,已經很快速來救他,但要救人談何容易?看從那樣的縫要把他救出來,周圍都是已經破掉的、倒掉的硬體,要讓他不要再創傷,要救他是多麼不容易!不敢大力拉,要輕輕地,要保護著她不要再度受傷。那樣的時間內,很多人都緊張了,救人的人要很細心,被救的人,可以想像那個時候那一種身心煎熬,真的是瞬間就變成了那樣的環境。想一想無常,任何無法預知的災難,這就是自然法則。」
 
地震起因於地底下的板塊活動,累積的能量調整所導致,透過地震調整,能量調順了,地震也就趨於平緩。
 
「所以世間沒有什麼鞏固的,都是危脆,《八大人覺經》或者是《佛遺教經》都是這樣一直在警惕我們,這是人間無常、國土危脆,世間沒有永恆不滅的。所以叫做「成、住、壞、空」,一定有壞,一定會空掉的,這種成、住,還沒有地震之前,都是曾經把它建築完成,到底什麼時候突然間無常一來,儘管建築得很有信心、很鞏固,但是大地威力之大,這樣輕輕一搖,哪怕建得很鞏固,它也會應聲而倒,或是傾斜,這可以想見它的威力,所以不要說不怕,這是很很健全、很鞏固,不要這樣想。」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人所生存的物質世界有所謂的「成、住、壞、空」;人的身體也有所謂的「生、老、病、死」;還有我們的心境,也時刻在「生、住、異、滅」變化中。這些都是大自然法則,也是我們大家必須要覺醒的。
 
「我們的心,生一念的好心、好念,我們有沒有讓它永遠住著。時時好心,時時好念,讓這樣的好念不要離開,不要過去,善念常住。能不能這樣,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我們的這心靈那樣地生、住、異、滅。我們生了這一念善,有沒有變異掉?能堅強,堅定我就是善,我不會讓它變調,不會異,不會變過去,我就是善,能不能真正地有信心把握呢?」
 
恆持初心守善念   把握生命立典範
 
上人慈示,如果能堅定信心做到這樣,那麼做人做事,就不會因為別人的阻礙或是非煽動就動搖了信念和善念。
 
「是非自己分清楚,既是『是』,我們就要堅定心志不要被搖動;不異,不要讓它變過去,這一念心才能成就,成就長久的這樣的規畫。這就是我們心態在生、住、異、滅,好事不能讓它滅掉,我們既生好心,要堅持讓它住,不要變、不要滅,是永恆的好事。」
 
而且我們不只要讓正確的是非觀念在心中永住,更要將這一分典範的信念往後代傳承下去。
 
「對的事情,鞏固心志,做就對了!要有這樣,天下才能平安,引導人人心的方向如一,大家共同的方向如一,這就是我們說修行。這個人很有修行,是啊!這個人很有修行,這個人心志堅定,擇善而固執。我就是這樣,人我是非不搖動我的心,我很固執『對的事,做就對!』這就是好事,我們若是沒有意志力,還是生、住、異、滅,自己的心捉不住,那就是意志不堅定,儘管我們的生命有限,但是意志、意識好好地訓練,他的意識就是好的。」
 
披甲禦敵無畏難   守志奉道願力堅
 
上人以醫護人員在疫情時,第一線付出,堅守不退的表現為例,說明發心立願、守志奉道的精神。
 
「醫王菩薩、白衣大士,我都說這一波疫情很辛苦,不說苦,很幸福!付出就是福,你有這一分善念立志為醫師、護士,面對的就是病患,既然有了(善念)病患來時,就是成就我們的心願。你們要趕快守志奉道站在第一線,就像是說那個敵軍來到我們的面前,若要保護這個城,需要有兵將,兵將面對著敵軍。」
 
兵將要禦敵,要披著沉重的盔甲,長時間辛苦地付出。醫護人員以愛心照顧病患,也是非常「幸福」的事,但他們都甘之若貽。就像臺北慈濟醫院黃玄禮每次穿著沉重的鉛衣幫糖尿病患做慢性深部靜脈導管介入治療,讓病患免除截肢危機,自己卻因為長期穿戴鉛衣而受傷,仍不願中斷。
 
近日上人也看到花蓮慈濟醫院陳培榕副院長,長期照護耳鼻喉及頭頸癌病患,也因為工作付出而戴著頸圈復健,十分感動和不捨。
 
「所以當醫生真的是很辛苦,可是他們是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因為用生命投入生命、搶救生命,他們也是人,他把握人的生命價值,去做救人的生命,所以這個生命很寶貴,從他們的生命來盤點,真的很可貴。所以不談苦,要說福,造福人間,實在是很尊重,我一直都說五個字,『感恩、生命、尊重、愛』,這種愛啊!實在是無法去描述,因為愛這一位愛人的生命的人,這都是很可貴。」
 
醫護人員捨己為大眾付出,其情可貴;同樣的,慈濟人在近日臺東地震後,即時動員賑災的精神,也同樣令人感動。
 
「玉里我們的慈院,那一天也是星期日,醫院也有星期日的輪休。這一震,這群醫護同仁,不需要等待call他,不用,他們馬上自己就是趕回來集合在醫院。不管是關山、玉里的我們的醫療同仁,總是知道自己的使命,自己的願力,他們就會即時自然地,即時趕回。」
 
「918池上地震」主要災區,從花蓮中部的玉里,一直到臺東北邊的池上、關山的傷患,因為鄰近玉里慈濟醫院或關山慈濟醫院,往往都會送到這兩家醫院急救治療,如果更加傷重的,就會再往花蓮慈濟醫院後送,形成一套完整的醫療照護網。
 
災後關懷齊動員   聚愛能量安家園
 
除了醫療啟動,慈濟慈善基金會也同樣即時動員,志工、同仁協力立即趕赴現場救災。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副執行長等人,也親自前往災區了解地震後災損現況,蒐集整理資料後,將進一步擬定災後補助方案,協助當地鄉親災後重建家園。
 
「地大不調,造成多少多少災難?多少房屋的破損?或者是傾斜,或者是危屋到底多少?還有學校,好幾個學校也是有損壞,慈濟是在花蓮,花東地區這一波的地震,我們哪能不關心?所以我們這一波也要發揮,這種愛的能量如何來幫助恢復它?這都是慈濟在人間,人與人之間,普天之下國際之間,我們都開始做了,何況在我們所在地呢?」
 
還有教育志業,老師、學生,還有慈青等等,也都一起投入幫忙鄉親家園整理的行列。
 
「感恩菩薩們,志工菩薩,還有慈大、慈青,還有老師們,大家也要多關心理解慈濟面對的國際,慈濟的所在地的臺灣,尤其是在花蓮,我們要做什麼?總是要好好地用心。不過也看到了慈青跟我們的志工、同仁也去看孤老無依,也去幫他們清掃,這都很開心歡喜。」
 
語末,上人感恩慈濟人展現愛的能量,也期許慈青們要重視人間社會事。
 
「很多話要說,說不完,還是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