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親明志 捨安鋪道
2022-11-01 | 慈濟基金會「這一次,師父出門有十一個國家的慈濟人,從臺東開始一路、一路這樣會合來到高雄,高雄的菩薩很熱情、很招待,讓他們感覺到臺灣很溫馨,人和人很可愛。」
證嚴上人26日在高雄靜思堂歲末祝福時與環保志工談話,除了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對待之外,也感恩環保志工回收寶特瓶抽絲再製的環保毛毯,在這次援助烏克蘭難民上,發揮很大的功能。
「很多環保菩薩很有愛心,保護地球,還有很多榮譽董事也很支持,支持做環保,環保資源回收,瓶瓶罐罐去撿、撿。我常常看到這個環保站是一個大修行的道場,富有的人富中之富,一直生活很富有,事業也做得很好,他放下身段,一樣投入做環保。」
空襲父殁思無常 願擔米籮為苦難
相較於高雄靜思堂內充滿溫馨平和與助人之美的感動,大家身處於「能付出就是福」的幸運中;然而,迄今遠在烏克蘭卻是人類無明造作,充滿怨恨的殺戮戰場,令上人不禁憶起兒時曾經遭受二次大戰空襲(1944-1945年),感受到人世間無常之苦與戰爭的可怕。
「讀小學的時候,有時候歡歡喜喜上學去;有時候一堂課還沒上完,空襲警報在響,還有緊急的銅鑼聲響了,就是要趕緊躲進桌子底下,或者是跑到防空洞躲避。
這是在戰爭的時代,每一天所過的環境,就是很驚恐,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聽到空襲警報聲,不知道什麼時候聽到銅鑼的聲音。空襲警報的聲音,就是警報;聽到銅鑼的聲音,就是飛機已經在空中了。這是我們小時候,那時候的記憶,每天所過的就是緊張的日子。」
所幸,二戰過後,臺灣一直平安,社會經濟也逐漸改善,從貧苦的生活轉繁榮富裕。
「在那個貧困的時代,我沒有受過貧困的苦難過,有好的家庭,有好的生活,沒有煩惱。不過年輕的時候有承擔到家庭的責任,感覺說很早,將近二十歲左右,我就要擔起了一擔的家業,而且很多的企業要承擔。這個時代造英雄,所以我說我對社會、人間那個看法、經驗都曾經承擔過。總而言之,我感覺說我的生命很有價值,而且年輕就會感覺到說人生這樣,可以承擔家庭,可以承擔事業,到底擔這樣的擔頭可以擔多少呢?拿這個菜籃又要拿多久呢?」
上人事親至孝,年紀輕輕就擔起持家的責任,未料父親卻突然往生,無常示現令上人對於人生的意義僅在承擔家業、事業感到十分疑惑。
「人生感覺到無常,所以父親往生的因緣,去寺院裡去拜懺,法師在前面誦經、拜懺,不管《水懺》、《梁皇寶懺》全都拜過,就是跟在後面看經文。那個懺悔文,《梁皇寶懺》、《水懺》句句字字,一行一行的字,每一句、每一句,佛法來洗鍊我的心,讓我一直感覺,是啊,人生這麼無常,富貴又是多久呢?好的生活是不是能永恆呢?很難說。所以感覺說擔家庭的菜籃,感覺不如擔天下的米籮,讓苦難人,家家吃得飽,可以人人菜籃提的更加充足,家庭主婦若可以人人聽到法,家家有佛法,家家就可以體認,可以體會真理,這樣才是真正人間圓滿,豐富的米籮、菜籃給人人幸福。」
佛法道理潤心扉 毅然離家為修行
在誦經中體悟佛法的道理,讓二十多歲的上人開始走入佛門,甚至選擇離家修行。
「感覺同樣在佛門裡面,離不開那個世俗、家庭的責任,所以突然間心一橫,放下家庭,我就這樣離開了。當然對家庭、對我的母親實在是橫下心來,這樣把它放下那個家業,母親她就要承擔起來,要面對,感覺說心很過意不去。」
從父親往生後,上人就想出家,第一次逃家到北部寺院就被母親找回,最後才因上人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靜養的理由,母親勉為其難讓上人住到豐原的慈雲寺。但仍阻擋不住上人亟欲出家的心願,最後在修道法師的幫助下再度逃家。
「慈雲寺的住持,那時候是他陪我出來,修道法師,我們倆個就是這樣下車站,何去何從?其實下那個車站是在高雄。我這樣一直逃,來到高雄,高雄車站,在那個地方看到底要去哪裡?」
倆人匆促出發時沒有決定目的地,隨順因緣,看是北上或南下的車先來,於是一路從臺中火車站搭乘南下的火車到高雄,在那邊看到往臺東的客運車,再決定搭車前去找修道法師在臺東開牙科診所的二哥。
「那時候我逃離家庭,在高雄,擔心八號分機在找某某人,去給他刊登出來,我去換一個名,我跟修道法師說:『你將來都叫我『靜思』,我的名字要叫做『靜思』,不要用俗家名。』從這樣開始,所以自己取名叫『靜思』,『靜思』這兩個字去到臺東。」
聞山有仙意尋奇 橫渡急流不畏險
抵達臺東後,又怕容易被找到,於是又再往北到達鹿野,暫住在王母娘娘廟裡。但當時因為身上已經沒有錢買東西吃了,所以上人把母親留給他的項鍊抵押在當地一位張太太那邊借錢,修道法師單獨一人去臺東採買食物。
「修道法師把我留在鹿野,他人去臺東,去臺東要回來的時候,碰到一位走江湖的人,在車上一直在那裡說,說他在走江湖,他曾經在都蘭山遇到仙人,那個仙人神通廣大,在那個地方,那個山很窄,就像兩個石頭,那個石頭山連在一起,仙人他可以鑽過石頭縫,那個石頭縫很窄,但是不可思議,那個仙人住的,再過那個石頭縫,有一個大石頭,那個大石頭,那個仙人前面有一條大蛇,那條大蛇守護在仙人的周圍⋯⋯」
當時,修道法師回到鹿野,便轉述那位江湖人士所述內容。
「回來鹿野的時候,米是買回來,菜也買回來,在那裡煮飯的時候,他就在那裡說得津津有味,讓我們聽到覺得不可思議。那個時候,起一個心念說:『如果這樣,那個山是在哪裡?』他就說:『來!你起來,看!對面那一座就是都蘭山。』」
從鹿野平臺向東邊看過去,海岸山脈就是都蘭山,都蘭山的背面就是太平洋。
「走江湖在說的仙人那個生活,描述的讓人想入非非,『如果說我能夠去見這個仙人,不知道有多好?』他說:『沒有問題。那個走江湖說,我們要去可以帶我們去。』『真的是這樣嗎?』『好,我們來去。』」
其實,修道法師在車上就和江湖人士約好在稻葉車站,那是一個小車站。
「果然坐那臺慢慢車,叫做五分車,坐到那個車站下車,果然有兩個人,這兩位是要帶我們去都蘭山的人。其中一位是老人,他就偷偷地跟我們說:『你們好大膽,一個走江湖的人,車上說一下,你們就傻傻的要跟他去,我在車上聽到你們要跟他走,所以我就跟著,我陪他在這裡等你們來。』他說:『來,你們要過,我也陪你們過去。』所以這位老人和這位走江湖的和我,還有兩位,修道法師的兩位弟子,這樣四個出家人,前面一個走江湖的,後面一個老人,這樣六個人手牽手橫渡,橫渡過了這條卑南溪。」
上人還記得,那時卑南溪水很湍急,水位也不低,大家只好手牽著手一起橫渡到對岸。
「不可思議,水是這樣一直流,我們是這樣過,實在是腳沒有踏到地,直流的水,我們是橫渡過去。現在若要感覺那個時候,到底是如何過,這樣平安可以過?開始那個時候頭髮很長,整個身體全都濕了,濕濕的身體、長長的頭髮,總是和這個人,還有兩個修道法師的弟子,這樣子橫渡過去。」
盤根錯節老榕樹 難辨源頭失方向
渡過河之後開始爬山,原始森林裡處處都存在著危機。
「開始爬山,山,千千山,一直走,走到山裡去,那個山裡一望無際,到底是要去哪裡?會迷山。很感恩那位老人,他就問走江湖的人說︰『你到底帶人來這裡,你手拿那支鐮刀,你到底是要把人帶去哪裡?』他說︰『我拿這支刀,是要來割草的啦!』那個老人說︰『來!草我替你割,你好好帶人走。』」
一行人走著、走著,竟走進一棵衍生成樹叢的大榕樹下。
「所以很感恩,感恩那位老人家,我們這樣傻傻的走,傻傻的跟,他這樣是很用心守護著我們,走過那個地方,看到底要走去哪裡?有一叢,真的是鑽在那棵大樹的裡面,鑽在那裡要幾個小時。到底這一棵(大榕)樹,密密絲,看在樹上是同一棵樹,但是同一棵樹,這棵樹它的本身在哪裡?一直在那裡鑽那棵樹,這樣都是,都是那個樹的那個鬚垂下來,碰到土,就又大、又大,所以整棵樹的樹枝,樹叢是同一棵。這樣一衍生一直大。」
幾個人最後在山頂也沒尋到仙人,而且那位江湖人士也突然離去不見,最終在遇到採藥人指引方向下,一行人終於脫離險境下山,狼狽不堪坐車回到臺東,先前往修道法師二哥張醫師的牙科診所。
「在那時候,他說:『你們兩個怎麼那麼落魄?看到你們一個是披頭散髮,一個是粗衣短褂,你們到底是去哪裡?』」
發願修行捨安逸 克苦生活志不移
張醫師看他們這樣在臺東生活實在不是辦法,就安排他們到知本清覺寺修行,也勸上人寫信跟家人聯繫。上人的母親收到信,加上之前上人在臺東曾遇到一位父親的友人,己經回去告知母親他人在臺東。因此上人的母親遠從臺中趕到臺東清覺寺找到上人。
上人先向母親要了三百元,希望回到鹿野還借款,取回抵押的項鍊還給母親。
「我就跟她說:『希望你可以成全我,我在鹿野這一段時間,我沒有飯可以吃,我已經把我的項鍊,那一條項鍊是鑽石,我把我的項鍊拿去跟人借錢,借三百元,是不是您讓我去要這條項鍊回來啊?』母親說:『那一條是好幾萬塊,你去借三百元?』我說:『是啦!所以您就給我錢三百元,拿去鹿野還人。』母親真的給我錢,她就說:『但是,你還是要跟我回去。』」
拿到了錢,上人又去鹿野還錢。
「那一位張太太說:『哎呀,怎麼那麼功夫,還回來還我這個錢呢,那又沒什麼。』」她不知道那一條項鍊的價值,她說那沒有什麼,我說:『我是要拿這一條項鍊回來。』她說:『我不知道放在哪裡了?』害我嚇了一跳,她就去找,還好,項鍊找回來,所以我把項鍊交給母親。」
母親這番的親情召喚,並沒有辦法挽回上人為救拔苦難眾生的心志,反而因為上人辭親割愛的一番心志表白,使得母親只能接受,黯然而返。
「我就這樣跟她說:『母親,妳若把我帶回去,只帶我一個身體的殼,我真正我的魂沒有回去,我會很痛苦,沒有心替妳擔這個家庭,再提起菜籃,再擔一個家庭的米籮,我沒辦法。』她說︰『要不然你要怎樣?』我說︰『讓我完成我人生這個魂魄,讓我的魂、魄,這個魄力再讓我拿回來,讓我的魂歸我的身。』」
想起小時候若有看到弟弟、妹妹在生病時,家裡都會去請先生嬤,先生嬤那時候就是來收驚,床頭、床尾招魂魄回來。上人雖然感到疑惑,卻也藉以表明心志。
「母親要帶我回去,我跟母親說:『您帶我的人回去,我的魂魄沒有回去,您如果可以成就我,讓我的魂魄在我的身上,讓我可以發揮真正為天下挑起米籮,這樣您也功德無量。』但是,母親就說:『不管如何你要跟我回去。』所以,還是我陪她到臺東一家飯店,我就說:『您帶這麼好的衣服來,要讓我替換,這件大衣您留給我,其他衣服,您帶回去,讓我的魂魄留在我的身上,這一件大衣是我永遠的紀念。』這是那個時候。」
人生經歷譜藏經 菩薩道上利他行
從此,上人才真正自由地展開他人生價值的追求,從而創立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引領大眾開創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八法的人間菩薩道。上人也以此勉勵在場環保志工們,人人有部「大藏經」,有機會可以多分享每個人自己精彩的人生故事。
「看!剛才你們有看到(畫面上)那一隻手,師父昨天在臺東也跟榮董跟環保菩薩來跟師父分享,聽這些都是榮董,也是環保菩薩。他們分享他們的過去,他們怎麼做、怎麼做,做到那隻手,他的過程從小時候做到年輕,從年輕做到老,現在做環保。」
老菩薩的手,從年輕做到老,變形了、彎曲了,卻也為社會創造了許多價值。
「看!那雙手伸出來給師父看,師父把她拉近來,摸摸看,『唉唷!妳每一隻手指頭都有舍利耶!』真的是一粒一粒,好像是珠,做到彎曲了,彎曲的地方都一粒、一粒骨頭的珠在,所以骨頭的珠是舍利,現在伸出來看,就可以看到她那一雙手,這輩子的價值。」
歲月的風霜毫不留情地烙印在老菩薩的雙手,也正是其捨己付出的印記。
「從小時候幫助父母,從長大出嫁,還要為那個家庭,晟子大(臺語,養大),還要幫助孩子成就事業,現在孩子都很成功,她還是一個人。她這個人利用得很好,投入環保,還是有一群環保菩薩陪伴她,她說,她很快樂,人生過得很精彩、很快樂。是啊,很有證明,證明她年輕做到老,那雙手是最好的見證。」
在上人眼中,這就是最美的一雙手。
「師父把她牽過來,『這雙手很價值喔,手上一粒、一粒的舍利,能夠作典範,和大家分享,這兩隻手要常常伸出來給大家看。師父這兩隻手和妳比起來,我這兩隻手是沒有用,我是端飯拿筷,和妳這兩隻手,雙手萬能,實在是,我自己很慚愧。』所以我感覺說,『抽生命』還要再說,因為這兩隻手不能做事,我現在利用生命,要抽氣、拖命,還要說,說到最後一口氣。」
跟緊上人腳步,老菩薩也是願大志堅。
「也有菩薩這樣說︰『師父說,他說要到最後一口氣,我也發願要做到最後一口氣!』是啊!這是最有福的人,這表示我們輕安來,輕鬆去,飄飄然,很輕安自在。」
上人期勉大眾,做好現在的事,為未來鋪出一條菩薩道,而且要生生世世攜手共伴,為人間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