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相合 恆精進

2014-07-04   | 慈濟基金會
(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家住湖南長沙的蕭志偉,過去常跑寺廟清修,當下感到寧靜,但回家之後又是煩惱紛起。認識慈濟後,他遠赴七百多公里外的廣州會所參加培訓和助學活動,體會到佛法可以運用在生活中,每天面對的人、事、物都是修行功課,開始在自家茶館舉辦讀書會,帶領鄉親關懷敬老院,讓慈濟種子扎根長沙。

行經 體會苦諦

早會時間,上人以此開示:「只是用耳聽聞道理,沒有深刻感受,無法徹底體悟。身體力行,即能從實做中會合事理;發心立願,法入心、法入行,生命價值因而提升。」

來自大陸七省的見習志工,運用「五一假期」來臺交流、參訪志業體;今晨參與志工早會,上人勉眾善用時間,「開闊心靈境界,徜徉在清淨無染的智慧覺海中;心境寂靜明朗,則天下事理無不通達、無不圓融。」

上人談及,早期功德會每半年進行照顧戶全臺複查,一次在中部訪視貧病個案,案主中風臥病,獨居在閣樓裏,環境髒亂、瀰漫惡臭;慈濟人入內關懷,一位跟著訪視的善心人士,受不了髒亂惡臭不敢進屋,直說以後捐錢就好……

「沒有實際接觸苦難人,不知人生疾苦,對佛法無法有深刻的體悟,遑論通達道理。」上人言,只是一個「苦」字,就有探索不盡的道理,慈濟人不怕髒亂、不生厭棄之心,擁抱大地蒼生,讓苦難人的心靈有依靠;隨著慈善腳步愈來愈密集,眼界看得愈廣,了解人間是苦,漸而透徹苦諦。

「然而眾生迷茫顛倒,沈迷在歌臺舞榭,貪戀在五光十色的環境裏,徒然消耗時光,不斷起惑造業;人與人之間受彼此濁氣污染,更加迷失本性。」

上人勉眾身體力行菩薩道,走入苦難境界,從種種人間事相體會佛法真諦,體會「能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人生真正有價值!」  

守戒 樹立典範

1993年9月,大陸湖南發生四十年來最嚴重水災,超過四千萬人受災,慈濟三度實地勘災,擇定湘西山區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永順兩縣賑災;之前因水患受助於慈濟的安徽省全椒縣,全縣動員為慈濟湘西賑災趕製冬衣,並捐出一萬斤大米響應,更特案申請借調五十五輛軍車,連夜跋涉運送慈濟賑災物資到湘西,讓八萬三千多位受災民眾溫暖過冬。

與湖南長沙志工談話,上人表示,事隔二十年,浩蕩車隊翻山越嶺的畫面仍記憶深刻,期待大家能接續這分因緣,將慈濟人文帶入當地,帶動菩薩從地涌出。

「接引人間菩薩,莫如水管般,水流過就乾掉;要接通水槽,讓法水源源不絕。」上人強調,在人間傳法欲通達無礙,自身須先建立典範,才能帶動他人樂於投入。

「不只是做好事,也要推己及人,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合和互協、共成好事。」上人期許大家做到「佛法生活化」──一切法都不離生活中;「菩薩人間化」──要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菩薩精神。  

精進 赤子入法

來自臺南、臺北以及花蓮的六十五位靜思書軒小志工,5月3日、4日返回精舍分享,如何將法融入生活。

臺南八位小志工參與「晨鐘起.薰法香」已逾一個月,小學三年級的陳彥合分享,他在筆記簿裏畫了兩個倉庫,一邊寫「善」、一邊寫「惡」,「在倉庫裏裝進善念,有助思惟清楚;在倉庫裏裝滿煩惱,就像裝了炸彈,會讓腦袋爆炸。」

他也分享聞法「一舉五得」:「一得法喜充滿精神好;二得可以邀約朋友精進;三得早餐可以慢慢吃,不用狼吞虎嚥;四得上學不遲到;五得午睡睡得著,可以當乖寶寶。」

就讀臺南慈小三年級的戴貝米,和六歲的弟弟川富一起跟著媽媽到安平聯絡處聞法。貝米聽上人解說「生、老、病、死」之苦時,畫媽媽挺著大肚子,表示快「生」了;畫老人家拄著柺杖,表示「老」;畫一個人躺在床上吊點滴,代表「病」;畫一副棺木代表「死」。

一次,姊弟倆在車上吵鬧不休,媽媽一邊開車一邊問:「川富,姊姊現在在哪裏?」川富看著生氣的姊姊回答:「火宅。」媽媽又問:「那要怎麼辦呢?」川富說:「要出離!」姊弟倆便安靜下來。

5日早會,上人讚歎孩子們聞法的恆心與毅力,惕厲師兄、師姊們要更精進,把握時間,聞法入心且運用在生活中。「人倫道德觀念要從小培養,若人人都能有良好的品德教育,世間即能祥和美好。」  

互動 至真至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陀對眾生的教育,也是慈濟在世間利益人群的法源。」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表示,慈濟是「為天下人做天下事」的團體,也是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特殊諮詢委員,要踏實承擔救助苦難眾生的責任。

「全球慈濟人於人間廣行善事、救度苦難眾生,也深入人群宣導『行孝、行善不能等』的觀念,帶起至真至誠的人間互動。期待同仁們亦能提起使命感,職志合一,將四大志業持續鋪展於國際間。」

【靜思小語】心與法相合,即能啟發恆久精進心。 

證嚴上人講於2014年5月4日至5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1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