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體重不是一切 強求俏瘦恐損健康

2009-11-19   | 林詩婕
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彭維邦醫師指出,體重夠用就好,大家謹守的BMI值也並非絕對,只要健康,個別差異性是允許存在的。
當自己在斤斤計較卡路里和體重計上的數字,看到有些人總是吃都吃不胖時,心裡難免會好生羨慕。其實,吃不胖別高興太早!糖尿病和甲狀腺亢進者,都可能會出現食慾增加但體重減輕的現象;而受到現代「瘦就是美」的觀念影響,越來越多人是因為過度節食導致厭食症,不僅身體出現問題,心理更要接受治療;一名才20多歲的女性,她對於體重太在乎,用激烈的催吐法瘦成「紙片人」還不滿意,最後演變為厭食症,成為醫院的常客。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彭維邦醫師指出,體重夠用就好,大家謹守的BMI值也並非絕對,只要健康,個別差異性是允許存在的。


多種原因影響體重 切莫因「想瘦」而傷害健康

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的門診中,約有七成是糖尿病的病患,三成是甲狀腺亢進。以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不佳者,營養無法吸收,使得體重像溜滑梯直直落;另有一群人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還以為是忙碌的生活讓體重變輕,再加上糖尿病初期不會有太多不適,長久輕忽之下,它就會慢慢侵襲身體各個器官,產生病變。至於血糖控制佳者,反而會因為胃口好,相對變胖。

甲狀腺亢進者裡,許多人是因有甲狀腺結節的問題。甲狀腺結節的人會在前頸部摸到硬塊,身體症狀包括胃口好但體重減輕、激動、顫抖、怕熱等。「甲狀腺荷爾蒙是人體的發電機,它會幫助身體的熱量調控,對腦部的影響也很強。」彭維邦醫師表示,甲狀腺荷爾蒙高者會較為暴躁,低者的情緒會低落,且容易合併有厭食症,除了要看新陳代謝科外,還需轉診到身心醫學科。


坊間健康研究訊息多 民眾應睜大眼睛判斷

彭維邦醫師認為,大家都太在意「數字」了,人人視為衡量標準的BMI 指數(身體質量指數),其實也只是統觀,當作參考值就好。例如,據衛生署公佈的BMI肥胖定義,超過24者即為過重,但如果是一位從事大量勞動工作者,超過24一點反而能讓自己在工作上有較高的耐受力;同樣的,小於18.5會被認為體重過輕,可是她的健康檢查報告一切都是正常的話,輕一點也無妨。

彭維邦醫師特別提醒民眾睜大眼睛,現代坊間有各式各樣的研究,許多都是樣本數小且實驗過程不嚴謹的,並不適合放在每個人身上。像這樣的「實證結果」單純以最後的數字代出結論,容易誤導民眾。就拿「每天喝杯黑咖啡」來講,不時會有正面效果和負面影響的研究報告,不僅搞得大家都糊塗了,就連醫師也對兩邊看法持保留態度,認為需要長期觀察才敢下定論。

每個人對體重的需求不同,只要擁有適合自己的體重就好,毋需為了要「看起來健康」而刻意增胖,瘦子也能夠瘦得很「理直氣壯」。若不知道自身是天生瘦或是罹患了糖尿病,還是做抽血檢查最保險。

(撰文者:林詩婕 報導:台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