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腎上腺切除 不再是大手術

2009-11-25   | 林詩婕
早初,切除腎上腺是大手術,醫師必須在患者肋骨下方切開約10幾公分的傷口,才能將腫瘤取出。近年來,腹腔內視鏡術式改寫歷史,只需在肚臍及腹部打3到4個小洞,就可完成手術。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蔡曜州醫師則強調,透過「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可抄捷徑,從最接近腎上腺的後腹腔,只取1點下刀;其間,並藉由自創的「單孔套筒」注入二氧化碳,將原本封閉的肌肉組織撐開,就可順利完成手術。此新法,手術時間只需一個半小時,患者傷口僅2到3公分,復原時間更短,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走路。

「單孔套筒」結合革新術式復原快  當日可下床走路

腎上腺的重量雖然只有十幾公克,對健康卻有舉足輕重之地位。腎上腺裡分泌的荷爾蒙有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主要是控制內分泌和雄性激素等;髓質則會影響血壓和電解質的平衡。如果是腎上腺裡的髓質出了問題,就會出現高血壓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腎上腺是位在左右兩顆腎臟的上方,位置較深層,腫瘤病變不易被發現;一旦有症狀出現,大多病情嚴重!知名星座專家星星王子正是借鏡之一。兩年前,他因為罹患原發於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瘤」,造成他高血壓和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引發急性心肌炎,供應下肢的血液減少,導致左小腿壞死,不得不截肢。

腎上腺腫瘤  病因不僅是上年紀或壓力大

由於腎上腺腫瘤會引發心血管相關症狀,會讓人誤以為是上了年紀或生活壓力帶來
透過「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只取1點下刀,患者傷口僅2到3公分,復原時間更短。(圖/蔡曜州醫師提供)
的,蔡曜州醫師說,很多患者就是在做健康檢查時,被新陳代謝科或腎臟內科醫師察覺,才轉診到泌尿科就醫。蔡曜州醫師提醒民眾,當服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後,卻遲遲不見好轉,或者不明原因出現背頸部肥厚的「水牛肩」和圓呼呼的「月亮臉」時,可能不單純為藥物副作用引起,應該進一步就醫,看看是否為腎上腺的異常情況最保險。

若診斷出是腎上腺長了腫瘤,最早的手術方式是一般傳統的開腹式,醫師必須在患者肋骨下方切開約10多公分的傷口;後來發展到腹腔內視鏡術式,雖然只需要打3到4個洞,但是手術動用人力較多,包括執刀醫師、持內視鏡的醫師及一位幫忙推開肝臟以利腎上腺露出的助手等至少3名。且無論病患適合做傳統或內視鏡手術,都要先把結腸翻開,進入後腹腔,推開肝臟後看到腎臟上緣才能執行,這之間有可能會干擾到腸道的蠕動,容易產生腸沾黏、腹膜炎等併發症。

蔡曜州醫師指出,利用「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患者需以趴臥的姿勢,先定位出後腹腔構造之相關位置,接著於第12根肋下,使用一個稱為「單孔套筒」的工具,進行手術。單孔套筒目前國內尚未引進,蔡曜州醫師於是運用手術中用來將傷口撐開固定的牽開器,先套上無菌的外科手術手套,再灌注二氧化碳進後腹腔,空間撐開了,所有的手術器械就能由該筒進入。

單孔套筒具有安全、方便置入、不易漏氣及實用的優點,另外能保護傷口於術中不被手術之器械傷害,以及術後腫瘤取出時不致對傷口造成污染,對於腹腔鏡手術的型態可說是向前跨了一大步。這項新技術不但只需要打一個洞,而且不會「驚動」到腹部其他器官而引起併發症,對病人而言又多了一分保障!有時候,「少一點」比「多一點」更好!

蔡曜州醫師表示,直接在腎上腺所在的後腹腔去進行,而不選擇腹腔,是因為後腹腔本來就是個封閉空間,沒有沾黏的問題;手術只有經過皮表和肌肉,就直接到腎上腺,不會碰到肚子裡其他器官,例如影響腸子的蠕動等,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後遺症。此項新手術耗時只要一個半小時,比過去要兩個小時以上來得更快;一個約2至3公分的傷口,不但復原迅速也美觀多了,而且手術結束不到24小時,病患就能下床走路、進食。唯需特別注意的是,因後腹腔的空間狹小且解剖位置相對難度高,對於不甚清楚後腹腔構造之醫師而言,較不適合執行。

(撰文者:林詩婕 報導:台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