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獨創大體三階段教學

2008-12-25   | 邱淑絹
在全台的遺體捐贈,特別是大體解剖教學中,慈濟開創不少先例、引領了一些風氣。

慈濟十二年來推動遺體捐贈,迄今有一萬七千人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這其中開啟很大的能量。在已捐贈遺體中,女眾跟男眾比例為四比六,和傳統的一比三十非常不同。慈濟也推動就地轉捐贈,期待改善一般醫學院遺體來源不足的問題。

慈濟尊稱遺體捐贈者為「大體老師」,是首創的名詞,現今已被廣泛引用。而慈濟教導學子在解剖課程結束後要將身軀復原、縫合的作法,也幾乎被全台醫學院所採用;連以前教我解剖的老師,也覺得這非常好。確實,它對學生來講是很好的教育,可以學習如何尊重人。

慈濟舉辦大體啟用、入殮、火化、感恩儀式等人文互動,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明白社會的期許和責任;此舉也受到台灣醫學教育界的認同,各校視狀況有不同程度的採用。

至於全台首創的「大體模擬手術教學」,讓即將進入醫院擔任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的畢業生,在從事臨床前實際操刀練習各項手術,迄今沒有其他學校有這樣的資源可以進行。

將來如何讓更多人受益?醫師有更好的技術來服務病人?心境上更能夠體會社會大眾的需求?是我期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口述/曾國藩 整理/邱淑絹)


螢光幕上躍動著大體老師、家屬及醫學院師生演繹的真實戲碼,伴著悠揚的小提琴聲,將一室的氛圍推向更深沉的寂靜;如實的影像紀錄由觀者一一拾來,有一分難以言語的悸動。

慈濟大學每年舉辦的「大體老師入殮安奉追思儀式」,蔚為創校以來的傳統;甚富人文的解剖學科,更為海內外學者及專業人士來花蓮參訪的必要行程。

這些集結慈濟人文及師生努力成果的幕後,有個沉靜的身影,在多年的教學生涯裏默默伴著莘莘學子成長。慈濟大學研發長曾國藩,削平的短髮,標準的中等身材; 專精的學術下有一式規律的生活模式——定時晨起跑步、進辦公室處理公務、到教室上課。在定時的作息下,有著一分對教育的執著與認真。


校方尊重、學生尊敬
捐者安心、家屬放心


「只要是醫學系,就會開設解剖學科,需要專門師資。」慈濟大學最先設立的是醫學院,長期浸淫在解剖教學的曾國藩,時正任教於北部大學醫學院,應慈濟醫學院首任校長李明亮邀請,前來協助解剖教學。

與一般醫學院相同,慈濟醫學院1994年10月成立之初,也擬透過既有管道爭取教學遺體;然遺體來源本就缺乏,新成立的學校要取得更不易。2005年初,彰化林蕙敏女士往生前表示願意捐贈遺體,使得校方對教學遺體來源有新的想法,進而透過「遺體捐贈說明會」與「慈濟全台遺體捐贈關懷小組研習會」宣導捐 贈遺體的觀念。

憶及這段歷史的扉頁,曾國藩說:「因為有了第一位捐贈者,加上證嚴上人的推動,和慈濟大學對遺體尊重的做法,慢慢地捐贈數目就愈來愈多。」曾國藩原本只是協助慈濟解剖教學,但見遺體捐贈諸多事宜需要人手,富俠士義氣的他主動幫忙,而使慈濟醫學院的遺體處理更快步上軌道。

依據曾國藩的了解,國外有醫科學生上解剖課時,發現是親屬所捐贈的遺體,因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繼而的做法,是將解剖的對象物件化、標本化,避免與之產生情感連結。

「東方社會有很大的不同。」因對遺體的禁忌與看法,國人要捐贈得跨過很大的心理障礙。是故在向社會大眾勸捐遺體時,慈濟採取宗教及關懷的方式,讓捐者安心、家屬放心,「學生跟家屬、捐贈者間的互動是必要的。」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李鶴振居士。」曾國藩說:「他在往生前決定要捐大體,有機緣跟醫科的學生們對談;往生後,剛好是那些學生在大三時解剖他。這種互動過程,在海內外來講,都是首開先例。」

這也奠定了慣例。慈大醫學系的解剖課安排在三年級,暑假時,學生會分組前往捐贈者家中拜訪,以了解大體老師的生平。在曾國藩看來,那是一帖心理的震撼,「在醫學生涯最初的養成階段,學生有很多機會被提醒—他的學習是來自很多人的成就,也就是個人的『社會責任』。」

此種方式會讓學生有很多機會思考將來行醫時該有的表現。曾國藩說明:「幸而多年來,這些互動沒有帶給學生壓力。」



從基礎醫學到臨床治療
不辜負「大體老師」悲願


慈濟推動遺體捐贈,獲得社會大眾回響;目前,慈大醫學系每四位學生有一位大體可供解剖。相較其他學校約二、三十位學生共用,學習的機會更多。

「縱使如此,捐贈的量仍大於需求。」曾國藩分析,北區的醫學院遺體來源較不成問題,中南部則較缺乏;因此慈濟大學倡導「就地轉捐贈」觀念,包括中南部的中國醫藥學院中山醫學院成功大學高雄醫學院等教學遺體缺乏的醫學院校,都是慈濟轉贈對象。

「在與大體老師的家屬互動後,我們深切體會到捐贈者的貢獻,我們的責任就是發揮他們的貢獻。」他進一步說明:「認同慈濟而捐進來的大體,我們轉捐贈時,也希望這些學校能遵循慈濟人文的模式,讓各方都能安心。」

大體解剖課程是從表皮往深處解剖,能讓醫科學生認識身體的正常構造,以及血管、神經等細節;因此遺體在構造上要盡可能完整。然而,有些不符合此條件的捐者仍期望能夠如願,曾國藩頗能體解其中悲願:「捐贈遺體是很難得的決定。我們也在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讓所有大體老師都有機會圓滿心願?」

「大體模擬手術教學」即因應而生。曾國藩說:「沒有任何一位病人願意成為實習醫師的練習對象;我們也期望在救命時刻,沒有任何一位醫師在活人身上做實驗。」

基於讓所有大體老師發揮良能,並加強醫學生臨床基本技能,慈濟大學安排六年級醫學生進行「大體模擬手術教學」。

兩者的遺體保存方式不同。供作解剖教學的遺體,因為課程長達一學期,必須經過防腐處理,也就是把身體裏的蛋白質固定。然一經蛋白質固定的遺體會變硬,蛋白質相對較少的地方如皮下組織等,會呈纖維狀的硬度,神經和血管較難區分,和臨床病人的狀態仍有一段距離,故不適合做模擬手術之用。

因此,供「大體模擬手術教學」的遺體不做防腐處理,而用急速冷凍低溫保存,使用前再讓遺體回溫供臨床訓練。「和活人的身體狀況非常接近,只差沒有呼吸、心跳、脈搏而已。」曾國藩說。


救命時刻的純熟醫技
醫師培訓朝國家級發展


慈濟大學大體模擬手術教學是全台首創,受惠的不僅是六年級的實習醫師,還有醫療體系裏的醫師。藉此訓練實習醫師們可練習插管、基礎手術等技能。曾國藩說:「實習醫師在急診時碰上需要建立緊急呼吸道或撕裂傷的病人,需做傷口清理、消毒及縫合。若之前已有此項訓練,臨場可以做得更有信心。」

曾國藩個人認為,正式的醫師若同樣有學習的機會,所具備的技能會內化得愈來愈深。「包括我自己,真的需要被手術時,也想找技術最好的那一位。只是,醫師的練習對象在那裏呢?」大體模擬手術對此發揮了良能。

目前在醫療領域裏,大部分的手術已漸漸被微創醫療取代;手術切口小、復原快、病人接受度高,醫師透過內視鏡、雙手操作器械即可進行手術。然,年輕醫師能實際操作的機會少,多是透過螢幕學習,「沒有經過防腐、用急速冷凍方式低溫保存的遺體,正可用來做內視鏡手術訓練。」

慈大醫學院和慈濟醫療體系合作,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大體模擬手術教學;2007年更多達三次訓練,每次都有三分之一的醫學生加上醫療體系的醫師參與。

「課程由醫療體系的醫師負責規畫,我們盡量配合。」曾國藩深刻了解,大體模擬手術教學是慈濟大學特有資源,如何善用、並向外界的醫療體系推展教學課程,是他目前思考的方向。

「我的理想是成立模擬醫學中心,協助慈濟醫療體系增強外科能力。未來則期待讓慈濟大學成為國家級的手術訓練與認證中心。」

當然,那是目前還未成就的願想。「我是有那個理想,但要到那一天才能達成,仍等待機緣。」曾國藩平定著心情說著。

「端視著未來,我沒有多大的理想,可能我有一分傻勁。」這是長期投入醫學教育的曾國藩,對自己的看法與定義。自1998年接受慈濟大學聘書開始,曾國藩的教學生涯便編織在台北與花蓮的路線間。

然堪稱慈大解剖學科元老之一的他不居功,很長一段時間均以特聘教授的身分默默付出。

而今他放棄諸多資歷頭銜,全心投入慈濟醫學教育,期間有不少親友不解的心路歷程。「因為我在台北教書,包括大學部,每年可有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位醫學生產生。」

見證慈濟大學的有心發展,加上身為花蓮人的故鄉情結,曾國藩願為理想而奔走。「我很認同慈濟的努力,也認為慈濟有條件可以為社會做一些事情。」

慈濟大學推動遺體捐贈及模擬手術教學,不全然是曾國藩一人力量而成,然而可以想見的是,是他的步履下有一分認真,願意和慈濟大學齊步並肩,走出兩相交會的人生。

資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487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