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秀 我們班 老人學最快

2013-07-04   | 林淑懷
2008年中區戶外浴佛,楊玉秀協助挑選照片,當天光線強烈,她以紙箱擋光線,螢幕才不會反光,以加速篩選照片。(楊玉秀提供)
她,一頭蒼髮,背脊直挺地端坐電腦前,直視著螢幕。

她,是中區年近八十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正在作照片裁切,讓構圖更完整,以便做出來的海報畫面乾淨且主題聚焦。

她,永遠不服老,認真學習各種電腦軟體,並且不錯過任何一樣共修專業課程和營隊。

她,就是楊玉秀。

年歲大 被排出海報營隊門外

楊玉秀常常說:「不會做的事就要好好學;能做的事就要全力以赴!」

2003年,為了培養海報美編種子志工,在花蓮慈濟靜思堂舉辦好幾梯次三天兩夜的「海報美編製作」研習營。當時楊玉秀已經六十八歲,知道訊息後,想說製作海報會是將來靜態展很常用到的技術,然而參加的學員雖沒有很明顯的年齡限制,卻要會基礎的Photoshop 軟體。

「不管懂不懂,反正就是要學,不會也要問到會!」打定了主意後,她直奔到臺中分會文史組向黃玉櫻報名去。

「玉櫻,我可以報名嗎?」。

黃玉櫻愣了一下,想一想後回她:「這……研習營隊,是針對Photoshop軟體有基礎的人,您年紀這麼大了,而且在營隊裡要『晚睡早起』,您可以嗎?」

「我不怕晚睡早起,只要能讓我報名,這些我都可以克服。」楊玉秀心意已定,很篤定地再向玉櫻懇求:「玉櫻妳放心,我保證,我可以的。」

但是第一梯次名單下來時,卻沒有她的名字,她被排出門外。

精進 刷下招生年齡上限

錯過了第一次,她感到很遺憾。

「第一次名字被剔除,這一次我一定要去上!」第二梯次開始報名時,楊玉秀又跑去跟黃玉櫻懇求,拗不過她的纏功:「好吧!您就填填看。」

「我真的要填了喔!」不放心地再次確認玉櫻答應她的是真的。

2006年慈濟四十周年慶,楊玉秀承擔「回首當年」主題館海報製作,並於作品完成後留影。(攝影者:古亭河)
黃玉櫻不忍心婉拒,並且特別向主辦的黃文欽老師轉知,「中區有一位年紀很大的精進志工,想去學習製作海報,就通融讓她去試試看吧!」

在營隊裡,一頭蒼髮的楊玉秀,引起學員們私下猜想,感到好奇,「為什麼來了一位一頭白髮的阿嬤,是來協助生活或者香積組的嗎?」來自全臺製作海報的菁英聚集一堂,他們操作電腦軟體早已駕輕就熟,而楊玉秀連電腦基本按鍵都還在摸索,要如何去熟悉Photoshop,製作海報呢?

「事隔十年了,早已忘記黃老師當時講課的情形,只記得自己是初學者,很會問問題,總是纏著老師不放,也沒管那麼多,既然去了,有盲點就是要問到底。」回想十年前的上課情形,她戰戰兢兢,總覺得自己要更努力,認真學習的態度,讓大夥兒對這位「同學」非常讚歎:「沒想到她是來學習電腦,還要跟大家一起製作海報呢!」

課程開始時,黃文欽老師與學員約法三章:「每一位都要交五個作業。明天要交作業,做出自己社區的海報。」

楊玉秀很害怕,喃喃自語地說:「哇!晚上不用睡覺了。」她快手快腳,立即從檔案夾中找出幾張照片,挑出同性質的三張或者四張來組合,運用課程所學,試圖製作出海報作業。組合好的照片,經過排版、裁切、修圖和調色,再將文字和圖說套上。

第一張海報總算完成了,好不容易做完作業,可以放心睡覺了,不管時間多晚,那不重要了,只記得那天只睡了二到三個小時

第二天上課,老師要大家交作業,教室內瞬間鴨雀無聲,彼此相互凝視,你看我,我看你,沒人敢正視老師,唯獨楊玉秀顯得「老神在在」,等待觀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黃老師向著近五十位學員再問說:「真的都沒有人做好嗎?」

「老師,玉秀阿嬤做好了!」

在同學鼓勵下,她拿出作品來。

「嗯,不錯喔!很漂亮。」黃老師稱讚的話有如一支強心劑注入玉秀原本懼怕的心。

他接著還說:「以前要求超過四十五歲的學生不收,現在再也不敢這樣說了,即使七十歲了我也要收。」年邁的楊玉秀認真學習的態度讓黃文欽很欽佩,也改變了他對招生年齡的上限。

勇猛 接下靜態展主題館

2006年,也是慈濟四十周年,全臺各地的人文真善美志工要學習製作海報,將四十年的慈濟志業足跡,搬上舞臺,呈現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下。志工來自社會各個不同階層,連選擇一張照片都有諸多爭議,更遑論是用電腦美工軟體製作成海報。

楊玉秀覺得自己還有精力可以學習新事物,想要挑戰自己,她與職工郭英傑負責臺中分會的「回首當年」主題館,從蒐集照片、文案做起。

每天清晨來到分會,一直到深夜,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有時候公車已過了開車時刻,不得已被夥伴催促才肯回家去。後來為了不錯過公車班次,她乾脆以一部老舊的腳踏車代步,行駛在車水馬龍的中港路上,令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

終於,二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展現出以黑白照片為基調的「回首當年」館,讓精舍師父們非常讚歎,覺得海報很有精舍早期的古味格調。

甘願 付出不喊累

承做四十週年海報那一段時間,她每天將近十五個鐘頭的忙碌,讓女兒陳亮如感到很不捨:「她一週七天,天天到慈濟;從公務員的作息到日日深夜,連和我們共進晚餐的時間都沒有。」女兒希望媽媽能細水長流、活力十足、健健康康的做慈濟。

先生陳坤火卻很包容,反而常跟她鼓勵說:「該做的事,就盡力而為。但老了,要多注意身體。只要妳做得歡喜,我就歡喜。」

體貼的陳坤火總是陪伴與關懷並進,以實際行動幫楊玉秀做一些瑣碎的事,希望能為太太分憂解勞。

他不只是她背後默默支持的人,也是她的善知識。楊玉秀治事甚嚴,對於不合慈濟人文的事,常常直言無諱地訂正,難免會與他人意見相左、得罪人之處。所以每當她心情沮喪時,先生總溫言暖語鼓勵她:「若是自己的錯,我們就改正;若不是,也要淡然處之。」

跑第一 搶工作做

有了先生善知識的提醒,楊玉秀抱著心甘情願,不為上人是為自己而做的態度,用心參與各種勤務,舉凡國際賑災、海外大型營隊,她都領先報名參加,因為怕人家會嫌她老,不讓她去。

常有人問楊玉秀,「天天日以繼夜,不累嗎?」

「四十多年來,上人從不喊累,我能喊累嗎!」她輕描淡寫地回答,一想到上人日日奔走不息,「為佛教、為眾生」,她又打起精神,即使眼花、疲累心中卻感覺很甘甜。

回想四十周年那段「幸福」與煎熬的時期,楊玉秀內心充滿踏實、美滿的感覺。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幾年,很慶幸在有生之年,能以健康的身軀、精神實地參與四十周年難逢的盛會。

人老 電腦不能老

後來,臺中慈濟志業園區動土籌建醫院,她也一直擔任協助製作檔案。2011年七月臺中慈濟醫院第一院區要啟用,她忍住腳板的傷勢還未完全恢復,不克多走路,無論如何也要參與。

2006年楊玉秀和郭英傑負責臺中分會「回首當年」主題館海報製作,日以繼夜,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她怕晚上錯過公車時間,日日以腳踏車代步來回家與分會間。(攝影者:廖素梅)
她一肩斜揹著手提電腦,一手拿著手提包,另一手拄著柺杖,每天輾轉從居住的西屯區,獨自搭著公車,前後耗費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去到潭子的臺中慈院。堅持每天和中區多媒體團隊,為即將啟用的慈院第一院區製作海報付出一點心力。

為此,她還添購一臺新電腦。「秀媽,您那一臺電腦,看來很重喔!」志工們都會以她長者的身分,暱稱她為「秀媽」,並憐惜她的腳板傷勢,深怕過度勞累而恢復得慢,可是她卻對能做慈濟事感到很法喜。

她回說:「我人老,但是電腦可不能老喔,原來的電腦已經用了四、五年了,為了做慈濟事,又買了功能更強的六十四位元容量。」

不止擅長美工,對於電腦的新軟體,楊玉秀都勤於學習。黃文欽曾告訴志工在做多媒體時,可以下載免費的Xmind 軟體(心軸軟體),以方便整理資料。她也跟進下載,嘗試操作每一項功能,將照片、資料整理得有條有理,並且不藏私的教導新進志工。

超過七十歲,原是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的年齡,楊玉秀卻選擇最困難的電腦科技志工工作,而且一做就超過十年。黃文欽常常以她為例子,鼓勵年輕一輩應該多承擔,多學習新事物。他說:「看到『中區阿嬤』楊玉秀師姊,我們都沒有理由說『不會』、說『老』,『學不動了』。」

挑戰 創新設計檔案版面

有了第一次製作海報經驗,往後只要有多媒體學習或是專題海報製作,她都搶先第一位報名參加。即使是大型營隊的檔案製作,和海外賑災的機會,她也不輸年輕人的全程參與,因為她怕人家嫌她老,要她留在家裡休息。往往營隊還沒開始,她開便始忙著製作識別牌,小吊牌、行李牌。看似細微的小事情,卻一點也錯不得,參與志工的國名、人數、名字時而修改,沒有相當的耐性跟它磨,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不服老的認真態度,還展現在不輸年輕人的嘗新和挑戰。

為了留住社區歷史,她學習紙本檔案製作。剛開始是採用別人設計好的版本。後來,她認為既然要做,就要試著去突破,不要老用別人設計好的範本。

她一心想用自己的感覺去設計,再配合活動主題呈現出最簡單而且素雅的版本。有一次在營隊中,看到一位志工搭配美編,將紙本檔案設計成雜誌格式,既優雅又引人入勝,可增加賞心悅目的興趣,她心想:「對喔!這樣也可以耶!」

於是,佐以美編概念做出自己風格,還跟別人分享說:「我看一本雜誌或是《慈濟》月刊,除了看文章,還要去看別人排版的方法。」她很有心得地說:「做任何事其實都沒什麼訣竅,就是多觀察別人的好、別人的優點,勤練習,自然熟能生巧,尤其檔案本,主要是留歷史,『清楚』就好,不需花俏」。」

「檔案有如一本書,要讓人家看得懂,也要讓沒去參加活動的人,看到檔案本就好像身歷其境;各功能組齊心協力都必須收納,否則檔案就不完整!」這些都是楊玉秀精進製作檔案的寶貴經驗。

嚴謹 鉅細靡遺把關大藏經

早在1988年即受證,上人賜予「慈誌」法號的楊玉秀,一直以「誌」字自勉,認為是上人賜給她的使命。她要為慈濟記錄歷史與足跡,因此一刻也不敢懈怠。

從用心到專業,楊玉秀把關文史追根究柢細膩的態度,也常讓志工大嘆弗如。尤其是在大型營隊裡,文稿都是在匆促間完成,受訪者來自全世界各地,語言不同,背景資料常會被疏忽或誤寫,在上傳大藏經或做檔案時,她會很細心地再詳閱一次,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細節,以求正確無誤再上傳。

對於慈濟事絕不藏私,甚至人家還沒請教的問題,她都會一併解答。時而嚴師,時而益友,時而慈母,還常提醒志工們「用餐了」、「喝水了」、「補充能量了」,就像家中的長者,叨唸中深藏著純純的愛。

人生七十才開始,楊玉秀以一顆赤子之心,看似平凡的生活,創造生命不平凡的意義和價值,發揮智慧良能,閃耀著永恆慧命光芒。

(文:林淑懷 臺中市報導 2013/07/0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