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風火輪 環保廚娘不讓人受餓

2019-08-05   | 洪素養
2004年來,黃陳淑惠這攤環保站專屬的餐點,提升了人情溫度,也招來更多的志工加入。(攝影者:洪素養,地點:臺中市烏日區,日期:2012/09/11)
烏日巷弄裡一部「風火輪」,整天為了守護善行者的肚皮而奔忙。過去是地方小吃店老闆娘――黃陳淑惠,一雙沏滷味、煮羹湯的快手,長年來都超時工作;歇業後仍不甘寂寞,找到了另一群「吃免錢」的顧客,她不僅甘之如飴,有時還要親自外送。

不說辛苦 求大家都吃飽

陳淑惠的家就在烏日九德環保站斜對面,雖然近在咫尺卻渾然不知。直到2004年某天的早上,她推著孫子在住家附近散步,走到環保站外向裡望去,恍如看到一幅仙境——環保場所是鐵皮屋搭建,約僅有二十坪,許多人在沒有遮頂的小空地上埋頭進行分類,卻沒有喧囂叫鬧的聲音。她的內心激起陣陣漣漪,「哇!好祥和的景象。」

陳淑惠忍不住走進去詢問,原來這裡是每週二、四早上才有開放做環保,難怪有時經過都不知寶地。她問了一些細節,尤其關注吃的方面,得知都是由環保站長張秀金準備包子、饅頭之類的簡單餐點;她一聽就覺得光吃這些,營養哪夠?即自告奮勇地說:「以後,我來煮給大家吃。」

往後,每逢環保日,陳淑惠就清晨三點多起床,在家裡煮好粥或是湯麵,放上平板車一路推過來環保站。有了這攤環保站專屬的熱食,提升了人情溫度,也招來更多的志工加入。

人多了,環保站不敷使用,移轉到新地點後改為天天都能做環保,陳淑惠的食堂也跟著「擴大營業」,改成天天供餐,食材大多由她發心承擔,她也不以為意,「讓大家吃飽,我就很高興了。」
環保站做好的豆腐乳,黃陳淑惠(右)與志工分送給鄰里分享。(攝影者:賴薏捷,地點:臺中市烏日區,日期:2016/09/10)

退休病來 不願停下腳步

環保與煮餐,絕不亞於做生意的忙碌。2009年,陳淑惠決定「退休」,放下原有的小吃店生意來全心做志工,她把握時間參與委員培訓,卻在此時罹患猛爆肝炎。由於藥物的副作用,她的身體變得虛弱,凡事力不從心,卻不願意停下她的環保食堂。

寒冬之際,清晨三點多,陳淑惠就掀開暖呼呼的棉被起身,披上厚外套,冷得直打哆嗦,縮著身子,扶著扶手慢慢地走到樓下廚房,為二十多位的環保志工準備早餐,炒麵、熬大補湯,胃卻一直翻攪,吐一吐之後,還是忍著繼續煮,她說:「痛痛做,日子比較好過,看到大家吃得滿足,一切都值得。記得第一次煮,我請求佛祖保佑,希望大家愛呷我煮的。」

別人祈求的是求福求平安,她求的是希望大家愛上她煮的料理。她說,「做田長大的,一點苦,不算甚麼。」

身為家中大姊,陳淑惠自小跟著爸爸媽媽下田,分擔家務。嫁的先生黃耀昆也是家中長男,她變成長媳,扛的責任自然也重。多年來,即便她做生意忙碌,總是把婆婆帶在身邊,一直到婆婆九十三歲壽終,她才專心投入做志工。

環保食堂 惜福餐具巧心

個子嬌小的陳淑惠,走路總是兩步併一步走,猶如腳踩風火輪,動作神速。從小吃店訓練出來的快手快腳,已經煮好數道佳餚;她一轉頭已戴上帽子、穿上手套、口罩,窩在環保堆中,在劈里啪啦的回收聲聽著從自己圍兜口袋裡所播放出的證嚴上人開示,她的心跟耳朵可專心得很,能聽上一兩句法語,也覺得很受用。

已故的環保志工丁玉珠(右),此生雖無眷屬送別,幸好有黃陳淑惠夫妻來協助處理後事,圓滿人生最後一程。(攝影者:吳淑妃,地點:臺中市烏日區九德環保站,日期:2016/09/10)
過了一會兒,不到十一點,她又騎著腳踏車趕著回家,先生已煮好飯,備好了菜與酌料,就等著她回來下鍋,香氣四溢,她動作迅速打好便當,騎著機車趕送至附近的醫院給環保志工丁玉珠與看護。

獨居的丁玉珠沒有親屬,十二年前因罹患乳癌,在四年前發現肺部也被病毒感染,總在醫院進進出出,慈濟法親常上門關心與鼓勵,住在就近的陳淑惠,也是三天兩頭就拿著熱食給她吃,特別是住院期間,幾乎每天都來醫院探望。

「風火輪」並非浪得虛名,陳淑惠一人可當好幾個人在使用,秘訣是做事前安排好先後次序。要煮餐之前,打定了要煮的菜,打開冰箱依序取出,她說:「最裡頭的菜,要優先煮,才不會爛掉。」為了惜福,她像魔術師一樣,變化出一道道美味的佳餚,有一次從活動帶回來的素水餃有點糊掉,她乾脆把水餃和一些麵粉去炸,酥中帶香,午餐時,很快被吃光。

環保站的廚房,菜色至少三道青菜,兩道鹹的,一道湯,再加上水果,一桌簡單的家常便飯,即能溫飽一家子。大家吃得滿足,句句「感恩」,是黃陳淑惠最好的回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洪素養 臺中市烏日區報導 2019/08/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