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喚起愛心 海地加油!

2016-10-18   | 楊婕庭 翁國嘉 菲律賓人文真善美
菲律賓甲萬那端市居民,投竹筒付出一己之力後,以法語大喊「Haiti Bon Courage!(海地,加油!)」希望海地災區鄉親早日恢復生機。(攝影者:菲律賓人文真善美,地點:甲萬那端市,日期:2016/10/15)
「Haiti Bon Courage!(海地,加油!)菲律賓鄉親以法語來為遭受馬修颶風重創的海地打氣。分布在馬尼拉、獨魯萬市及保和島的慈濟志工,紛紛募心募款聚集愛的能量,祈求海地的災區早日恢復生機、天下平安。

去年(2015年)10月,巨爵颱風侵襲菲律賓呂宋島,造成新怡詩夏省(Nueva Ecija)甲萬那端市(Cabanatuan City)嚴重災情,慈濟志工啟動以工代賑清掃校園及街道,讓市區迅速恢復市容。

巨爵颱風賑災至今將近一年,志工拉長情擴大愛,每月前往甲萬那端市帶動當地的本土志工舉辦愛灑活動;目前在甲萬那端市已有四百多位鄉親固定每月捐款,十幾位發心的志工照顧長期照顧戶。

馬修颶風襲海地 志工募心募愛

10月15日,馬尼拉共有二十四位慈濟志工,坐三小時多的車程到甲萬那端市,與當地志工聚會,同時為照顧戶發放白米及藥品。志工把握因緣,分享馬修颶風在海地的災情。
看到海地災民的生活情況,菲律賓居民付出力量,哪怕是小錢也要把這分愛送到海地。(攝影者:菲律賓人文真善美,地點:甲萬那端市,日期:2016/10/15)


在會場,志工黃紅紅播放海地受災影片後向鄉親說,「甲萬那端市民曾經因颱風受災,除感同身受,我們來啟發鄉親的善念,募一分愛心為海地加油。」

鄉親看到海地受創嚴重的情況,都不捨遠方受災民眾在困苦中無居所、缺乏生活物資,大家虔誠祈禱,祈求他們早日恢復安定生活。在祈禱時,也有鄉親想起自己受過災難的苦,流下眼淚。

為馳援海地,鄉親更響應募款,坐著輪椅的腎友瑪麗露‧巴倫多(Marilou Balondo)說:「我也受人家的幫忙及祈禱才能活到現在;所以我感恩有機會,為受苦的人出一點力。」

甲萬那端市民排隊踴躍捐愛心,其中一位居民瑪麗菲‧亞伯利那約(Marife Apolinario)說:「看到海地災民的情況,我們都很難過。我們應該出一份力量,哪怕是小錢也要把這分愛送去海地。」

同一天,馬尼拉慈濟人還飛往獨魯萬市及保和島,為當地志工舉辦培訓課程。慈濟志工同樣把握機會向當地志工呼籲,「為海地的受災民眾募款,凝聚大家愛的力量,幫助海地重建家園。」居民紛紛把善款投入竹筒,希望海地早日脫離災苦、恢復正常生活。

精舍趕製香積飯 符合海地口味

慈濟基金會也將準備好需要的香積飯和毛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援助海地的災民。這次靜思精舍師父們為了習慣以豆子為主食的海地,研發紅豆口味的香積飯,來膚慰受災戶的身心。
為了馳援受到馬修颶風重創的海地,一箱箱的香積飯,靜思精舍師父加緊趕工包裝。(畫面擷取自大愛臺)


靜思精舍師父從12日接到物資請求開始,加緊趕工包裝,一箱箱的香積飯,是為了馳援受到馬修颶風重創的海地。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海外組同仁呂宗翰表示,「臺灣在靜思精舍這邊,已經準備了三點九公噸的香積飯,可能也要最快星期三凌晨,也就是星期二晚上,由華航協助,送往邁阿密再轉到海地去,第一步就是在用臺灣的香積米,做熱食發放,在萊凱市還有傑洛米市。」

為了符合海地當地的飲食習慣,精舍師父特別研發紅豆口味的香積飯。德淵師父說:「基本上紅豆算是他們的國寶食品,所以我們就是送這樣的飯給他們,可以解飢,也希望他們可以早日把整個國家(恢復)得很好。」

眾人齊心協力,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將必需的物資送達災民的手中,及時膚慰他們受創的身心靈。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楊婕庭、翁國嘉、菲律賓人文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2016/10/16 )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