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風 已收到您心中苦

2015-07-22   | 魏芃 楊素卿
慈濟美國總會為傳遞慈悲美善之風,因而成立傳風團隊與收容人成為筆友,除了書信往返鼓勵之外也寄出慈濟英文季刊與《靜思語》與之結緣。(圖片由慈濟美國總會提供)
他們被懊悔、排斥、迷失生命方向和諸多苦惱所折磨著……慈濟志工歐友涵參與了「傳風行動」,與美國監獄收容人書信往來之後,深深感覺到對比收容人的人身行動不自由,心靈上其實承受了更大的煎熬與懲罰。

長期在紐約莊嚴寺監獄佛學函授學校(BBC, Buddhist Correspondence Course)擔任義務輔導員的慈濟志工陳怡心,有感於「靜思語入旅館」在全美推動的相當順利,深信《靜思語》也能作為收容人生命的良師,因此向慈濟美國總會提出構想,並歷經各方籌備後,2013年12月慈濟紐約分會的志工,將首批四百四十五本靜思語及慈濟英文季刊,按照莊嚴寺提供的收容人名單寄出,希望提供給收容人一份最好的聖誕節和新年禮物。

2014 年初才剛過完新年假期,美國總會就陸續收到收容人來函,有的發心捐款,有的寄郵票來義賣。每一封收容人來信,由多位志工組成「傳風團隊」合作回信,一律使用筆名―─「傳風」悉心回覆,其中蘊含的意義是傳遞慈濟美善與慈悲之風,期許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收容人正面的人生觀。

書信往來 點亮暗角回饋

賈斯汀首次來信時就曾詢問如何能買到英文版的《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志工們立即為他寄出,接著他便寫信回饋,由於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的賈斯汀,一直認為懺悔就是請求上帝或牧師的原諒,然而他隨信寫出自己讀後的想法:「沒有真正自我的懺悔,我們的習氣會越來越強,使得我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脫離正軌,導致負面的慾望和痛苦。」

自2003年賈斯汀在英文季刊中讀到畜牧業農場的動物被不人道對待後,從此成為素食者,至今已十二年。他是獄中唯一茹素的佛教徒,因此他正試著用慈悲和環保的角度來鼓勵其他人也吃素。

雖然身陷囹圄,與社會暫時無法接軌,賈斯汀藉著慈濟季刊裡報導的現今旱象,而了解到當今時事,事實上他所在的北德州五月份面臨了創記錄的高雨量,之前卻是連年乾旱,氣候似乎也符合「物極必反」的原則,他原本也已開始注意自己的用水量,但看了報導後,他發現自己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賈斯汀覺得自己可以縮短每日淋浴的時間、先把碗的油漬乾擦再去洗、在水槽邊理髮而免去一邊淋浴一邊理髮,還有雖然他被監禁的單位裡有洗衣機,但他仍然花費更多時間去使用中央洗衣房,那不但要排隊,也不能當天拿回衣服,「自己小小的不方便卻可以節省用水。」賈斯汀深信自己在做對的事,並直心去做。
慈濟紐約分會的志工們將《靜思語》及季刊按照莊嚴寺提供的收容人名單寄出,希望可以接引收容人一改過去,接受美善的薰陶。(圖片由慈濟美國總會提供)

煩惱折磨 印證世間多苦

生長在瑞典的慈濟志工歐友涵,2008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做博士後物理學研究時進入慈濟,陳坤元邀請他加入拉斯維加斯監獄傳法團隊,接著又加入傳風團隊,開始以書信指引收容人心靈的方向。

與收容人書信往來的過程中,給了歐友涵相當不同於過去國際賑災或是慈善服務時的感受,首先他面對的是收容人在獄中精神上的極端痛苦,被懊悔、排斥、迷失生命方向和諸多苦惱所折磨著……真實應證了佛所說貪、嗔、癡、慢、疑等諸苦惱。

其中最讓歐友涵感動的是:「這些人強烈的希望改變的願望,他們希望找到生命的方向,跨越讓他們入獄的惡劣環境和錯誤決定。」能將證嚴上人的法化為行動,應用在這些苦難人的身上,帶給他不可言喻的法喜。他深深感恩團隊成員們無我的付出,和不屈不撓的努力,在最深的黑暗裡帶來光明。

平時非常投入做志工行列的湯姆,有一回在專注的聆聽蘇美娟分享「靜思語監獄傳法」計畫,湯姆激動得淚流滿面不能停止,必須走到室外重新整理思緒,這讓讓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當天晚上湯姆分享著:「我曾在1997年入獄。」

起初,湯姆因為自尊心強烈,加上羞於讓志工們知道自己曾在鐵窗內度過八年的漫長時光,但是了解到慈濟要入監獄幫助收容人,自己也想要起步助人的想法激勵了他,讓他勇敢站出來,因為他深知這些收容人需要愛與關懷。

目前已有二十餘位收容人和湯姆成為筆友,甚至有來自外州的信函。湯姆以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來提醒收容人自我存在的價值,也藉著分享自己在做志工的法喜和生活經驗,並以過來人的經驗,和他的筆友們分享:「要得到清淨和成長需透過慈悲和懺悔,而不是逃避或找藉口。」

以文會友 傳遞美善慈悲

「五十六歲時我結束了所有事業,專心做慈濟。」從四十三歲就開始承擔慈濟志業的陳坤元,目前著力在推動《靜思語》入監獄傳法,他對自己做志工的原則是:「永遠的協力,隨緣的功能」,什麼地方需要他,他就做什麼,隨時補位。

經過多此構思與商討,除了贈送《靜思語》給收容人之外,同時由陳坤元附信鼓勵收容人「行」靜思語於日常生活中,並且定期寄出慈濟英文季刊給收容人,以建立與他們長期聯繫的管道,輔助他們棄惡向善,甚至改變人生方向。

至 今,陳坤元個人已回覆了不下四百封信,每封信均需絞盡腦汁,考慮如何依各個收容人的狀況來引領他們入「六度萬行」;或小額捐款以行「財布施」;或與他人分 享靜思語以行「法布施」;或茹素以「持戒」……雖然需要花上許多精神與時間,但看到收容人在回信中自述的改變,卻令他法喜充滿,知道功不唐捐。

收容人熱烈的回饋和分享,讓志工們感受到即使這群人身陷囹圄,只要稍加啟發,也能找回本具的善根,也為此更加精進成為「傳風者」,希望可以藉著書信往返,在監獄的暗角,點起指引生命方向的燈。【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魏芃、楊素卿 美國報導 2015/07/0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