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紅豆香積飯 溫飽災民

2016-11-01   | 慈濟基金會
慈濟基金會花蓮本會急送往海地的紅豆香積飯,經過愛的接力轉運,已正式抵達海地受災較嚴重的災區,並立即進行熱食發放。(照片提供:慈濟美國總會)
【新聞稿】為解決海地災民糧食短缺問題,由慈濟基金會花蓮本會急送往海地的紅豆香積飯,經過愛的接力轉運,已正式抵達海地受災較嚴重的災區,立即進行熱食發放,許多災民連基本的碗盤都缺少,慈濟美國總會急調三千多份環保碗及湯匙送往災區因應。

慈濟基金會指出,急難初期,由臺灣花蓮慈濟基金會援助送往海地的熱食供應站,共計有七個供應點,每天可解決上千位災民用餐問題。而海地災區尚有因交通與通訊問題無法確認的受災民眾,因此當慈濟志工賑災團每經過一個區域,均留意是否有災民迫切需要物資的需求。

一組志工前往較偏遠地區進行熱食發放後,在回程路上,志工發現當地有一處天主教老人安養中心,在風災中毀損,數十位老人目前住在鄰近學校,生活環境克難,修女正在對外求援之際,剛好來自臺灣的香積飯送達,住在安養中心裡的長者說,吃到紅豆飯,簡直像吃到維他命一樣。

由於海地人對於米飯的烹煮方式不熟悉,慈濟志工為考量海地人平常習慣的口味,除教導當地人如何烹煮紅豆香積飯外,為符合當地人口味,特別在海地當地採購屬於海地人喜愛的調味食材搭配臺灣紅豆香積飯,經過多次試吃與調理調味料配置數量與種類後,調理出「臺灣紅豆香積飯、海地調味料」專屬海地民眾食用的口味,許多災民手捧著熟悉口味的臺灣香積飯,不由自主柱流露出感動的表情。

另外,海地房屋不管木頭或空心磚搭建,多由鋅板作為屋頂。但因許多災民房屋的屋頂,在此次颶風過後,原有的鋅板都早已被吹落且無法使用,為讓災民住家可以遮風避雨,慈濟美國總會等在海地的賑災志工已就近在海地購集鋅板,提供災民搭建使用。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