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偏遠地區大型義診 慈濟再度協辦
2012-04-10 | 陳春善
慈濟月刊介紹慈濟在南非的活動,凱特琳看到有同膚色、又身穿藍天白裙的志工,因而吸引了她的目光,不停地讚歎,原來凱特琳也來自南非,她很感動族人當了月刊中的明星。
美國今年(2012年)第一梯次的偏遠地區大型義診(RAM),首先在美國北加州奧克蘭舉辦第一梯次,從3月22日至25日為期四天。義診第一天,候診區出現一位身著時髦女性凱特琳,她過去很愛旅行和打扮,但當失業後,就得在長長隊伍中,徹夜等待以便拿到號碼,才有機會治療天天折磨她的牙齒。
佛陀與天主 合作醫治病者
來自馬林縣「回家的路」基金會(Marine County Homebound)社工黛安(Dianne Maxon)與拉妮(Lani Borgwardt),特地載著九位從橋下、樹叢裡一一找出來的遊民來看病,黛安表示,希望天主庇佑遊民今天能幸運配到夢寐以求的眼鏡,同時蛀牙、發炎難耐的牙齒,也能在今天得到幫助。拉妮再三期待慈濟大愛醫療車能開到馬林縣做義診,這個小鎮實在很須要像慈濟這樣有慈悲愛心的團體。拉妮發願以身作則每天存下美金10分或更多來回饋,也要帶動周邊效仿慈濟竹筒精神。
黛安說:「我們已等慈濟很久了,今天來到現場又看到這麼多穿著這麼漂亮制服的志工,內心更加充滿期待與渴望慈濟能伸出援手來相助,相信基督天主與慈濟的愛是一樣的。」長年來,由於美國募款不易,嚴重影響到「回家的路」基金會資金來源,因此基金會說什麼也不願錯過這一次的義診合作機會。
受助者回饋 響應竹筒歲月
第一天義診發出六百多張看診號碼,手持五號的老太太,昨晚由姪女們陪同輪番下車排隊等待。露天加上寒冷,這樣的「夜」感覺特別長,五號的老太太說:「實在太多太多人需要你們了。」
長年來,經濟大國的美國也敵不過景氣蕭條,失業率雖然稍稍改善,但健康保險的費用仍然是窮困人家難以負擔的;看不起醫生的低收入戶比比皆是,或是有了保險卻不敢輕易看醫生的人也不在少數。
病患之一的布蘭卡(Blanca),腳踝扭傷的痛,一年多來讓她的生活相當不便,經人醫會中醫師廖明煌扎下幾針後,明顯地減輕了她的疼痛感,坐在診間裡不時露出感恩的笑臉,很開心要求與醫生合照。
布蘭卡是從臉書(facebook)得知慈濟有提供針灸服務的訊息,感覺這是自己扭傷復原的最好機會,朋友也勸她試看看,而且這是給沒保險者的就醫機會。布蘭卡兄妹昨晚八點就開車來排隊,經過一夜苦站後,用著西班牙語的口音說,「我太幸運了,相信今年應該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申請到學校了。一年來腳痛走不遠,志氣也幾乎失去了。」離開時,還一直說:「還好昨晚有來,還好昨晚有來。」
四十六歲的瑞雷(Ray),是一位馬場工人,與馬兒生活整整三十年,活到這把年紀,他說什麼是健康保險實在不想懂,因為付不起每個月的保險費用,不過只要知道鄰近城市有義診機會,絕不會錯過。志工向他介紹慈濟竹筒的由來,驚訝的他,立刻從口袋掏出紙鈔塞進竹筒,隨即說:「我可以擁有這個(竹筒)嗎?我存滿了,明年一定帶回來。」
病患的笑容 志工最大安慰
來自哥倫比亞的凱瑟琳(Catharine),擁有電機學位,付了一筆費用給仲介,希望能在美國謀得一職;然而,當凱瑟琳一下飛機,仲介告訴她,「妳要去的公司倒閉了,我們的責任到此,接下來自行負責。」
這個消息讓凱瑟琳頓時無所適從,繳給仲介的費用也拿不回來,只能靠打零工養活十五歲的兒子,同時依靠居住在加州灣區海沃(Hayward)的妹妹,想盡辦法騰出一個小小房間讓姊姊來住。
凱瑟琳三個月前幫忙打掃、褓姆工作時,用力不當導致肩膀受傷,由兒子及妹妹攙扶著來到義診現場,痛苦清楚寫在臉上;經過幾分鐘的針灸治療,凱瑟琳的疼痛獲得緩解,也能輕鬆舉高雙手,兒子親睹媽媽三個多月來痛苦神情,此時看到媽媽解脫病痛的高興神情,毫不考慮的決定學醫之路,他說要幫助苦難人,回饋社會。
每位求診病患,痛苦、不安的走進來,卻是開心、帶著笑臉說感恩的向志工揮手走出去,而這也是志工們最欣慰的時刻。
(文:陳春善 美國北加州報導2012/03/22)
「在這本月刊裡面每個人都很漂亮,我可以帶走這一本嗎?」義診前一天晚上九點半,凱特琳女士(Kathrine) 抱著毯子趕來排隊,她說自己很幸運從就業服務處得到這個訊息。當慈濟志工向前親切的問候,翻開美國今年(2012年)第一梯次的偏遠地區大型義診(RAM),首先在美國北加州奧克蘭舉辦第一梯次,從3月22日至25日為期四天。義診第一天,候診區出現一位身著時髦女性凱特琳,她過去很愛旅行和打扮,但當失業後,就得在長長隊伍中,徹夜等待以便拿到號碼,才有機會治療天天折磨她的牙齒。
佛陀與天主 合作醫治病者
來自馬林縣「回家的路」基金會(Marine County Homebound)社工黛安(Dianne Maxon)與拉妮(Lani Borgwardt),特地載著九位從橋下、樹叢裡一一找出來的遊民來看病,黛安表示,希望天主庇佑遊民今天能幸運配到夢寐以求的眼鏡,同時蛀牙、發炎難耐的牙齒,也能在今天得到幫助。拉妮再三期待慈濟大愛醫療車能開到馬林縣做義診,這個小鎮實在很須要像慈濟這樣有慈悲愛心的團體。拉妮發願以身作則每天存下美金10分或更多來回饋,也要帶動周邊效仿慈濟竹筒精神。
黛安說:「我們已等慈濟很久了,今天來到現場又看到這麼多穿著這麼漂亮制服的志工,內心更加充滿期待與渴望慈濟能伸出援手來相助,相信基督天主與慈濟的愛是一樣的。」長年來,由於美國募款不易,嚴重影響到「回家的路」基金會資金來源,因此基金會說什麼也不願錯過這一次的義診合作機會。
受助者回饋 響應竹筒歲月
第一天義診發出六百多張看診號碼,手持五號的老太太,昨晚由姪女們陪同輪番下車排隊等待。露天加上寒冷,這樣的「夜」感覺特別長,五號的老太太說:「實在太多太多人需要你們了。」
長年來,經濟大國的美國也敵不過景氣蕭條,失業率雖然稍稍改善,但健康保險的費用仍然是窮困人家難以負擔的;看不起醫生的低收入戶比比皆是,或是有了保險卻不敢輕易看醫生的人也不在少數。
病患之一的布蘭卡(Blanca),腳踝扭傷的痛,一年多來讓她的生活相當不便,經人醫會中醫師廖明煌扎下幾針後,明顯地減輕了她的疼痛感,坐在診間裡不時露出感恩的笑臉,很開心要求與醫生合照。
布蘭卡是從臉書(facebook)得知慈濟有提供針灸服務的訊息,感覺這是自己扭傷復原的最好機會,朋友也勸她試看看,而且這是給沒保險者的就醫機會。布蘭卡兄妹昨晚八點就開車來排隊,經過一夜苦站後,用著西班牙語的口音說,「我太幸運了,相信今年應該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申請到學校了。一年來腳痛走不遠,志氣也幾乎失去了。」離開時,還一直說:「還好昨晚有來,還好昨晚有來。」
四十六歲的瑞雷(Ray),是一位馬場工人,與馬兒生活整整三十年,活到這把年紀,他說什麼是健康保險實在不想懂,因為付不起每個月的保險費用,不過只要知道鄰近城市有義診機會,絕不會錯過。志工向他介紹慈濟竹筒的由來,驚訝的他,立刻從口袋掏出紙鈔塞進竹筒,隨即說:「我可以擁有這個(竹筒)嗎?我存滿了,明年一定帶回來。」
病患的笑容 志工最大安慰
來自哥倫比亞的凱瑟琳(Catharine),擁有電機學位,付了一筆費用給仲介,希望能在美國謀得一職;然而,當凱瑟琳一下飛機,仲介告訴她,「妳要去的公司倒閉了,我們的責任到此,接下來自行負責。」
這個消息讓凱瑟琳頓時無所適從,繳給仲介的費用也拿不回來,只能靠打零工養活十五歲的兒子,同時依靠居住在加州灣區海沃(Hayward)的妹妹,想盡辦法騰出一個小小房間讓姊姊來住。
凱瑟琳三個月前幫忙打掃、褓姆工作時,用力不當導致肩膀受傷,由兒子及妹妹攙扶著來到義診現場,痛苦清楚寫在臉上;經過幾分鐘的針灸治療,凱瑟琳的疼痛獲得緩解,也能輕鬆舉高雙手,兒子親睹媽媽三個多月來痛苦神情,此時看到媽媽解脫病痛的高興神情,毫不考慮的決定學醫之路,他說要幫助苦難人,回饋社會。
每位求診病患,痛苦、不安的走進來,卻是開心、帶著笑臉說感恩的向志工揮手走出去,而這也是志工們最欣慰的時刻。
(文:陳春善 美國北加州報導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