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帶新朋友 義診一棒接一棒

2021-03-23   | 吳珍香
來到鄉親家中除為長者量血壓看診,確認用藥情形,醫護團隊與志工合唱《無量壽福》誠心祝福阿嬤健康快樂無病痛。(攝影者:謝海,地點:新北市貢寮區,日期:2020/03/21)
揮別前幾天的豔陽高照,受到大陸冷氣團的影響,從3月21日起氣溫全臺氣溫驟降了十度,不少地方夾帶與是滴滴答答下個不停,但新北市貢寮區的義診仍然如期展開,除了在澳底國小定點義診之外,另有多條往診路線,分別由醫師率領,前往關懷鄉親。
 
其中,往診貢寮里的路線,由熟門熟路的沈士雄醫師當嚮導,帶領藥師、護理師及志工、青年志工等十八位,分坐五部車,行進岔路多又崎嶇陡峭的蜿蜒山路,走進十二位病苦的家,給予膚慰及診視,傳遞愛與關懷。
 
廿載關懷 老朋友探望不斷
 
「人醫會義診從五十多歲走到現在七十五歲了,二十多年有餘了,往診貢寮里這一路線將近二十年,這些往診戶已是我的朋友、家人,他們在等我來,是一種希望,我也是在等來看望他們,看看老朋友,說說話。」
 
一頭白髮的沈世雄醫師,已經在貢寮里參與義診二十多年,許多往診戶都是老朋友,他帶領著義診團隊,每走進一戶,總是能聽到屋內笑聲朗朗。幽默風趣的沈世雄醫師,透過噓寒問暖、閒話家常,檢查老朋友們的用藥是否重複、過期;從互動言談中,觀察他們的健康、心靈是否有變化,才能及時協助。
 
走進八十八歲魏阿公家,沈醫師問他:「當年你跟你太太相差九歲,那時你幾歲把人家娶回家。」魏阿公笑笑地說:「我二十七歲娶啦!」沈醫師笑著回應:「幼齒喔!十七歲就嫁你了。」阿嬤接上話說:「我爸爸說,早嫁晚嫁都要嫁,早嫁家裡省米,乎尪養(臺語)。」雙方互動當中笑聲不斷,在閒聊後,沈醫師也囑咐阿公血糖有點過高,提醒他到大醫院掛號檢查看診。
 
另外一戶裡頭卻又是不一樣的光景。「今天怎麼啦!不愛講話,沒笑容。」八十歲賴阿嬤見到團隊來訪,卻罕見地不太說話,經醫師、護理師和志工的真誠的關懷問安,阿嬤才敞開心房:「看到醫生來,很歡喜,家裡都沒人出入,只我一人,沒人陪我講話,很孤單。」
 
經過醫護和志工的膚慰後,阿嬤孤單的感受逐漸緩解,表示:「醫生揪照顧我,拿眼藥水、貼布、藥膏給我,揪甘心,跟醫生說說話,和有你們說說話,心都開,較沒鬱卒了。」
 
青年志工洪逸津為長者按摩,想到遠在金門的阿公阿嬤,難過自己無法及時親侍,但看到長者露出笑容就覺得很快樂。(攝影者:謝海,地點:新北市貢寮區,日期:2020/03/21)

 
社群響應 年輕人一展所長
 
醫護和志工熟練地問診,青年志工也在一旁努力協助、送上關懷。為接引有愛心且樂於付出的年輕人一同參與,團隊將義診活動的訊息透過網路平臺對外傳遞,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回響,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報名參加。在經過初階課程後,他們才能夠在假日加入義診團隊。
 
「阿公阿嬤們生病了,要下山看病,實在很不容易,所以更需要我們走進去,去看他們;這次的義診行,收穫很多,學到要細心的檢視藥單、藥品和用藥是否過期及叮嚀用藥的安全。」第三次與人醫團隊義診的青年志工洪逸津,就讀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四年級,他希望能夠在畢業後發揮自己所學,所以才報名義診團隊,利用假日走進偏鄉,試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看到阿公阿嬤的笑容,我覺得我做對了,會一直做下去。」在醫院的病人有醫護照護,是既幸福又有安全的及時救護,反觀偏鄉長者,獨居又需擔心病疾,有時還無法受到及時搶救,讓洪逸津看到偏鄉長者的苦處。她為阿公阿嬤揉肩、按臂膀時,想到了自己遠在金門的阿公阿嬤,雖然沒辦法及時見到他們,感到有些難過;不過,當她看到偏鄉的阿公阿嬤在她按摩後,露出笑容,心裡的難過也好像被填補了,踏實且快樂。
 
著力超過二十年的醫師帶領,在學新芽跟著腳步傳承經驗,一棒接一棒,對老朋友的關心還會一直持續下去。【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每到一處往診總能聽到笑聲朗朗,沈士雄醫師於看診時,與長者互動閒話家常,視病如親,讓鄉親持續存著一個希望。(攝影者:謝海,地點:新北市貢寮區,日期:2020/03/21)

 (文:吳珍香 新北報導 2021/03/2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