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重逢遇貴人 反轉生命傳遞愛
2021-05-06 | 李明霂、陳怡霖今年三十四歲的黃雅蘋,在5月1日重回闊別二十多年前的龜山租屋處,聊起那天她在花蓮,久別乍逢當年關懷她們家的慈濟志工黃清月,這時說到激動點,她流下感動的眼淚。
闊別二十多年 朝山不期而遇
「是雅蘋!真的是雅蘋!媽媽是寶珠嗎?」「對!」個子嬌小的黃清月,進入慈濟接近三十年,4月24日陪伴書軒小志工回花蓮靜思精舍朝山時,她拿起掛在黃雅蘋胸前的名牌,一臉悸動不已地說,黃雅蘋則迫不及待回答。
當時,精舍師父在教小志工儀軌,三百多人裏頭,黃雅蘋與黃清月中間隔著一個座位,忽然黃雅蘋靠過來對她說,「師姊我覺得你很面熟。」「真的嗎?」說完,黃清月疑惑地將口罩拿下「對!對!對!」黃雅蘋激動地說,接著問,「你是不是住在龜山、比手語……」黃清月笑一笑,即伸手拿起她的名牌來看,才一下子,就想起了那些往事,接著叫出了黃雅蘋媽媽的名子。
闊別二十多年,黃雅蘋感動地想哭,黃清月則開心地想抱抱她。休息時,她們一起合照,留下這重逢的一刻,黃雅蘋這時不可置信地想,「這很像是在拍偶像劇,轉角就遇到師姑。」黃清月卻意外地想,「回去,我一定要打電話給那時一起前往關懷的鄧有香。」
約好時間再見,這段塵封的因緣再次閃亮了起來。
重回舊地 回眸來時路
5月1日近午,陽光燦爛,照得街道上的路邊小草油亮油亮地,花兒隨風搖曳,像是歡迎那曾經在此住過的小女孩回來。
站在這郊外寧靜的街道上,鄧有香、黃清月與黃雅蘋回到記憶裡的過往。
「清月跟我講時,完全想不起來,來到這裡我就想到了,那是很久很久的事,爸爸生病,媽媽要照顧他,兩個小孩還小又要讀書,生活有困難。」今年七十四歲的鄧有香,聽到黃清月說時一開始還想不起來,直到重回舊地,終於喚起記憶。
那年,黃雅蘋就讀國小三年級時,長得可愛甜美,開計程車的爸爸突然中風,媽媽要照顧爸爸及患有小兒麻痺的哥哥,生活陷入困境,當時全家早已是慈濟的會員,也因這因緣,在1997年,經收善款的師姊提報給慈濟,而成為慈濟的感恩戶。三年多後,爸爸往生,慈濟停止補助,但仍持續關懷。
同時喚起記憶的黃清月,讚歎黃雅蘋那時很乖巧,「媽媽很辛苦,要照顧先生也要去鄉公所做打掃,雅蘋有空就會去幫媽媽的忙,掃鄉公所的外圍。」
會去鄉公所幫媽媽領米、領醬油,黃雅蘋也一心想幫家裡賺錢,「看到媽媽跟別人借錢的樣子,就是要讓我跟哥哥吃飽,記得小學六年級時有去校長家幫忙打掃,一次五百元,然後會努力讀書領獎學金,寫作文投書刊或到合作社打工。」艱困過往,已成過去,她長大已不覺得辛苦,且還翻轉生命,於今年參加慈濟委員培訓,做個手心向下的人,希望讓愛一代傳一代。
回饋做志工 把愛傳出去
「慈濟的師姑來了,還不趕快回來。」小時候黃雅蘋還蠻愛玩,會跟鄰居小朋友到隔壁玩沙子,媽媽看到慈濟人來關懷,即刻去叫她回家。「小時候家裡欠人家很多錢,沒有人會跟媽媽聊天,也可能不會有親戚來找我們,但是這些師姑卻把我們當成家人在愛護。」黃雅蘋印象深刻回憶道。
早期慈濟幫助黃雅蘋一家人的資料,媽媽都還保留著,她說,「這是媽媽要記得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而這些以後都是我要去做的。」
這天,她們把握時間,黃清月與鄧有香帶著黃雅蘋去附近做居家關懷,拜訪一對當時與她同年齡的小姊妹,盼以她的故事來鼓勵她們。「當看到妹妹,就看到自己小時候,記得第一次師姑來我們家,就想怎麼有跟我們沒關係的人對我們這麼好,自己的親人不會,所以我更堅定要做這一塊。」
遠在高雄照顧外婆的媽媽,看到黃雅蘋與黃清月的合照後,跟她說,「我以前年輕時就想做慈濟,現在你幫我先做了。」
小時候是感恩戶,受到幫助得到感動,長大後做志工,延續師姑們的愛,黃雅蘋穿著培訓志工服,發願地說,「我要把這份愛傳下去,但我還在學習愛跟智慧的結合,才能真正把這份愛傳下去。」
(文:李明霂、陳怡霖 桃園報導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