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始信仰 原民在基督教中體現宗教自由
2022-07-26 | 慈濟基金會孝敬祖靈 信仰即生活
2022年7月22日在慈濟基金會舉辦的全球共善學思會——宗教聖職教育的當代展望講座,布興.大立牧師以「臺灣原住民所經驗的宗教自由」為題,分享原住民宗教如何從地方性的教義走向到國際性。
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牧師是新竹人也是泰雅族原住民,擁有神學博士學位的他,曾擔任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長年從事原住民宣教工作、推動民族議會、原住民信仰自由及原住民神學教育,也是現任臺灣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
目前臺灣原住民有16個族群,分布在臺灣各區,有57萬9百21人;布興牧師表示,臺灣原住民在荷蘭統治時期有53族,日本統治時期有29族,到了國民政府只剩9族,後來陳水扁擔任總統,開始重視鄉土文化教育,原住民恢復了5個,馬英九擔任總統時又恢復了2個,才回到現今的16個,且16個族群裡,花蓮就佔了5個。而這少數的原住民族群能夠維持到現在,靠的就是信仰沒有被消滅。
從過去臺灣的人類學研究來看,他們認為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就是祖靈崇拜,布興.大立說:「其實祖靈崇拜是全世界對所有原住民宗教的定義。」他直言本身就有原始的宗教信仰,但原住民不是祭拜祖靈,而是孝敬祖靈。對他們而言,祖先往生後,會回到他們口中的大靈,也就是頭目的靈,意義上來說,是天上的主或說是上主。
對原住民而言,對祖靈的孝敬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活。「原住民認為高山是父親,樹林是弟兄姊妹而大地是母親。」布興・大立說,原住民的信仰是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這也是為何在日本統治臺灣時,為何會發生霧峰事件的原因,「原住民生氣了,因為日本人砍伐的森林是族人的靈。」
宗教對話 尊重且欣賞
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在荷蘭及日本統治時期都受到了毁滅性的打壓,荷蘭統治臺灣的時候,就抓了342位巫婆綁在郊外的樹根,活活的餓死。日據時期,日本人強制原住民改信日本天皇,也禁止基督教向原住民傳福音。
布興.大立也提到,一直以來臺灣的佛教徒和原住民在一起時,從來沒有衝突。1946年以後到1970年間,每一個部落都有基督徒,有人說原住民改變信仰了、放棄信仰了,但在有布興.大立看來,是原住民帶著信仰深入到基督徒中,「原因是相信天上的主,相信天上的一位上帝。」
此外,布興.大立也分享,基督教傳教的方式和原住民的傳統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像是唱歌、跳舞讚頌主等,「他們對上帝的信念都用原住民的稱法,完全沒有改變。」他說明,以玉山神學院辦學宗旨而言:「我們的宗教教義最重要的是用基督的信仰,來建立原住民的自有身分自由,成為臺灣的基督徒而不是加拿大或哪個國家的基督徒。」布興.大立不諱言,「意識教育的神學發展,導致原住民在二、三十年來,都向政府抗議打壓我們的宗教信仰,打壓我們的原住民的權益。」布興.大立認為,基督教信仰幫助原住民認同自己的身分。
最後,他強調原住民原始的宗教信仰,已在基督教信仰中找到真正的宗教自由,也期待宗教交流不只是在宗教教義上的對談,還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賞,相互合作,共同關懷造物的完整,也就是除了不要壓制其他宗教的價值,更不能壓制自然宇宙的生命,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眾生。
(文:潘俞臻 花蓮報導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