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愛 灑落在安德森之家

2014-10-08   | 袁亞棋
安德森純手工打造的「安德森之家」,共有三十多位居民與五十多位孩子聆聽愛灑分享,人數眾多因而由窄小的室內擠到室外。(攝影者:朱恆民 地點:德本近郊山區Brookfarm 日期:2014/09/21)
「看!山坡那一邊聚集許多人的屋前,就是我家!」在春光暖暖沐浴大地的週末,志工們共乘著慈濟車,隨著安德森‧祖魯(Anderson Xulu)的指引抵達南非德本北邊的Brookfarm社區。

簡陋平凡屋 招生一樣自豪

志工本以為,「Brookfarm」顧名思義應該是一塊廣大農地與草原的地區,沒有想到實際上卻是一片高密度住宅的社區,經過本土志工們解釋,才了解原來這裡早期都是印度裔移民開墾的農場,但由於種族隔離解除後,此區漸漸增加了祖魯住民,印度裔也漸漸遷出,故至今幾乎演變成完全祖魯化的本土社區,僅有少數的印度裔小販在此開店,經營小生意。

又轉過了幾個彎路小道,終於來到了志工安德森的家。只見安德森敏捷的跳下車,忙碌地跑進跑出安頓聚集的居民,幾位本土慈青熟練的將慈濟車上影音設備卸下,合力搬入安德森的家中準備架設,但怎麼一轉眼安德森又跑不見人影?原來安德森家裡沒有電,所以趕緊牽著延長線,跑到約二十公尺遠的隔壁鄰居家中「借電」。好心的鄰居也非常大方,接過的延長線插頭,就往家裡插卡式電表總機一插,就把電給借過去了!

由於本土社區內的居民普遍窮困,故多數人家中是安裝儲值插卡式的電表,有錢就加值,一次加南非幣十蘭特、二十蘭特。而如安德森的家則是連儲值式電表都沒有,窄小的屋內空間是由鐵片、木條、磚頭拼湊搭建而成,在牆面與屋頂的接縫處既「通風」又「透光」,倘若雨天時,更有從天而降的「自來水」,這就是安德森純手工打造的「安德森之家」,也非常自豪的歡迎著社區居民、孩子們到來聆聽一場「慈濟愛灑分享」。
志工們來到德本北邊Brookfarm社區的安德森‧祖魯的家舉辦「慈濟愛灑分享」。(攝影者:袁亞棋 地點:德本近郊山區Brookfarm 日期:2014/09/21)


慈濟志工把握愛灑分享前的空檔,走訪於附近左鄰右舍邀約與宣傳,見人就說:「我們是慈濟志工,現在在安德森家中有一場感人的故事分享,你們要趕快去聽喔!」於是人們漸漸聚集,共有三十多位居民與五十多位孩子,由窄小的室內擠到室外。志工們自動自發編成三組人員,一組本土志工負責愛灑分享,一組本土慈青負責聚集現場所有孩子們於戶外空間玩遊戲,另一組包含本土、華人的志工隊伍則跟隨著安德森的腳步,前往訪視照顧戶。

愁容變笑顏 最歡喜的回饋

志工隊伍伴隨著愛的歌聲,穿越在巷弄中,其中一位背著紅色急救包,跟隨在隊伍最後的莉波(Lipuo Ngobese)是位新志工,這次是她第四次參與跨區下鄉訪視關懷。

莉波是政府社工人員,但是和多數社工人員不同的是,莉波工作之餘,假日也默默的到處幫助社區內的病患與孩子。擁有駕駛執照、婦幼保健及愛滋衛教等多項專業證照的她,有錢時就自掏腰包出油資四處照顧社區病患,或送他們去就醫看診,沒有錢時就靠著鄰居家人的資助,持續自己社工「工作外」的純粹愛心行動,一切無所求,唯一只要病患一聲「謝謝」的笑容,就是莉波內心最歡喜的回饋。
莉波把握週末假期,也跟隨慈濟志工腳步,跨區四處訪視關懷。(攝影者:朱恆民 地點:德本近郊山區Brookfarm 日期:2014/09/21)

今年(2014年)度莉波有因緣結識慈濟志工,進一步了解才發現慈濟的理念竟與自己默默助人十多年的理念如此契合,及更有這麼多能夠志同道合的人以純粹的愛心付出於苦難,故莉波毅然決然的投入,於是把握舒適優閒的週末假期,將自備簡易藥物及包紮用品的急救包背上了身,也跟隨慈濟志工腳步,跨區四處訪視關懷。

擺脫病苦 茹素就是處方簽

當天所訪視的照顧戶中有一位中風的病患,志工們立刻請莉波向前示範正確的按摩方式,莉波輕聲的為病患解釋,從頭到背、從手到腳、由關節到四肢末稍處,莉波專業的架式中又展現出充滿尊重與愛的輕柔,讓志工們在一旁也覺得能夠被感動。

另一位照顧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太太,向志工們抱怨,自己身有病,不知該怎麼辦?安德森立刻跳出來補充:「看看我已經六十二歲啦!要跑、要跳、左扭右擺,一、二、三、四,通通沒有問題,就是因為吃素啦!」於是在大家的笑聲中,老太太被志工們勸素成功,同時志工們也為每一位訪視的照顧戶,恭敬的祈禱,獻上上人的福慧紅包與祝福。

訪視結束,步行返回愛灑現場的途中,安德森與大家分享他很喜歡「對症下藥」的理念,就如同「吃素」可以解決許多疾病的問題,就是拔除病苦根源的妙法,真是太棒了!
安德森帶領志工們為每一位訪視的感恩戶,恭敬的祈禱,獻上上人的福慧紅包與祝福。(攝影者:朱恆民 地點:德本近郊山區Brookfarm 日期:2014/09/21)


能解決煩惱的藥 做就對了

一回到安德森家,這位六十二歲、行動卻十分敏捷的老人家,又忙著跑進跑出,原來才一下子的功夫,現場孩子由五十多人一下子聚集到一百多人,菜料卻準備得太少。於是安德森就在自家廚房戶外的屋邊一角升起了火,架上一只小鐵鍋,轉奔向空地上的菜園摘了一些菜,切切洗洗,立刻下鍋。當熱、油與水氣交會起吱吱喳喳的聲音,料理的香氣也冒出來了,翻炒了幾回,安德森一邊向身旁的志工們讚歎起了自己:「啊!這真是太美味了!我就是天天吃這個才能如此『老當益壯』做慈濟!」也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回想起了安德森今年初加入慈濟時的分享,他說自己是在一場慈濟愛灑中,找到了對的「藥」,這個藥就是「做就對了」,也在做的當中發掘到原來社區內充滿了種種疾病與煩惱,種種病症皆來自於「心」,故真正能醫心的良藥就是「愛」,所以他要用慈濟的愛為社區內貧病苦難「對症下藥」,期望人心淨化,藥到病除。

愛灑分享與供食後,社區居民們仍不忍散去,駐留在安德森家聊慈濟,志工們當日又多招募到了七位新志工,而孩子們依舊在空地上跑跑跳跳,遊戲著已經玩了一個下午用塑膠袋編串的跳繩。暖暖的陽光依舊均勻地灑在午後的大地上,而愛也聚集在Brookfarm中平凡簡陋的「安德森之家」。【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袁亞棋 南非德本報導 2014/09/2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