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爐淬煉 矢志弘願

2020-11-13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漢文的很深,日文的就好像在對話,就是我那個時候的現代,感覺到說很應機、對機,請他們幫我帶回來,所以這法華三部就完全帶回來,看到很開心。總而言之,這就是得到《法華經》,如魚得水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證嚴上人11月12日醫療溫馨座談開示】
「很榮幸也是很貼心,看到這麼多大醫王,每一位醫王都曾經為了志業,人人都是發心發願選擇醫療,為了搶救生命,這都是大家的方向與目標。你們過去花了多少時間,我所看到的是發心立願,那種心願絕對沒有變,那樣愛人、救人,我想從開頭一直到現在,都是一樣。」
 
證嚴上人行腳第八天,11月12日即將從臺北移動到桃園,臨時前與臺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進行溫馨座談,談及每一個人不同的發心立願,都是從一個小地方所觸發,繼之堅守不動、持之以恆,才能連結每一個人的力量,共同為人群付出。
 
「過去,也許各位醫王與護理菩薩,都在各不相同的醫療環境,儘管方向都是一樣,可是那生活習慣,在任何一個醫療系統,也許彼此之間各有自己的方向,因為有這樣的好因緣,我們匯聚在一起,那就是慈濟大家庭、大團體,所以我們變成有志一同,這都是我體會到的大我——每一個人都有你的我,我的我,他的我,人人不同的一個我。」
 
不同背景的人如果能有志一同,就能存異求同;而與凡夫境界的堅持我執,彼此爭奪權力,有著極大的不同。
 
「總是,我們的人生很障礙,而且很煩惱。這是因為每一人的『我』,都有『我所爭執』、『我所爭取』,人與人之間相處得都很辛苦。所以佛陀會說,人間苦啊!苦在人人爭『我』,人人有感受的我還不足,這種不足的人生最辛苦。」
 
有限生命勇承擔 千錘百鍊造不凡
 
上人回憶未出家前,養父待己寬厚、疼惜,雖然也承擔了家庭的責任,但從不以為苦。
 
「我自己的我,我覺得自己的一生,天天都很滿足,從年輕的時代開始就覺得,這樣的人生哪裡有苦啊?不覺得有苦。但是隨著時間年齡的長大,把眼光放前看,的確世間,比比皆是都是苦。就如我自己,我的父親很疼惜我,還找一個跟我年齡差不多的(女伴),要來代替我做事,我想要做什麼,她就在我身邊,我真的是很感恩。」
 
「從小一直感覺,人間總是一個責任。母親給我的,總是她對我的依賴,我要掌起一個家庭;父親這一邊的感覺,感覺我是被疼惜的。所以一直感覺人生很有福——能挑起責任,就是有價值的人生。而且那種被疼惜的感覺,那就是要感恩。」
 
上人提醒,人生的幸福不在物質生活的優渥,而是能承擔責任並懷抱感恩,感恩生活所帶來的歷練,能讓我們承擔責任,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人世間,要比喻它是一個洪爐,還是不斷讓它鍛鍊著(『我』),拿出來,還要搥、還要打。面對著人生那樣的責任,總是很大很重的責任,一直到自己有自己的方向。」
 
人生何價細思量 志為天下挑米籮
 
人生何價?是有錢能花用?還是過著錙銖必較的生活?上人提起自己當年還未出家的經驗,從拾起掉落地上的買菜零錢,那一剎那的起心動念。
 
「有一天,我提著菜籃買菜的時候,那錢包裡的錢就不小心掉出來,錢掉落在地上,就趕快撿一撿,把錢塞進回錢包裡。那個時候心裡感覺到說,『人生的福難道就只是這樣而已嗎?就是這樣有錢,不會受到錢的壓力,隨手拿起來就有,不只是有,還可以丟在地上撿一撿,人生只是這樣就叫作有福嗎?』那個時候那一念心,給我自己很大的震撼,。」
 
「所以菜買一買,那個菜販會幫我送回家,我就一路往慈雲寺去了,我進去,那修道法師就說:『你今天怎麼那麼早?』我都沒有回答,總是在他的桌旁就拉了一隻椅子就坐下來,我就問說:『人生,一個女生的福只是挑菜籃嗎?要掌一個家,就是要準備三餐,讓人人很能滿足,難道就只是這樣?』」
 
慈雲寺修道法師對著這個大哉問,只是如實回答著:「誰叫你要天生就是一個女人?」卻觸動了眼前這位善女子的大丈夫心志。
 
「我回一句說:『也可以成為大丈夫,也可以挑起天下米籮。』從那天開始,一直一心一意想著,如何能脫離這樣的小家庭,投進人間的大家庭。」
 
一字一拜契法華 靜思弟子承法脈
 
後來,上人因為調養身體,住進慈雲寺靜養,看著出家人每日持誦佛經,以及這些儀軌所給予信徒的心靈寄託,更希望能深入經藏,瞭解佛法的真實義。
 
「天天看到修行人在誦經,我一直感覺,修行只是誦經而已嗎?而且有人要消災、家庭要祈福,都是往寺廟裏來。只是心裏一直感覺,什麼才是真正佛法的道理?剛好,慈雲寺的信徒,有一天匆匆地來跟修道法師說:『師父,要跟你說,有一部《法華經》,那是好像是宋朝時代的……』」
 
「我在那裡調養就聽到,莫名其妙的一念心,就是在那個時候,就買下了那一部《法華經》。的確,它的時間應該是很久遠的時間,紙張也真正有糊掉,而且有濕氣,讓它一疤一疤的黃色,但是感覺很珍惜。那一部經,我總是拜經一字一拜,整部《法華經》是一字一拜。這一部《法華經》讓我很吸收,感覺這就是佛陀的精神,它裡面的每一句話,都是有無量的道理存在。」
 
透過一字一拜,持誦讀寫《法華經》,上人對於這部經典感覺相當契合,而後因緣識見《法華》三部經:《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也請友人從日本請回一版。
 
「漢文的很深,日文的就好像在對話,就是我那個時候的現代,感覺到說很應機、對機,請他們幫我帶回來,所以這法華三部就完全帶回來,看到很開心。總而言之,這就是得到《法華經》,如魚得水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與醫療團隊的溫馨座談,轉眼時間已到,上人暢言自己與《法華經》的因緣,言簡意賅中,提醒弟子們有因緣當深入經藏,各自用功。
 
「五、六十年來,我不離開《法華經》。《法華經》完全述說天地宇宙跟人間事,這就是《法華經》它的奧妙。所以你們有機會的話,《法華經》全部值得看。」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