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髓演繹 弘法利生

2022-12-23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這一回我們入經藏,讓我感覺到,就是要這樣,舞臺上,我們要有文字、要有形象在舞臺裡,如何把這些東西合起來,讓它精緻起來。能夠讓全球的慈濟人,或者是還沒發現、還沒看到、還沒體會到慈濟的人,也讓他們可以看到、體會到,也可以進來。就如《地藏經》說,已度、當度、未度,讓所有人能看到《法華經》的精髓、《無量義經》的人文,讓他們很簡單地就能夠了解人文,表達經文,宣導佛法的精神。」
【證嚴上人12月20日新店靜思堂溫馨座談開示】
感恩,也是很感動,其實一切都是因緣。慈宏(唐美雲)、慈道(劉若瑀),弘道;慈道已皈依,慈宏幾年前才皈依,所以我們大家有志一同。」上人在聆聽大家的分享後,感恩人人的用心,每一景、每一幕,都看到大家心血付出的成果。」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團隊成員12月20日與證嚴上人舉行座談,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唐美雲老師、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老師,以及兩團的團員們,一一分享從彩排到在高雄巨蛋五場演繹後的心得。團員們從對經文的理解、轉譯,到彩排期間所遇到的變化、挑戰,籌備期間的辛苦,都在演繹後化為滿滿的感動,上人回應,深表感恩與感動。
 
「真的是很感動。臺上的,不必說你們花了多少?各位演繹菩薩大家都提到,自己的感受也很深。看看優人菩薩,為了《無量義經》,練啊、唱啊,(排練)一大段時間。當然慈宏也是一樣,這都是你們個人在個人的『道場』,是道場!真正為了入經藏,用心演練,我真正的能體會到臺上的法入心,道也入心,所以我真的很感動!」
 
慈濟歷史證佛法 法華演繹共成就
 
轉化排練場為「道場」,上人肯定演繹團隊的用心,展現了十足的道氣,再加上慈濟入經藏志工,千人如一人,整齊畫一的動作,也令人震撼!
 
「從樓上看下去,實在是打從內心一直想,哪有可能?怎麼可能?到底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夠這麼整齊,圖騰在瞬間,差不多不用三秒鐘(展現),真正覺得很震撼,很感動。」
 
分秒間,句句經文結合慈濟歷史照片,看見慈濟從無到有,從花蓮到全球,志業的開展,回應了經文的義理,展現無量義的內涵。
 
「《法華經》是我修行的全部,我修行五、六十年了,這個全部就是在《法華經》。是啊!那時候為那個孤老無依的人(李阿拋)蓋第一間房子,第一個鏟是我鋤的,從那個時候開始,現在大愛村,到底在臺灣有多少,在國際間有多少,到底這力量哪裡來?尤其是在全球的慈濟學校、慈濟村等等⋯⋯這是從五毛錢延伸到現在,很感動,當然,這是無數量的人來共同成就。」
 
透過樂聲、影像與經文,交織出慈濟的歷史足跡,上人肯定舞臺的表現形式,也更期待能夠吸引對慈濟認識度不一的大眾。
 
「這一回我們入經藏,讓我感覺到,就是要這樣,舞臺上,我們要有文字、要有形象在舞臺裡,如何把這些東西合起來,讓它精緻起來。能夠讓全球的慈濟人,或者是還沒發現、還沒看到、還沒體會到慈濟的人,也讓他們可以看到、體會到,也可以進來。就如《地藏經》說,已度、當度、未度,讓所有人能看到《法華經》的精髓、《無量義經》的人文,讓他們很簡單地就能夠了解人文,表達經文,宣導佛法的精神。」
 
廣漠佛法真實義 應眾應機益眾生
 
佛法廣漠,與覺性相關的片段,難以在有限的場景,或畫面中進行表達。上人期許,南部場次已經演繹,後續的場次仍需要調整,期待人人將此次演繹的心得融入,讓精與純的人文之美得以展現。
 
「應該如何來修(改),已經在高雄五場(演繹)過了,我們現在如果要往中、往北,我們這五場的經驗、我們的感覺⋯⋯是否各位菩薩再來試試看,製作一個很精、很精純,讓大家看了會感動,也了解這叫做入經藏的人文、經藏的真實,將精神表達出來。這叫做『演繹』,不是『演說』,把經文裡的意思,像英文可以做成中文,讓大家看到這個中文,就了解裡面的內容。」
 
上人期許,不僅是畫面呈現,也期待字字經文與內容,能夠翻譯,將佛法義理翻譯成不同語言。以讓不同國家的會眾,人人都能有感,也有感動。
 
「期待能夠藉由我們的演繹,將法可以普及全球,期待文字來寫,可以翻譯做其他的文字,配合不同的國家,我們都可以將它發出去,在所有,有慈濟人的地方。運用現代科技,用隨身碟就可以給大家,這就是弘法利生,讓他們可以看得懂,若能這樣,我們大家共同有心,已經高雄五場過了,要往中北,可能我們更精、更精一點,來準備好,看有沒有辦法我們這樣真正的是弘法利生,真的很感恩。」
 
上人並以「四弘誓願」勉勵團員,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要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鼓勵團員,再好好磨合,把握此次入法的機會。
 
「你們大家好好再磨合,更加貼切、合,耐心、用心,各位你們都要用心,不要認苦,你們要說得樂,要法喜充滿。古人以前他們祈安,謝天地,就是演戲,和我們現在一樣。希望我們的這個舞臺就是譯經場,是用身體譯經。真的很感恩各位菩薩,每個人真的是在修行,看起來像修行人的感覺,真的很感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