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誠處世 恩謝眾生

2014-07-01   | 慈濟基金會
說及動物平權,上人言:「眾生平等,不應該分別哪些動物要保育、哪些動物是專門飼養給人吃。動物受傷了也會流血、會痛,同樣會害怕、會惶恐,因此所有的生物都要愛護、疼惜與保護。推動素食,全面地保護生命,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攝影者:莊景新)
玄奘大學日前舉辦「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會後,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及關懷生命協會張章得副理事長等人陪同多位國際訪賓參訪志業園區、入精舍會見上人。

無私大愛奉獻身 把握因緣共付出

澳洲墨爾本大學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參訪志業體後,肯定上人帶領慈濟人所締造的成就非常了不起,希望了解這一路走來的心得。

上人回應,佛法說因緣,慈濟志業的成就,即是因緣和合。「要成就一件事,不能只靠一個人,要靠大家的力量。感恩許多有緣人,也感恩這個時代有發達的科技,幫助傳達精神理念;種種背景因緣促成,才能啟發人與人之間良性互動,會合愛心力量付出。」

就像慈濟醫院需要全院同仁懷抱相同理念,以愛投入醫療工作;慈濟學校也需要校長、老師以共同的精神方向投入教育。上人強調,「人人有志一同,認為這件事該做,就要把握因緣共同付出。」

美國哲學教授湯姆‧雷根(Tom Regan)參訪慈濟大學解剖學科、了解慈濟大體捐贈之後,深受感動與震撼,表示自己得到了「革命性的啟發」。

上人表示,慈濟四大志業都是因應社會所需而設立,許多慈濟人有宗教觀,了解生命價值、接受生死觀念──生前盡心力為社會人群付出,往生後還能捐贈遺體成就醫療教育。

「對於慈濟人的付出,我非常感動而且時時感恩;我之所以不敢休息,就是因為受許多人的精神而感動,他們以身示教,生前身後都以無私大愛為社會大眾而奉獻。」

尊重生命眾志成 教化從根最長久

上人談到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首創「臨床模擬手術教學」課程,不僅讓醫學系實習醫師有實際操作各種手術的機會,也開放海內外醫學生、醫療人員參與。每一屆的同學們皆以感恩、尊重的心情對待大體老師;解剖學課程結束後先到火葬場打掃,再送大體老師火化,並且舉辦感恩追思儀式,形成傳統。

「感恩校長、老師們用心引導,讓同學們養成感恩回饋的心念與行動,也養成慈濟學校的人文校風。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家以愛心共同付出而成就的。」

說及動物平權,上人言:「眾生平等,不應該分別哪些動物要保育、哪些動物是專門飼養給人吃。動物受傷了也會流血、會痛,同樣會害怕、會惶恐,因此所有的生物都要愛護、疼惜與保護。推動素食,全面地保護生命,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

法國哲學教授尚盧‧紀謝(Jean-Luc Guichet)分享,上人所呈現的佛教思惟,直接打動人心,造成深遠影響。「人們或許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也不見得針對可能發生的每一種狀況做好準備,但是這種深入人心的教化,卻是最根本,也是最長久的。」

超然處世助社會 感恩誠懇愛凝聚

昭慧法師表示,無論是為比丘尼、為臺灣的佛教或是臺灣的女性,上人都做出了超越過去一般觀感的傑出成就。「證嚴法師對地球的愛護、對資源的愛惜,不只是教化別人,而是從自身做起,做得非常徹底,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導師。」

昭慧法師認為,上人將大家對自己的崇敬,引導、轉化為對眾生無怨無悔而付出。「慈濟人的人生哲學是在『做』中體會出來的,證嚴法師告訴弟子『做就對了』,他們起先是信賴證嚴法師而做,做到後來,體會到這麼做真是對的,生命能量因而源源不絕湧現。」

法師並指出,上人堅持不涉入政治,也要求慈濟人不可參與政治活動,並非不關心社會,而是以更為超然的立場深入而普遍地關懷社會、救助人間苦難。否則慈濟團體很可能因為個人的政治觀念不同,或是受政治操弄而分裂,無法凝聚力量推行志業。
「我覺得臺灣有慈濟是臺灣人的福報,也是臺灣人的光榮。」

上人回應,自己的人生只在這個小小的範圍裏,然而世界各地的慈濟人,已踏履約八十個國家地區,大家自動而願意以無私大愛膚慰苦難,所顯示的是人類之間愛的互動、愛的接力。

「大家出於本來就有的愛心而做,我只是有因緣成立了慈濟這個平臺,讓大家合力發揮愛心。『誠懇與感恩』就是我的人生哲學,感恩很多人以愛凝聚力量,才能成就慈濟。」

師長典範展身教 互愛協力留人才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培訓教師,分享此行返臺受訓心得。上人感恩師長們合和互協,展現最好的身教,成為學生的典範,也讓校園充滿人文氣氛。「這就是慈濟人文精神的落實──讓人家感覺得到、看得出來,用眼睛就能讀出慈濟學校的校風與內涵,才是『真人文』。」

清邁慈濟學校目前已有高中部,將來還會開設職技學院,需要再招募教師。上人表示:「要向外求才,對內一定要互愛、協力,才能吸引人也留得住人。」

【靜思小語】開展心靈平臺,啟發良性互動,凝聚愛心力量。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4年4月30日《農四月‧初二》
※本文引用自2014/05/26《慈濟月刊》第570期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