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見智 編輯臺 阿公來坐鎮

2013-09-09   | 黃沈瑛芳
蕭見智(左)承擔北區專題副組長,在中山聯絡處與黃鴻明進行修片討論。(攝影者:黃沈瑛芳,時間:2010/07/26)
「阿公!阿公!你在哪裡啊?」慈濟蘆洲靜思堂,長長的廊道盡頭,急忙跑著的小男孩邊跑邊叫著。

「祐祐找誰啊?誰是你阿公啦?」走道旁邊的志工蹲下身來摸摸他的頭問。「我阿公就是那個蕭見智啊!剛剛還在,現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隨後再加上一句:「每次都這樣亂跑!」

2013年北區編採集訓課程在蘆洲靜思堂舉行,學員熙熙攘攘的穿梭,令人感受溫馨的氛圍。帶著小孫子出班的蕭見智,在這次的課程和大家分享 「影視編輯臺的運作」。

納莉風災 開啟慈濟因緣

雖已年過半百,蕭見智高高的身材仍有著溫文儒雅的文人氣質,當他提到是軍人且官拜中校退伍的時候,總會傳來陣陣驚呼:「他那麼謙虛縮小,哪有可能!」

長期的軍旅生活,養成他「嚴以律己,誠以待人」的個性。婚後,孩子聽話懂事、太太巫惠芳細心顧家,讓他無後顧之憂,慢慢的也營造了一個小康的家庭。

「我是被納莉颱風給吹進來的!」蕭見智帶著些許感慨回憶著。

2001年9月,電視上不斷報導納莉颱風災情,同時透過跑馬燈徵求志工。蕭見智打電話到慈濟臺北分會去詢問,一個小時後,慈濟志工吳阿欽的一通電話:「明天早上要去內湖做便當,很需要人手,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就這樣開始了他慈濟志工的生涯。
八八風災紀錄承擔錄影。(攝影者:黃沈瑛芳,時間:2010/10/24)

經驗分享 傾力傳承後進

實際參與後,感動於志工無所求付出的精神,也思考自己能做的,後來他選擇到南港大愛臺學習錄影。

圖文影三合一於2003年正式成立,第一梯在關渡上課,他選擇錄影課程學習。他在社區承擔影視拍攝的功能,只要社區有活動就見到他戴著大大的耳機,在現場用心調度大家的身影,他同時也主動帶領社區志工參加北區的各項會議及課程。

「蕭師兄!明天的月會幾點集合啊?」「七點四十五分我車子在樓下等!月會可以吸收很多訊息,大家要來喔!」長時間以來,蕭見智就像兄長一樣,照顧著永和區的人文真善美夥伴,他開著那臺七人座的車子,總是用心地陪伴著大家,有如圈起圓桶的框框,凝聚著大家的向心力。

「志工都是實踐派而不是講理論的,就是要帶著實做,由實做去領悟。」另外,他也感受到志工素質參差不齊 ,所以只要很單純的教他們怎做,就會很快到位。

現在他會以自己的經歷和大家分享:「那時,我拿起錄影機就拍,卻是茫茫然不知道要如何取景。」經過這麼多年下來,他可以帶著大家,以自己的角度告知大家該如何拍攝,怎樣的角度會比較好,該拍哪些鏡頭等等,讓大家清楚如何運作。
在三重靜思堂人間菩薩共修指導社區菩薩製作人間菩薩影片。(攝影者:黃沈瑛芳,時間:2010/11/06)

學無止境 志工永遠是寶

後來,在接觸北區的勤務後,他將所學發揮得更透徹,技術也更上一層樓。

2012年在板橋的海外培訓營出班時,他承擔「影視編輯臺」,用心陪伴出班的志工,透過志工繳回的影帶當場檢討,從專訪拍攝到場景的取鏡都有。

「師兄,您這樣建議很好耶!」經過臨場討論交換意見之後,大家歡喜接受,再改進拍攝技巧,看到大家學習的精誰,蕭見智歡喜地說:「都是在學習,教學相長增慧命。」

「要做就要學,這個領域是無止境的!」他以柔軟的態度和大家共勉,他的思維是「志工每個人都是慈濟的寶,不能硬性要求,只要願意學習,我們就要感恩!」但是他也不忘期勉大家「縮小自己,放下身段」,多學習別人的經驗,就是自己的收穫。

深心傳法 生命成長豐厚

「對於編輯臺功能,我們還在摸索,這區塊是比較多面向的。」在大型營隊出勤務時,志工無法馬上整理影帶,透過編輯臺的人力,及時發揮效率,整理出有新聞點的影片送到大愛臺,一方面也可以建立素材資料的取得,透過營隊也可以設定收集「人間菩薩」人物的活動畫面,建立資料以為日後使用。

而身為北區「人間菩薩」專題影片組副組長的他,藉著陪伴指導的當中收穫無限。他謙虛地說:「這幾年來,我在做的當中成長很多,我一定要努力傳承,把負責的聯區帶好,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人文真善美基礎課程研習。(攝影者:吳萬智,時間:2012/04/21)

蕭見智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所承擔的是傳法的功能,把慈濟所做的美善足跡傳揚出去,是身為人文真善美的使命!別想太多,做就對了!」。

不過,嚴肅的表情並沒有在臉上停留太久,隨著迎面飛奔而來的小男孩,他馬上瞇起那雙小小的眼睛,臉上綻放著無比璀燦的笑容,慈祥的阿公再度出現……

「祐祐!阿公沒亂跑,阿公在這裡啊!」

人生角色,瞬間轉換自如,也讓人體會到他常勉勵後進的一句話:「生命因付出而豐富。」他從來都不是放在嘴邊,而是深植心中、做在身上。

(文:黃沈瑛芳 新北市報導 2013/09/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