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大石頭 淨家園道感恩

2016-06-09   | 程三令
客廳的淤積許多汙泥,志工合力將家具搬到外面做清洗,同時趕緊打掃家裡地板。(攝影者:張振成,地點:桃園中壢,日期:2016/05/29)
獨自住在中壢區忠福里矮舊的鐵皮屋內,四十二歲的賴女士,因為二十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她右眼幾乎全盲,左手無法自主活動,左腳行走時微跛行動不便,加上精神狀況不穩定拒絕就醫,使得居住環境髒亂,生活品質不堪。

賴女士居住的環境髒亂,不斷散發惡臭,但她卻拒絕親人協助打掃。賴女士的母親於是請求慈濟人幫忙,志工接下了這項艱鉅的任務,就是為了讓這位媽媽安心。

蟲鼠亂竄 衛生讓人憂

慈濟志工受託登門拜訪,賴女士的房屋建地比路面低,必須往下走五個階梯才能進入家門,階梯旁的外廊,堆放許多雜物。「哇!好多老鼠!」志工驚訝地說出,「這是嘟嘟(小狗)最好的朋友。」賴女士牽起小狗邊親邊說。

志工向她說明來意,馬上被拒絕,她說:「我自己的房子,自己打掃就好。」志工用了許多方法溝通,賴女士才答應開門讓志工進入,一進門,濃濃的霉味直撲而來,右側的廚房非常幽暗,雜物堆滿地,看到眼前的這般景象,志工不忍心地說:「這廚房都溼答答的......」賴女士走進廚房,站在流理臺前,邊指邊說著「沒辦法嘛,我怕跌倒,在這裡洗澡。我會整裡的啦,我會掃地,掃一掃就好了。」

另一邊的客廳,椅子佈滿灰塵與油垢,餐桌擺放著過期的食物,地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泥漿,還有許多的菸蒂與感冒藥空瓶子,賴女士說:「我有高血壓、會頭痛,我不要看醫生,我都喝這個。」志工的來訪,讓賴女士想起親人,她依在母親身旁說,姑姑好久沒來,媽媽忍不住唸了幾句:「每次叫妳要掃地,妳都說好,妳就不掃地,誰敢來。」
志工不畏辛苦,污垢一點一點的刷洗,要將鍋碗瓢盆刷洗乾淨。(攝影者:張振成,地點:桃園中壢,日期:2016/05/29)


鄰居相助 齊心護家園

賴女士覺得屋內的物品,都是過世的長輩留給她做紀念,不可以隨便丟棄,她說:「我住得很習慣,我自己掃一掃就好了。」她的固執,讓老母親無計可施,轉而請求志工協助整理環境。

志工經過很多次的溝通,得知賴女士擔心房子整理得太乾淨會被賣掉,志工再三做保證,再加上媽媽的堅持,她才答應志工,先做清掃以及局部的修繕。

由於賴女士的住家位於路邊的三角地,屋子兩側車子來來往往,志工擔心影響鄰居的生活,所以逐戶按鈴向左右鄰居說明隔天要幫忙打掃的各項事宜。「我們需要一個地方做要清洗空間,不知道可不可以借你這一塊地?」訪視志工廖恬麗向鄰居呂先生商借屋旁的空地,呂先生說:「可以啊,實在說我們也希望她能打掃乾淨點。」

「你們太偉大了,我們也幫想她,但都被拒絕了。」住在賴女士右側的鄰居呂太太,感恩志工用智慧化解困難,主動表示願意將水管、延長線、打掃工具一一備齊,讓志工方便使用,一樓也願意提供給志工當作休息區,鄰居的支持,為打掃工作注入一股力量。

經過兩個多小時與街訪鄰居互動,大家都覺得志工不簡單,他們多年來對環境髒亂的困擾,即將獲得解決,都非常的開心。

打開心門 感恩道祝福

志工分成五組,有的搬移家具,有的清除雜物,有的清洗鍋碗瓢盆,有的挖水溝……「不要動我的東西啦!」才剛開始打掃就不順利,賴女士看見志工開始搬動家具,她就開始發飆了。
賴女士含著淚大聲的說:「謝謝你們,祝福你們身體都健康。」(攝影者:張振成,地點:桃園中壢,日期:2016/05/29)


雖然志工再三保證會物歸原處,還是不能平息賴女士的怒氣,只好請求賴女士的弟弟協助安撫,請他找事情給姊姊做,轉移她的注意力,弟弟接著就從牆上拿下照片交給姊姊。「這是最愛我的阿公、阿嬤。」賴女士認真地擦拭照片,回味著美好的時光,開心的露出小孩般的笑容。

志工發現賴女士與弟弟感情非常好,只要損壞、不堪使用的家具需要回收,只要請弟弟協助溝通,就能順利進行打掃。垃圾一袋一袋的清出;淤泥一鏟一鏟的挖起;汙垢一點一點的刷洗,志工的制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不畏辛苦地奮戰四個多小時,終於水溝清通了,房子變乾淨,鍋碗瓢盆潔淨發亮。

看到房子變乾淨了,賴女士的母親感動地說:「這塊大石頭壓在我心裡,現在已經放下了。」 看到這位母親露出的笑容,志工覺得欣慰,一切辛苦都值得。

愛透過眼神、肢體的傳遞,打開賴女士長久封閉的心,她含著淚大聲的說:「謝謝你們,祝福你們身體都健康。」志工給予熱烈的鼓掌,參與祝福的鄰居深受感動,忍不住掉下淚來。

見苦知福,珍惜擁有,在付出後,說一聲感恩,經過這一次的投入,讓許多人參與付出的人,都對幸福有不一樣的體悟;期待人人平安心淨化,能安居樂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程三令 桃園報導 2016/05/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