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信仰人數提升 林聰明校長分析現況

2022-07-26   | 慈濟基金會
對於臺灣僧伽教育展望項目,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提出展望四大原則——要走入人間、開放包容、互讚互助、融和團結。(攝影者:廖文聰,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2/07/22)
今天(7/22)「全球共善學思會」以「宗教聖職教育的當代展望」為探討主題,第一位發表人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曾是教育部常務、政務次長,常年推動「全人發展、全人關懷、全人教育」為主軸的生命教育、在2021年他榮獲教育部「生命教育特殊貢獻獎」,是生命教育的實踐者、推廣者、創新者更是領航者。
 
宗教教育入正軌 培養聖職人才
 
林聰明以「臺灣僧伽教育之現況與展望」為題,分別以前言、臺灣僧伽教育現況與臺灣僧伽教育展望及結語等四項目分享。根據PEW調查,目前基督教徒佔全球31%,穆斯林約佔24%,但到2050年,最大宗教團體基督徒就為伊斯蘭教超越,而佛教人口就有很多值得檢討改進空間。
 
臺灣受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多元且自由的宗教,宗教多樣性於世界列為第二。臺灣的宗教建築密度很高,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寺廟或教會,而每一鄉鎮平均都有33座寺廟。在臺灣22種不同宗教中,佛教信仰者佔總人口14%,外籍移工遷入,臺灣人口結構也有變化;民間信仰不斷提高,但佛教信仰比率卻下滑,尤以年輕族群為最,這值得大家共同檢討、深思。
 
他以各種圖表顯示無論是性別、年齡層及皈依者……各不同人口結構,分析佛教徒變化趨勢。「從1997至2019,23年來,臺灣寺廟增多了,信徒卻愈來愈少;而近年來,宗教從業人員也變少了。」
 
接著他提及近代臺灣佛教發展脈絡,從中國佛教會轉型為臺灣佛教,繼而穩定發展,到至今國際弘傳。於1983年,臺灣將宗教教育納入正軌,2004年核准設立宗教研修學院……僧伽教育模式形成,分有學位制及非學位制。林聰明更以表格清晰條列目前教育部核定設立的宗教研修學院及佛教大專院校概況及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進入臺灣僧伽教育展望項目,他提及可行展望四大原則,要走入人間、開放包容、互讚互助、融和團結,他並列舉向內(優化)、外(結合)、上(關懷)、下(扎根)、雲(端)及(弘)法等六個具體策略。
 
「今天非常高興有這機會來到這邊分享,在慈濟這裡有『慈悲喜捨入人群,拔苦與樂信願行』,和大家共同勉勵。」最後,林聰明以此最為今天的結語。

(文:蔡翠容 花蓮報導 2022/07/2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