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發放 2萬家庭好過冬

2011-06-15   | 朱恆民 袁亞棋
今年冬令發放來自台灣的寶特瓶毛毯,照顧戶拿在手中,就像冬陽般溫暖地灑在心裡,那份暖不是因為毛毯的科技材質,而是來自十方所匯聚的愛。(攝影者:朱恆民,地點:南非夸馬庫塔KwaMakhutha,日期:2011/05/22)
位在南半球的南非,每年自五月份起,逐漸進入蕭條與冷冽的冬季,為了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好好過冬,慈濟志工預計將在南非發放八十一場,提供19216個家庭物資。

德本慈濟人在此時即著手準備年度冬令發放,本土黑人志工則積極深入社區,訪視病苦,籌備名單,將冬令物資送至德本鄉間的祖魯部落,協助貧苦民眾度過寒冬。

物資飛越千里 志工長途送愛

5月22日在夸馬庫塔(KwaMakhutha)展開今年首場下鄉冬令發放,共發放二百一十一份玉米粉及環保毛毯。華人志工劉清木與蘇永丞師兄支援物資的載送,開著自家的小貨車,早上六點多,就從一百多公里外的住家出發,先前往物資倉儲上貨,再下鄉發放;也因適逢周日,幾位華人慈少同學們利用假日前來學習與體驗。

鄉間道路兩旁,遍野盛開無名的黃花,慈濟發放車隊滿載近四十位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共同守護著物資與器材,朝著目的地前行;本土志工們以嘹亮歌聲沿路傳頌希望,無名黃花與慈濟人,都是在地美麗的力量。

抵達夸馬庫塔當地的Magama小學,志工們以長龍接力卸下物資,一袋袋的玉米粉、一箱箱的環保毛毯,慈少同學賣力地接搬,承擔重量是辛苦的,但內心卻很踏實,是付出的幸福。

幾位本土志工,首次見到來自台灣的環保毛毯,紛紛興奮地用臉貼近、用手撫摸,感受其柔與暖,想到今晚照顧戶們將可以蓋著這些環保毛毯入眠,喜悅與期待,溢於言表。
本土志工們拿起來用臉感受一下蓋在身上的感覺,驚歎寶特瓶也能製做出如此舒適的毛毯。(攝影者:朱恆民,地點:夸馬庫塔KwaMakhutha,日期:2011/05/22)


然而,這份「進口」的愛心,實在得來不易。在台灣,有許許多多環保志工和老菩薩們,日與夜,低頭撿拾一個又一個被丟棄的寶特瓶,還有許多人的心與力,輾轉製成愛心毛毯,自北半球的台灣送到南半球的南非。本土志工們領受這分愛的使命,將愛傳出去的同時,心中也分外的珍惜與感恩。

家訪膚慰貧病 用心貼心細心

物資整理妥當,志工分組為兩個動線:一組繼續留在該小學,為照顧戶及社區民眾舉行慈濟愛灑說明會,另一組人則前往附近的病患家中,訪視關懷。

走進一小小房舍,屋內躺著是二十八歲,患有精神疾病的女病患Thulisile Mfeka,她畏縮在床上,不能走路也不願對任何人說話。約一個多月前,全身不明原因疼痛,雖已就醫,但病痛似乎加重,情緒更顯不安,最近開始連親人都不太認得了。

在徵求家人的同意下,志工們準備幫長期臥床的Thulisile擦澡,但由於屋內空間實在太小,無法容納所有的志工,因此一部分人在外等待,但等待的同時亦分秒不空過,見到屋外環境髒亂,久未整理,大夥捲起袖子,動手將四周垃圾撿拾乾淨。

在室內,志工們到廚房燒了熱水,備妥肥皂與毛巾,慈蒂師姊輕聲的呼喚著Thulisile,告訴她志工們想幫她擦澡,讓她更舒服。志工們小心翼翼地掀起衣物,把手、腳、背部等地方擦拭清潔,幾位慈少與本土小志工們則在擦澡後幫忙為
發放過程中,慈少同學學習以謙卑的心去愛,以恭敬的身去付出。(攝影者:朱恆民,地點:夸馬庫塔KwaMakhutha,日期:2011/05/22)
她按摩身軀及手腳。

雖然Thulisile始終呢喃表達情緒且不願面對志工的關懷,但慈蒂師姊很有智慧的帶著全體的志工一同唱頌祖魯語的聖歌,為她祈禱同時也安定她的心。最後志工將上人的福慧紅包輕放在Thulisile的床頭,並對這一家人表達最衷心的祝福與感恩。

學校沒教的課 學習感恩與尊重

小學的空地上,華人志工與慈少們將玉米粉及毛毯一份一份的排放好,愛灑說明會結束後,本土志工集合照顧戶並一一核對發放名單。慈少同學一字排開,以九十度彎腰,將一份份物資恭敬交到照顧戶手中,透過親手布施,知福感恩。

慈少們過去曾經聽聞許多本土志工用心做慈濟的感人故事,今天懷抱尊敬與學習的心參與下鄉發放及關懷,見證到、體驗到、也學習到學校沒教的事。

最後,照顧戶們開心地高舉慈濟環保毛毯,齊聲為這份跨越南北半球的大愛高呼:「Tzu Chi」(慈濟),歡喜地踏上回家的路。但慈濟志工腳步還沒有停歇,搭上了慈濟車隊,繼續趕往附近的兩個社區 KwaNgcobo及KwaNcwane,將剩餘的九十九份物資,一一親手交付到照顧戶手中,直到圓滿了今年首次的下鄉發放任務。【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朱恆民、袁亞棋 南非報導 2011/05/2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