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物命 珍視資源

1992-05-29   | 慈濟基金會
新加坡Tenderkids幼稚園參訪靜思堂環保站,學習分類回收。攝影者:劉素方
從1991年4月以來,慈濟和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一系列的「預約人間淨土」活動,我們希望社會大眾能夠透過參與活動,了解、接受「慈愛、悲懷、喜捨、感恩」的理念,進而改變生活習性,踐行善念,使人人發揮所能去回饋社會,造就台灣成為一片人間淨土。


人心淨化 社會自然淨化

要預約人間淨土,就要先淨化人心,人心如果淨化,每個人的行為自然會淨化。比如4月19日,我們發起一項「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的活動,當天,全台的慈濟人,在各縣市設立了九個回收點,鼓勵民眾響應資源回收的呼籲,大家同時發揮「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在這股團結力量下,一天之中所回收的廢紙總共有一百六十多公噸之多。

依照專家的評估,這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有百分之七十可以再製,而這些再生紙的數量,相當於砍伐二千四百零九棵高八公尺、直徑十六公分,樹齡在二十年以上的大樹來製造生產。

想想看,我們只發揮一天「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功能,就可回收一百六十多公噸的廢紙,挽救二千四百零九棵大樹,所以這個社會要淨化,便需要你我建立共識,為維護清潔美麗的人間淨土,一起動手努力。


珍惜物命 避免浪費

地球的資源有限,我們應該為後代子孫愛惜居住環境、保護資源。以台灣目前的用紙人口而言,每人每年平均要用掉八百公斤的紙,這是多可觀的數字啊!因此,我們必定要加強惜物護生的觀念,如果人人都能珍惜物命,就絕對能夠避免資源浪費。

相信每個人都不願意與垃圾為鄰,處處有人示威抗議,拒絕與垃圾掩埋為鄰,人人厭憎垃圾,但人人製造垃圾。既要丟垃圾又不願與垃圾為鄰,要解決這個矛盾只有一個方法──培養愛物惜福的觀念,首先,應愛惜所有的物資,再者,是加強保護地球上的資源。

垃圾為什麼會那麼多?是因為人的虛榮心作祟,現代人凡事講究新鮮時麾,在衣、食、住、行、育、樂中不斷追求變化,而垃圾也就在這些不斷的追求中大量產生了。


期望各行各業從事者多用心

台灣今日的成就,是人人努力的成果,我們應該知福惜福,人人都有責任不讓垃圾成為社會問題啊!

不久前,有位室內設計師到花蓮見我,他說:「師父,聽你談起垃圾問題及惜福的道理後,我非常感動,且深有同感。以前我工作時,都會建議客戶標新立異,求新求變,將設計方向做大幅度的變動,如今我改變觀念,當客戶要求重新裝潢時,都盡量鼓勵他們保留原始設計,而用心地在原有風格中做修飾和改變,如此也能創出一番新的品味,而且省時省錢省事,客戶都非常滿意!」

這是多麼的有智慧啊!他不但減少有形的垃圾,也鼓勵別人惜福,回復無形的節儉美德。深深期望各行各業的從事者都能多用一點心,來提醒、鼓舞周圍的人,好好珍惜我們的環境,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