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社工心 與長者搏感情

2016-04-26   | 李家萓
同學們幫阿嬤按按肩膀,膚膚手腕;老人家在慈大社工學生關懷下,非常開心。(攝影者:李家萓)
進入社區與當地志工一起辦活動,同學們學習如何與老人家培養感情,和阿公、阿嬤練習接球,練習訓練肌肉和手眼協調,也為長者按摩肩膀、手臂;在慈大社工學生關懷下,老人家笑得非常開心,這是教室裡面所學不到的。


「當社工就是要和大家搏感情,知道如何建立關係,獲得信任。」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李宜興老師帶著大三的同學在花蓮社區當志工已近十個年頭,並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5學年全國服務學習績優課程教案特優。

實際參與 學習更多

李宜興老師表示,從2006年第一次踏進民生社區,後來包括仁里社區、永安社區、主農社區,都是服務據點,同學從社區志工學著如何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最重要的是同學如何和不同年齡背景的人互動,對於未來的社工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一大早,同學前往主農社區,在張景色班長的帶動下,每位老人彷彿年輕了二十歲,而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學生,穿插在老人其中,幫忙老人按摩量血壓、話家常,也從中學習景色班長帶動氣氛的技巧。楊子萱同學說:「景色班長他知道怎麼跟長輩講話,用很幽默的方式告訴大家要注意的事項,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法,未來面對服務對象時可以試著將幽默帶進來。」

八十歲的廖奶奶,平常在家她就很無聊,因為孩子們都上班,她來到關懷站,跟大學生聊天很開心,還有家鄉在河南開封的老爺爺,拿出自己的血壓紀錄,和同學討論最近的身體狀況。

臺語逗趣 長輩歡笑

主農社區主要是客家人和閩南人,因為服務的對象都是老人家,所以對學生來說,第一挑戰就是語言上的溝通,臺上的學生用臺語說:「這有九隻雞仔(九個空格),攏愛寫。」臺下阿嬤笑得合不攏嘴,糾正同學說:「是架子(格子),不是雞仔。」主農社區里長劉冠宏表示,很歡迎大學生們一起進入社區,並說,「這些都是孝孫,大家要好好疼惜。」
當社工和大家搏感情,建立關係,獲得信任;同學們已都可以很自在地和老人家互動,是同學進入社區的最大進步。(攝影者:李家萓)


社工是一個很棒的助人工作,可以跟服務的人一起成長,社工系蘇品如同學表示,每個社區的老人特質都不一樣,只有實際接觸才會知道如何與他們互動,以前以為社工就像志工,但他現在知道社工還要有更高的敏感度,知道服務對象的需求。

「社區工作課程」,一學期分成四組,每組同學約十幾位,大家固定到主農社區、仁里社區、永安社區。李宜興老師表示,先跟社區建立關係,接著會開始進行家訪,了解社區的老人家,同學們必須在這堂課,學習到如何結合社區資源,看到社區需求。

開始到據點進行關懷時,有些同學放不開,很多人一起服務一位老人家,或是躲在其他同學的背後,但幾個星期過後,同學們都可以獨立和老人家互動,李宜興老師認為,「這就是進入社區的最大進步。」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 2016/04/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