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的心與愛 為他人多著想

2018-05-11   | 吳燕萍
2018年臺北慈濟醫院外科加護病房康芳瑜護理長(右),得到新北市衛生局每年舉辦的「護理傑出獎」中「特殊貢獻獎」殊榮。(照片提供:臺北慈院公傳室)
【醫療志業新聞稿】護理師節前夕,新北市衛生局每年舉辦「護理傑出獎」,表揚在病人照護、健康促進有傑出貢獻的護理師。2018年臺北慈濟醫院有四位護理人員獲頒第六屆「護理貢獻獎」,外科加護病房康芳瑜護理長得到「特殊貢獻獎」的殊榮。

護理價值與使命 用心用愛就對了

1999年自護理學校畢業,康芳瑜即投入臨床護理服務工作,至今已有十七年多的護理經驗,從內科加護病房、內科病房,到骨科病房和外科加護病房,從護理師到護理長,康芳瑜對於臨床工作過程要求高,更自我期許要提供病人最優質的專業照護。

2006年初進入剛建院不久的臺北慈濟醫院,康芳瑜即加入新北市醫療服務行列,參與新北市偏遠地區(貢寮、雙溪、瑞芳)義診服務,並至弱勢個案家中協助環境清掃工作。
為推廣護理教育的重要,康芳瑜護理長(左)不但肩負護理部臨床教育推廣之責,還擔任新進人員及兩年期NPGY學員OSCE考官。(照片提供:臺北慈院公傳室)


自基層員工開始與醫院一同成長服務新北市民,康芳瑜隨著經驗的累積,並用心於專業成長,一一通相關護理資格考試,2009榮獲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優良護理人員;2010年擔任病房護理長後,除專注於臨床服務外,更精進領導管理及團隊間溝通,運用實證護理教育及創新衛教提升護理照護品質。

因為用「心」照護病人,是她一直以來保持的初衷;用「愛」關懷護理同仁,更是康芳瑜不變的原則。為了提供最好的照護與最佳的關懷,康芳瑜在臨床護理及環境上,不斷落實流程改善,並確實達到成效。

突如其來的考驗 跨團隊合作照護

特別是回憶起2015年6月27日那個夜晚,「那場粉塵爆,讓我的護理生涯歷經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與挑戰!」外科加護病房康芳瑜護理長仍心有餘悸。當年2月初,芳瑜護理長才剛從骨科病房轉調到外科加護病房,一切都還在適應中,卻面臨突如其來的大量燒傷病人湧入單位。

憑藉著十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與膽識,康芳瑜接下「燒燙傷照護中心」的任務,帶著同仁以專業的訓練知識,調度換藥物資,以及陪伴病人心理層面的膚慰與安排家屬會客及心理支持,康芳瑜與護理團隊順利圓滿那段期間的種種考驗。

在臨床實務上,面對醫護人員、患者、家屬三方的衛教知識,康芳瑜也帶動團隊製作國臺語版互動式衛教影片,幫助病人及家屬更加了解術後返家的照護,提升膝關節置換術後衛教完整性。除此之外,也結合團隊夥伴製作標語、照護標準及教育訓練,降低院內病房壓瘡的發生率。
在創新照護模式及服務上,康芳瑜也有許多建樹,製作抽取式點滴櫃,減少護理同仁彎腰打開點滴櫃的動作,降低職業傷害。(照片提供:臺北慈院公傳室)


因此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育,康芳瑜也是竭盡所能提升臨床照護品質,跨團隊合作照護,規劃專科性照護流程,強化重症教育和全人照護,同時推動資訊化工作環境,運用創新概念提供病人更完善照護,因為康芳瑜認為「提供好的照護品質,病人的身心才能真正被全面照顧。」

找創新提升品質 阿長獲特殊貢獻

尤其在創新照護模式及服務上,康芳瑜也有許多建樹,總是利用文獻搜尋,就實證依據製作相關照護臨床指引,並修改換藥方式,或是製作抽取式點滴櫃,減少護理同仁彎腰打開點滴櫃的動作,降低職業傷害等。其中最具巧思的是發揮巧思,用粉撲代替昂貴的人工皮、彈紗代替面罩的固定繩,減少使用非侵襲性呼吸器及呼吸面罩病人臉部或耳朵壓瘡機率,這項創新,獲2013年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創新奬。

對於能夠得到新北市第六屆護理傑出獎中「特殊貢獻獎」的肯定,康芳瑜說:「每每看到病人在大家細心照護下,痊癒出院,心中都有無限的感動。從護理照護過程中,看見單位護理人員的成長,他們也深刻體會身為護理的角色及價值,更看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讓我從中學會珍惜及做就對了的道理。」

她認為這是團隊給予的支持與共同努力而來的,正因為大家願意用心改善照護流程,一起整合團隊力量,願意給病人最好照護品質,康芳瑜也希望未來團隊間的默契和合作情感能更加堅固,讓彼此有更充足的力量去完成照顧病人的使命。

(新聞稿:吳燕萍 臺北慈院公傳室報導 2018/05/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