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善種 人師典範

2009-07-21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邱淑絹
現今有些父母為了對孩子表現「愛」,凡事都幫他們打點好,致使孩子失去生活功能。(7月21日)對三百多位參加教師培訓研習營的老師們開示,上人直言:「這是害,不是愛。」


孩子需要「見習」,而非「補習」

上人強調,家庭與學校教育須合一。「現今許多家長送孩子上補習班。其實,孩子真正所需要的是『見習』,而非『補習』。補習只是加強功課;見,就是看,父母要示範自理生活、待人接物的態度。」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上人表示,若孩子在家庭中眼見耳聞不好的薰陶,即使花再多錢送孩子去補習,也難改變。

憂心今日之學生問題,或將是未來的社會問題。上人致勉老師們,於中、小學階段,須打穩孩子的品格基礎。
「幼教到小學,不只要讓孩子懂得用功讀書,還要尊師有禮貌,懂得自理生活並幫忙家事。及至中學,要讓孩子學會承擔,不需依賴父母,於生活中自我負責。」


注重「一」

每一位老師都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對家庭、社會影響很大,責任亦大。上人勉座中老師要注重「一」——莫輕視一個學生、一個學生的家庭以及老師本身。
「人人都是天下的唯一,也都要對社會負責任;一個人脫序,整體就會散掉。」上人言,每「一」支浩蕩長的隊伍之美,都是美在個體;「一」個社會的祥和之美,美在群眾,而群眾之美同樣是從「一」個人開始。

「人人能自我管理,也就是自愛。不只自愛,還要愛人。」上人言,自愛是報恩、愛人是感恩,要教導孩子懂得報恩、感恩。

屏東的尤振卿老師,是第一位將「靜思語」落實於教學中的老師,成功把「放牛班」帶成全校最好的班級;如今他所帶的這群孩子已大學畢業,成為社會棟梁。
「這都是從一顆種子培養起。」上人期勉在座老師不輕視己能、不畏難關,用心承擔教育使命。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13期「隨師行記」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