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認識安寧醫護 用心傾聽心蓮綻放

2009-10-14   | 黃思齊
在10月13、14日兩天,花蓮慈院門診候診區,將有專業醫護人員為大家說明如何預立安寧療護意願書。圖片由花蓮慈院公傳室提供
10月13日上午在花蓮慈濟醫院門診長廊開辦的「傾聽心蓮綻放」海報展,透過一張張海報與心蓮病患家屬——魏杏娟師姊現場分享,讓大家看見在生命最終的過程裡,病患與家屬在心蓮病房中,經歷過許多的「第一次」與「最後一次」。


大愛劇場真實人物 魏杏娟師姊分享病患家屬心情

「原本在加護病房一直無法入眠的姊姊,來到心蓮病房的第一天,就睡了三十六個小時...」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裡的真實人物魏杏娟師姊,分享陪伴姊姊與母親在心蓮病房度過的最後時光,一路上家人為了是否要插管治療爭吵,到看見了家人藉著安寧療護恢復精神,對家屬與病人來說是奇蹟,對安寧團隊來說是在做一件對的事情。

母親與姊姊先後住進心蓮病房,對魏杏娟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回想當初,母親已經被某家醫院的醫師宣告無法繼續治療,來到花蓮慈院心蓮病房後,在身心的膚慰下一個多月後,竟然能安然坐著火車回到台北的家中;之後姊姊又因病住進心蓮病房,這次奇蹟沒有再次出現,一樣的治療,雖然有著兩種結果,但是魏杏娟卻在姊姊臉上看到與媽媽當時一樣的滿足笑容。


專業醫療與志工團隊 慈濟心蓮病房守護愛


大愛劇場——芳草碧連天裡的真實人物魏杏娟師姊(立者),分享陪伴姊姊與母親在心蓮病房度過的最後時光。圖片由花蓮慈院公傳室提供
面對生命不可逆的進程,對病人而言是恐懼,對家屬來說則是悲傷,安寧療護的出現,就是因為看見了生命的價值,拒絕延長或加速病患的死亡,藉著適當的關懷與照護,使病患與其家屬在希望與信仰中獲得寧靜安祥。

1996年8月花蓮慈濟醫院開辦了安寧病房,由證嚴上人特別命名為「心蓮病房」,取意「心如蓮花綻放」,希望病人在這裡能尊嚴的面對疾病與生命,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而心蓮團隊裡,除了醫護人員,還有職能治療師、社工、與志工全方位的提供身心靈的服務。

花蓮慈院梁忠詔主秘表示,慈濟醫院一直就是以人為本,與安寧療護尊重生命的理念不謀而合,在開辦「心蓮病房」的初期,特別邀請了許多國外安寧照護專家的指導,加上心蓮團隊同仁的努力,讓「心蓮病房」雖然不是台灣第一間安寧病房,卻是台灣安寧照護中第一家引進芳香療法、淋巴水腫按摩、中西醫照護、藝術治療等,非安寧病房的共同照護等服務,現在這些成果已經成為台灣安寧照護的主要工作。尤其是2009年9月1日,包含心臟衰竭、重度失智等八大非癌疾病末期患者,被納入健保給付,大大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也讓病人走得更有尊嚴,真的很高興看到這樣有人文精神的醫護服務越來越成熟。


安寧照護 讓末期病患尊嚴地走完最後一段路


安寧照護基金會張嘉芳執行長表示,以往都是基金會自己辦理宣導,今年特地與二十二家醫院合作,希望結合不同醫院的特色,能讓更多人了解到安寧療護的真正意義,並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讓每個末期病患都能帶著尊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花蓮慈濟醫院的海報展與病患家屬的分享,也令執行長印象深刻,相信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花蓮慈院家醫科謝至鎠醫師,現場說明安寧療護並不是許多人印象中的消極放棄醫療,而是積極的在醫護團隊評估之下,由病患與家屬共同做出最適合的選擇,而預立安寧療護意願書,就是能讓每個人在健康的時候自己做選擇,不是放棄而是勇敢面對生命不可逆的進程。

花蓮慈院護理部王淑貞督導也與大家分享,記得有一次有個病患拿著一張白紙給他看,告訴他這幅畫的主題是「牛吃草」,因為牛把草吃完後就走了,所以就是能看見一片空白。對王淑貞督導及所有護理人員來說,在心蓮病房服務的過程雖有許多不捨,但更多的就是感動,尤其在看見病患在心蓮病房裡從憂鬱到會開玩笑,而這就是團隊要的。

在10月13、14日兩天,花蓮慈院門診候診區,將有專業醫護人員為大家說明如何預立安寧療護意願書,在門診長廊也有為期一個月的安寧海報展與心蓮病房病患的畫作展出,歡迎大家一起用心聽見朵朵心蓮綻放的聲音。

(撰文者:黃思齊 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